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符号表征"和化学方程式符号表征是指符号在大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化学中的符号表征是指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符号语言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这些化学独特的符号体系,有其特有的语言和语法规则,并将宏观物质和其微观构成系统地联系起来,是化学学科内进行思维的最基本的工具[1]。同时这种思维方式又可以延伸到学科外,影响学生的整体思维结构。  相似文献   

2.
化学学科发展经历宏观水平和微观水平,化学符号是全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学科独具的特点,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从宏观—微观—符号水平进行教学,即化学三重表征教学,促使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对物质进行"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以及建立三者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于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有极大地促进作用。本文在分析化学思维方式基础上,结合三重表征的特征,提出了怎样突破学生学习化学用语困难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宏观现象与微观粒子结构模型,架起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桥梁.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建立"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意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在学习或考试中微粒结构模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表征能力则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北京市普通中学的196名高二学生进行三重表征能力测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无法解释化学反应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无法将宏观、微观、符号三个角度联系起来看待化学问题,并存在不少迷思概念。基于此,本文提出教学中要结合化学史,挖掘化学符号背后的历史意义;从定量的角度,用符号来精准表征宏观微观世界;培养学生独特的化学眼光,自觉地以三重表征来系统审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外关于化学学习水平的界定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也是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式;而化学符号作为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从宏观、微观、符号三种水平上理解化学知识,是体现化学学科特点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受到了广大化学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外三十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化学学习三种水平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学生三种水平学习的实证研究、促进三种水平学习的教学策略等。从而为我国的化学教育研究提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物质的性质体现在宏观变化上,物质的组成、结构等微观知识则是理解性质、把握变化本质的基础与依据,而化学符号则从微观层次简明地表达了宏观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成为连接宏观和微观的中介和桥梁。这样,在化学学习中,学习者心理上就形成了对物质所特有的三种表征形式: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这三种表征形式之间不应是孤立的,而应有机地结合统一起来。因此,建立对化学知识的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三者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以“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从组成、结构的角度再识物质的多样性,初步建立“宏观—微观—符号”多重表征的化学学科思维。探究“氨分子”的微观结构,引导学生再识原子、分子、离子与物质的逻辑关系,掌握化学用语,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归纳“发烟实验”的实验原理,体验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建立“宏观—微观—符号”多重表征的思维框架。  相似文献   

9.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学习中特有的思维方式,它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优化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黔南布依族中学生的三重表征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这个地区的中学生的三重表征思维方式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0.
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从三重表征视角认识化学世界,新课标中多次强调从宏观、微观、符号层面学习化学,新课标中科学思维解读部分更是明确指出:科学思维是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基于三重表征的化学教学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黄婕 《山东教育》2005,(3):48-49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物质的性质体现在宏观变化上,物质的组成、结构等微观知识则是理解性质、把握变化本质的基础与依据,而化学符号则从微观层次简明地表达了宏观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成为连接宏观和微观的中介和桥梁。这样,在化学学习中,学习者心理上就形成了对物质所特有的三种表征形式: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  相似文献   

12.
李健荣 《化学教与学》2023,(6):11-15+67
“四重表征”模式是让学生从宏观、微观、符号和曲线四个维度来认识和理解化学,是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探究盐酸与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的教学为例,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四重表征”模式的运用,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学生通过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形式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在构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过程中可养成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因此,宏观、微观和符号是化学学习的三重表征.高考化学作为学生重要的阶段性考查方式,不仅考查学生的化学思维方式和基本观念,还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高中阶段不仅要掌握化学概念和理论,还要提高自身的化...  相似文献   

14.
<正>一、“符号表征”和化学方程式符号表征是指符号在大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化学中的符号表征是指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符号语言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这些化学独特的符号体系,有其特有的语言和语法规则,是化学学科内最基本的思维工具,它作为一种思维的工具,将宏观物质和微观构成系统地联系起来。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最简明的方法,也是国际上描述化学反应的通用语言,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符号表征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一、“宏观-微观-符号”培养化学思维1.“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化学知识的学习具有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水平。宏观可以展示物质的组成、形态和现象,微观可以说明物质的构成、结构和微粒的运动,化学符号是连接宏观和微观的纽带。  相似文献   

16.
在梳理我国化学思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并参照其他学科的建构方式认为,化学思维是在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以物质为中心,由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相结合,从原子、分子层面上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揭示其宏观现象的本质,并用相应的化学及数学符号表达对微观结构和宏观现象认识的特种思维。化学思维的含义决定了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加强一般思维的训练,重视三重表征的教学,同时还要注意学段或课程知识的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17.
化学微粒观是中学化学的核心观念。以水为认识对象,设计活动、进行实验探究,建立起宏观-微观-符号相联系的思维方式;运用模拟动画、图片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从微观的视角学习化学知识,为建构化学微粒观初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等方面探讨生物学思维方式特点,提出生物学三重表征思维方式的教学策略:必须深刻理解三重表征的含义、特点、形成阶段与教育教学意义,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表征教学;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知识进行多重表征,促进三重表征思维方式的形成,为落实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提供新角度。  相似文献   

19.
化学三重表征是化学教育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本研究从化学学科本体、化学课程与教学和化学学习三个视角对化学三重表征的实质进行剖析,阐明宏观、微观和符号的具体内涵.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化学三重表征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化学人门的关键在于建立“宏观-微观-符号”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元素符号教学是形成这种思维方式的第一步。化学教学中注重建立宏观物体和微观原子的联系;通过元素符号的历史来认识元素符号对原子、元素的指代作用及简洁统一的特点;特别重视元素符号意义的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元素符号中包含的化学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