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学德育纲要》中指出:“思想品德课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情感是其道德信念、道德力量、道德准则的有血有肉的心脏。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情感是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情感认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规范学生的情感行为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工业社会扭曲人的自然本性,造成人格分裂.保罗的情感被母亲控制,以致宗教信仰动摇、行为失范,在基督教道德和世俗生活中徘徊,在灵与肉的选择中陷入迷茫.为了突破困境,他摆脱母亲的控制,放弃纯粹的精神或肉体之爱,在宗教道德的指引下,构建灵肉统一的新生活.这既是他的自我救赎之路,也是作者在大工业社会背景下,为陷入宗教道德与世俗生活困境的人指出的得救途径.  相似文献   

3.
社会对人才的第一要求就是有道德。一个道德败坏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够为人类和社会带来什么利益。所以,道德素质的培养要从启蒙教育抓起。人们说,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归根结底就是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其实,无论哪一种思想道德的教育,要想让它形成观念或意识并在人的头脑中生根发芽,都必须以情感的积累作为土壤。我们从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多年,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并且总结出了一条教学经验:凭借教材,联系生活体验积累道德情感。《大纲》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规定中反复强调了“对人有礼貌”这一要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思想品…  相似文献   

4.
亚当·斯密的"同情"不仅是其《道德情操论》的思想源泉和核心主体,而且也奠定了他的《国富论》的价值理念和人文基础。由此,《道德情操论》为我们指出了人类道德情操得以形成的社会机制,《国富论》则为我们指出了人类经济生活得以运行的市场机制。人无论多么自私,他的天性中显然会有一些情感使他像关心自己一样去关心别人的命运,这种人类的本性就是同情。这一同情又自然地转化成了亚当·斯密所讲的存在于每个人内心中的"想象的、公正的旁观者"的情感判断。外在的旁观者与内心的旁观者引起了我们心中的共鸣而促成了我们每一个人具有了良知和仁慈,产生了我们心中的自戒而促成了我们每一个人具有了克制和谨慎,引发了我们心中对公正的旁观者的情感尊重而促成了我们每一个人具有了正义和勇敢。我们每一个人成为了在人类社会共同存续中的"合宜者",最终建立起我们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和文明的公序良德。同情具有普遍性、自然性、想象性、中立性和情境性。  相似文献   

5.
“芝麻象征智慧,百合象征美德。”英国著名思想家拉斯金在《芝麻与百合》一书中曾这样写到。教育就是芝麻与百合的园地。我,一名普通的小学女教师,喜欢并默默地耕植于这片园地,深深地执著于心灵的梦想:希望自己能拥有芝麻般的智慧和百合般的美德。就像一只毛毛虫,盼望着有蝴蝶那样优美的舞姿……  相似文献   

6.
徐莉 《教书育人》2006,(9):41-44
“芝麻象征智慧,百合象征美德。”英国著名思想家拉斯金在《芝麻与百合》一书中曾这样写到。 教育就是芝麻与百合的园地。 我,一名普通的小学女教师,喜欢并默默地耕植于这片园地,深深地执著于心灵的梦想:希望自己能拥有芝麻般的智慧和百合般的美德。就像一只毛毛虫,盼望着有蝴蝶那样优美的舞姿……  相似文献   

7.
"对教育要做完整的理解,不能回避、抽离情感层面。离开情感层面,教育就不可能铸造个人的精神、个人的经验世界,不能发挥大脑完整的功能,不能保持道德的追求,也不能反映人类的人文文化世界。只有情感才能充当人的内在尺度,才是教育走向创造、实现价值理性的根据。"这是朱小曼老师在《情感道德论》专著中的基本思想。一个完整的人,他的内心必须是健康的,情感必须是丰富的,否则,将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虚脱,甚至被社会所抛弃。  相似文献   

8.
康德是义务论的代表,但他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德性伦理的思想。在他的《道德形而上学》中伦理学就等同于德性论。康德通过对德性、幸福、道德情感等德性伦理学所关注的问题的探讨,将道德原则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并指明道德原则不只是针对个别行为,也可以针对生活的整体,这又与德性伦理学关注生活整体的倾向接近。以此至少表明了康德伦理学并不是极端的义务论,而是和德性伦理学有诸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9.
沙夫茨伯里道德情感主义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夫茨伯里作为英国伦理学说中道德情感主义创始人而在伦理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认为道德起源于情感,并在对人类情感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感的观点。将人类社会情感的自然性与反思性的自我关注统一于此。沙夫茨伯里的道德情感伦理思想既走出了道德感觉论的局限,也反驳了道德理性主义。他的思想总体呈现一种渐进、调和、稳健的社会启蒙特征,并最终发展成为情感主义伦理学,是近代启蒙运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0.
劳伦斯对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深恶痛绝,他这种厌恶始于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对自然健康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向往。在《恋爱中的的女人》中,他通过对杰拉尔德这一人物的刻画,充分表达了他对理性至上的进化论社会观的否定和他为异化的人类社会寻找重生之路的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11.
张敏 《教育教学论坛》2011,(35):191-192
2011年新课标高考思想政治试题,立足教学实际,紧扣《考试大纲》,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把对知识的考核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基础考查与能力考查并重,体现了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对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伦理学》中说:“所谓良心,就是人们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个人意志中的统一。”表现在:一是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二是个人对自身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内在的自我评价能力。正是依靠这种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才推动我不断进取、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3.
李翊 《文教资料》2006,(6):48-49
《白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大量的作品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和他的所有其他作品一样,陀氏关注的焦点是现实世界中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他的小说的中心是人类学、伦理学和宗教思想。陀氏是在人世间为人类寻找崇高生活意义的作家,在这一点上,他更是体现为一位伦理思想家。他所有的作品所力图捍卫的就是人的命运和人的尊严。在《白痴》中,作品主要探讨了关于宗教和道德的关系,关于无神论和虚无主义的道德后果以及通向内在幸福的道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朱子《家礼》是继儒家《仪礼》之后影响古代社会生活最大的一部礼书。它的内容和思想对于今天的道德建设,包括道德教育、道德情感、道德发展、道德继承和道德规范等方面,仍然有着值得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尚书》中的"诗言志"说,是最早关于《诗经》与人性情关系的命题,是与中国古代道德心性观念相关的思想。西周早期的历史文献和西周中后期的金文资料中,有丰富的道德心性思想资料,这些是《诗经》心性思想的来源。这种思想认为,《诗经》是道德思想的载体,是培养人道德品性的工具。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主张通过《诗》《书》学习和道德实践,将仁、义、礼、智等德行转化为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形成完美的人格。这就从理论上解决了人的德性是什么,以及怎样用《诗》《书》陶冶心性的问题。这些观点涉及《诗经》道德心性思想的文学功能的社会实践,后代《诗经》研究,也是以此为理论基础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6.
艾德蒙.博克的美学思想不仅影响了他同时代的艺术学和美学,也影响了后来的德国、法国的美学。约翰.罗斯金作为英国19世纪的“惟一有创见的思想家”、艺术家、美学家,在继承和发展了博克的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美学见解。比较博克与罗斯金的美学思想,可以使我们对这两位美学家的思想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李芳 《新疆教育》2012,(9):46-47
《思品与社会》教学必须以培养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儿童为根本目标。其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学习做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情感是其道德信念、道德力量、道德准则的有血有肉的心脏。因此,我们说情感是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在《思品与社会》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情感认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规范学生的情感行为对学生的成长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科学的发展和理性的高扬标示着启蒙运动以来的社会进步,而在《论科学与艺术》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却认为科学的进步是道德败坏的根源,文明的演进反而意味着人类的堕落。他以"自然"价值优先的逻辑,论证了科技进步与风俗败坏、理性高扬与道德情感衰微的内在联系,从外在风尚和内在情感两个层面展开了文明社会的道德难题。这一难题开启了对理性主义和科技文明所标示的启蒙的反省,揭示了社会进步背后隐藏的道德危机。  相似文献   

19.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较好地处理了传道与受业解 惑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教学与教育的统一。 一、以教材内容为切入口,融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 中 1.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情操教育 学习解说词《历史的抉择》,让同学们在深挚激昂感情 的反复朗读中体会邓小平伟大的历史抉择对我们国家的 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学习《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冯督军怒斥洋人》,让学 生在领会谈话技巧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尊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结合《求职信》、《推荐信》,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20.
陈仁德 《海南教育》2013,(12):57-57
<正>《品德与社会》教学核心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社会生活,提高道德水准,学会做人。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牢牢把握生活这个"源头",让学生道德的知与行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一、以生活环境为底色,明确培养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很重要的是要以课程为载体,构建起以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分年级目标体系。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说说我们生活的社区》,教师以环保为例,师生共同确定了下一阶段的主题。《愿沈溪的水更清》,并调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