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分析盟主企业和合作伙伴的知识转移决策对联盟合作创新的影响,建立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决策的主从博弈模型,指出联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盟主企业的知识边际收益足够大,合作伙伴按照各自知识边际收益的比例结构转移其知识资本,盟主企业的知识转移决策与其自身的知识边际收益正相关,与合作伙伴知识边际收益之和负相关,为联盟成员确定最佳动态竞争合作关系以及灵活机动的管理方式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决策的主从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樟生  胡珑瑛 《科研管理》2012,33(4):41-47,61
通过分析盟主企业和合作伙伴的知识转移决策对联盟合作创新的影响,建立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决策的主从博弈模型,指出联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盟主企业的知识边际收益足够大,合作伙伴按照各自知识边际收益的比例结构转移其知识资本,盟主企业的知识转移决策与其自身的知识边际收益正相关,与合作伙伴知识边际收益之和负相关,为联盟成员确定最佳动态竞争合作关系以及灵活机动的管理方式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企业参与知识联盟的目的是通过共同创造新知识和进行知识的转移来提高其创新能力.从联盟中企业角度出发,借鉴群生态学模型对企业参与知识联盟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与适度技术差距的企业合作建立知识联盟能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并且企业应在利用合作伙伴知识和自主创新之间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4.
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属性特征,基于技术生态位视角,对联盟合作伙伴技术生态位的"态"和"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联盟合作伙伴技术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备选伙伴选择进行验证。研究有利于为联盟选择和评价合作伙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刘珍  魏巍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162-162,76
中国钢铁行业经历了长期粗放型扩张后,必须进行一次大的调整。钢铁企业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企业的合作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钢铁企业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应对剧烈的竞争是非常必需的。首先说明了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原则和步骤,然后提出了钢铁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指标体系,最后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实例研究钢铁企业如何选择战略联盟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6.
从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着手,通过分析联盟内部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对各企业知识存量的影响,探讨了联盟企业间知识转化和扩散的特点及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演化仿真模型。最后利用多智能体仿真软件Blanche模拟了联盟内部企业向合作伙伴学习新技术,解决自身技术难题的过程,并对企业间技术交流活动中的知识转移状态进行了仿真描述。  相似文献   

7.
研发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汤建影  黄瑞华 《预测》2005,24(5):20-25,43
由于研发联盟企业间的知识共享跨越了组织的边界,因此具有更为复杂的机制。本文通过分析研发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微观机制,从合作伙伴的技术资源强度、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技术知识的壁垒属性、伙伴间的相容性水平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研发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结合151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上述四个因素对研发联盟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作用。最后提出了研发联盟改善知 知识共享绩效的措施以及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郑景丽  龙勇 《科研管理》2016,37(4):102-109
尽管联盟伙伴选择在联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共识,但作为一种风险控制方式,在核心知识保护的作用方面却很少受到重视。本文研究了学习型资源和非学习型资源获取两种不同的联盟动机下,企业知识保护能力对联盟伙伴关系选择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型资源获取动机下,当企业知识保护能力较强时,会倾向于按"朋友熟人陌生人"的顺序选择联盟合作伙伴;当企业知识保护能力较弱时,会倾向于按"朋友陌生人熟人"的顺序选择联盟合作伙伴。在非学习型资源获取动机下,企业无论知识保护能力强弱,都倾向于按"朋友熟人陌生人"的顺序进行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战略联盟背景下的知识转移过程包含企业从合作伙伴处获取、应用及内化知识的一系列活动。在对联盟知识转移过程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联盟企业的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及知识内化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了共同愿景对上述知识转移各要素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05家联盟企业双源数据的分析表明,能够从合作伙伴处获取更多知识的企业,其知识应用及内化的程度也更高;知识应用在知识获取与知识内化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共同愿景对知识获取与知识应用、知识获取与知识内化间的关系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系资本在企业知识联盟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陈菲琼 《科研管理》2003,24(5):37-43
本文提出企业进行知识联盟是共享知识并要从合作伙伴学习技术及能力,同时企业也想保护自己的核心资源,防止合作伙伴的机会主义影响。在知识联盟的企业间,以个人层次上的互信和交流基础上的关系资本为相互学习和技术传递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也抑制了知识联盟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防止了关键技术的泄露。提出了要建立起企业知识联盟的关系资本,首当其冲的是要建立起能够促进关系资本产生的机制并建立有效企业知识联盟治理结构对关系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Strategic alliances are important channels for interfirm learning, especially for small firms that are resource constrained. Of the several alliance attributes, technological distance between partners (measured as the distance between partners’ innovative outcomes) is shown to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learning benefits from strategic alliances. Drawing upon the theory of recombination, our study argues that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distance on learning is best understood by not only measur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innovative outcomes, but by also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knowledge elements underlying the innovative outcomes. We develop a concept of knowledge base homogeneity that capture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innovative outcomes of partnering firms draw upon similar sets of knowledge elements. Using patent and alliance data from 201 small biotechnology firms during the period 1996–2010, we confirm that the technological distance has 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on interfirm learning. We further demonstrate that this u-shaped relationship is moderated by the knowledge base homogeneity between partners, such that benefits of technological distance are enhanced and the costs of technological distance are mitigated when the knowledge base homogeneity between alliance partners is high. Th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interfirm learning,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small firms that are limited in their knowledge stocks.  相似文献   

12.
知识联盟组织间知识共享不足风险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知识联盟组织间技术知识共享效果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博弈论方法建立理论模型,对同行业竞争企业之间结成知识联盟进行技术知识共享的过程、选择和得益进行分析,证明当知识联盟合作方没有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和规避措施时,合作双方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内部动机会导致知识联盟组织间技术知识共享不足风险的形成,对知识联盟组织间技术知识共享不足风险形成过程进行模型解释和理论证明,说明知识联盟组织间知识共享过程进行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梁建英  李垣  廖貅武  张帆 《预测》2007,26(1):27-32,20
针对医疗技术知识的特性,本文从知识转移渠道、联盟成员的自身特性、伙伴间的关系特性以及联盟环境的波动性等方面对医院联盟中医疗技术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各影响因素和知识转移成功的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为医院间开展有效的合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Access to knowledge is increasingly the driver underpinning the globalization of research. In emerging industries, such access is often managed through alliance structures between small entrepreneurial organizations. The literature on international alliances, however, is dominated by studies of “Triad” nation partners (United States, Europe and Japan) which are often larger firms, collaborating for market access motives and usually with established technologies. In addition, prior research has concentrated on particular aspects, such as motives for, and initial circumstances of, alliance formation. Analyses of the dynamic aspect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iance partners are more scarc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study of 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lliance in which the technology is in the superconductivity industry (which itself is not conforming to traditional notions of an emergent technology), one partner is from a non-Triad nation and the primary motive for formation was access to knowledge. We argue that this study has revealed gaps in current alliance research and hypothesize how some more socially based and process-related considerations could enhance the debate on knowledge-seeking alliances.  相似文献   

15.
文金艳  曾德明  王媛 《科研管理》2021,42(11):164-170
利用1999至2013年拥有标准联盟参与经历的170家车辆生产企业的数据,研究标准联盟组合多样性对企业两类技术标准化能力(主导能力、跟随能力)的影响,及关系强度在上述影响中的调节作用。基于负二项随机效应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标准联盟组合多样性与企业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呈正U型关系,与技术标准化跟随能力呈倒U型关系。在标准联盟组合资源向技术标准化能力转化的过程中,联盟关系强度发挥了显著调节作用:随着关系强度提升,联盟组合多样性与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的正U型关系曲线、与技术标准化跟随能力的倒U型关系曲线将变得更为陡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