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学检查、教学经验总结中,现在仍然盛行一个口号,即“讲深讲透”。为了达到“讲深讲透”,一些教师把教材中所有内容巨细无遗的讲述、板书,有时还要加进教材中没有的一些内容,课堂安排的很满很紧,教师讲课节奏很快、语速很快。黑板上的标题分成三级或四级:大一、二、三,中 1、 2、 3,小①、②、③,有时还要再加上 a、 b、 c,写满一黑板甚至两黑板。我认为这种“讲深讲透”就是教学上的“满堂灌。”   例如,我听了一堂高中的地理课,课题是“人类活动与气候”。教师是这样讲述和板书的: (一 )气候对人…  相似文献   

2.
“整讲”与“散讲”———现代文文章教法简叙□兰州十四中李澍丰所谓“整”讲,就是从全篇立足,讲清文章的结构或文章的层次,若有必要,还可结合学生的写作实践,讲清作者的构思。由于不同文体的文章结构方法不同,所以,教者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体知识,分清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教师很忌讳“讲”,甚至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了。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自己教学的一个原则,尤其在执教观摩课、示范课、评比课时,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  相似文献   

4.
旷玉萍 《云南教育》2002,(31):48-48
在目前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还不习惯于听学生“讲”,也就是课堂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讲和问,面对学生的问和答则不够重视,使之流于形式,这对教学实在不利。一方面失去了最佳教学时机,另一方面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变得不喜欢“张嘴巴”。我认为教师重视学生的“问”和“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做到让学生充分地“讲”。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要转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观念,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话不再是圣旨,教师与学生是学习中的合作者。教师就像“牧羊人”,学生就像“羊”,“牧羊人”要给“羊”找…  相似文献   

5.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多元的独特体验,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想说、敢说、能说、会说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这并不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相冲突。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少讲”、“不讲”,甚至“不敢讲”,谈“讲”色变,走向了另一极端。请看某老师执教的《麻雀》(人教版第八册)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6.
教师如何把握课堂“退位”的度,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正确地处理“讲”与“不讲”的辩证关系,这是一门艺术,考验着教师的能力和智慧.“讲”在关键处,是为“不讲”奠基反思传统课堂教学,各类问题集中表现在教师灌输得太多,将概念变成脱离实际应用、死记硬背的公式、术语灌得多,忽略了学生的个人感悟和体验.然而,老师灌输并非等同于学生学过。  相似文献   

7.
有教师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去悟,结果,教师该讲的不敢讲,该说的也不说,致使学生的认知停留于原来的水平上,没有得到拓展和深化,这是教师主导的一种“失落”。其实,“讲”也是一种引导策略,这里的“讲”,不是一讲到底,不是用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用教师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讲”要精讲、巧讲,讲在学生似懂非懂处,讲在学生的疑点、难点、困惑点上,讲在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时……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经历“满堂灌──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的剧烈“阵痛”之后,教师却有了谈“讲”色变的感觉。“讲”成了“灌”的代名词,“讲”成了教师的难题:讲多了不好,讲少了不好,不讲也不好。就是说,课堂上讲的“度”难以把握。这个“度”究竟如何把握呢?叶圣陶老先生曾明确指出:“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认真审时度势,在关键的地方,难懂的地方,特别重要的地方,或者写得特别精妙的地方,点拨一下。这种地方,老师点一点,也就是用上几个字至多一两句话提醒一下,学…  相似文献   

9.
略说“以读带讲”的“读”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教师进修学校田小乐“以读带讲”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以读带讲”,功在“带”字。“带”就是带动教师的讲,促进教师的讲,深化教师的讲。便于克服教师干讲、学生呆听的问题,便于使讲读教学达到“从读知写、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10.
“讲”的学问张新华,时敦友讲是政治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想就如何把握“讲”的度作一粗浅探讨,以求教于同仁。一、关于要不要讲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不过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要取消教师的讲,实际上这是一种偏颇的认识。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批评教师独霸讲坛的文章铺天盖地,而呼吁教师“当讲则讲”的文章也并不鲜见。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还该不该讲?又应如何讲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也只有在“讲”与“不讲”的夹缝中摸索着前行。下面结合教学案例,谈谈数学课堂的“讲”与“不讲”。一、讲“精”不讲“少”【案例】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分数应用题例3:饲养小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共有18只,其中黑兔只数是白兔的1/5,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平时在应用题教学中不厌其烦地分析讲解惯了的教师,意识到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分析、去…  相似文献   

12.
(一) 近年来,语文教改中“煞讲风”,不少教师便忌讳“讲”了,有人上课,干脆以“读书”、“作业”之类的课型应付,以免于“讲”。据说,某校一领导听课,教者只在黑板上写下“自读课文”四字,一言未发,因而被作为没有“讲”的好的课堂教学来推广。咄咄·怪事!——有教师,就不能没有“讲”;要“煞”的是“讲风”,而不是“讲”! 教师是干什么的?古人言为“传道、授业、解惑”;当今时髦的称谓是“导师”;一位被人们推崇的法国未来学家说“教师除了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是讲道理“,讲道理”就是要“讲深、讲透、讲活”。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论自信、坚定教育信心,才能把“道”的“理“”讲深”;只有坚持“吃透”学生、夯实理论功底、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把“道”的“理“”讲透”;只有拥有广阔视野、建好网络平台、强化人格力量,才能把“道”的“理”“讲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心教”,学生才会“用心悟”,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阅读教学中,强调以“读”为主,并非排斥教师必要的“讲”。教师的“讲”与学生的“读”是密切相关的;读是基础,而讲则是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更好地读的重要手段。因此,必要的讲,重点的讲,在关键问题上的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又实在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把握阅读教学中的“讲”。  相似文献   

15.
教师以讲课的形式传授知识,知识传授的质量与教师的“讲”有很大的关系,讲得好,可事半功倍。作为教师,都愿意以自己认为独到的讲课方式传授知识,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每个教师对“讲”的理解不同,在“讲”字上所下的功夫不同,课堂教学所达到的效果也就不一样。那么,如何才能讲好课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教材是讲课的依据,教师在讲课之前应把教材读透,特别是对教材中的定理、定义、重点、难点的理解要达到深刻的程度。这样,就可以做到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内容。教师…  相似文献   

16.
朱瑛 《河北教育》2011,(10):10-12
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教师、专家认为,语文课上。教师的“讲”越少越好,不讲更好,有的甚至认为“讲”是素质教育的“天敌”,是语文课改的“大忌”,是走繁琐分析的老路。因此在不同级别的观摩课、研讨课、公开课上,就出现了不少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的现象。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到底要不要讲?究竞应...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是一种基本的教学类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有时要靠“讲”来体现。对此,从理论上说,想来不会有人否认。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在反对那种不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大讲特讲倾向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轻视了教师“讲”的作用,甚至有时还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之大张挞伐,使得有些教师谈“讲”色变。这是欠公允的。其实,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的“讲”具有不可轻视的重要作用。首先,知识的运用规则离不开教师的“讲”。虽然一切语文从  相似文献   

18.
“嗜讲”析弊黑龙江省讷河市四中陈有存语文课上,不少教师迷恋于“讲”,醉心于“讲”,甚至“嗜讲”成“痞”,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学一篇课文两三课时,几乎全被教师“讲”去了,学生没有时间认真读课文,没有时间记一点,背一点,然而,“讲”的效果并不佳。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过去往往把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叫“讲”课,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称之为听”课。课堂上教师怎么“讲”、讲”多少,成了评价课的重要依据。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引入,一些教师又认为课堂教学要少讲”或“不讲”。其实,作为占主导地位的教师,究竟如何讲”,关键要有一个“度”。叶圣陶先生曾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教学实践中我也体会到,…  相似文献   

20.
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作者在“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下构建“两讲两习”教学模式的教改成果。该成果突破传统模式,每单元内容分跨两个讲次,用串讲、自习、精讲、复习4个环节把学生融进教学过程之中,两讲两习,环环相扣,以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程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