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时代之一,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仍,中原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与融合显著,世兵制长期存在。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妇女走进战争的情况明显增多,妇女在军事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比其他时代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从北朝女性广泛参与战争的原因、战争对妇女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北朝时期战争中的妇女形象,从而得出妇女在战争中得到的不仅仅是锻炼和成长,更多的是对自身心理和生理上的莫大伤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殖民时代和丛林开发时期的澳大利亚妇女一直处于不平等受歧视的地位。20世纪初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建立,于1902年在法律中规定妇女拥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成为世界上最早实施妇女选举权的国家之一。随后澳大利亚又制定了一系列妇女权益保护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妇女的地位,使越来越多的妇女出现在过去只有男子的岗位上,为澳大利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一股不可替代的力量。澳大利亚赋予女性各种权利、提高其社会地位,是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朝时期,妇女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有着不同以往的特色和表现:贵族妇女依靠家庭以外的经济来源,在家庭中有较独立的经济地位;世家大族家庭中的妇女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对家庭经济有一定的管理和支配权;广大劳动妇女是维系其家庭生活的主要力量之一,在家庭经济中有重要地位。在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方面,魏晋南朝妇女所受限制较少,自由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妇女成为母系氏族公社中心的原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民对自身生产(即种的繁衍)的关怀以及他们性知识的极端缺乏,导致了先民把生育之功完全归于妇女,而认识不到男子在生育中的作用,由此产生了最初的以女性为崇拜对象的宗教观念——生殖崇拜,这种宗教观念又导致妇女在先民心目中的地位之崇高,这实际上就是妇女成为母系氏族公社中心的主要的和根本的原因。至于人们通常所说的妇女在生产劳动中占主要地位、“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虽然也可能是妇女成为母系氏族公社中心的原因.但它们不会是主要的和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经济发展引人注目,在北方的地位迅速提升,成为“天下腹心”。其发展的过程主要有魏晋和北朝两个阶段,根本原因在于劳动人手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职业活动,主要是从事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实业活动,也有人从事服务娱乐业,以及军事生活和战争实践。该时期女性的职业活动,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生活场景、社会文化风貌以及妇女的地位和社会性别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古代,自开始重视和强调贞节以来,妇女的再嫁便越来越不自由。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再嫁却相对容易,贞节观念的淡薄在整个封建社会都为罕见。本文拟就这一时期妇女再嫁的情状、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作一些初步探索。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再嫁概况1.魏晋时期妇女的再嫁。东汉末叶,战乱迭出,男子死于兵刃者众多,妇女再嫁的史实俯拾即得。翻开《三国志》的后妃列传,最令人注目的便是魏、蜀、吴三国的开  相似文献   

8.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提到,清末民初,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由此可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婚姻状况比封建社会其他时期的要宽松自由,妇女所受束缚要少,也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不能评价过高。本文从婚姻现象着手,力图全面窥探魏晋南北朝妇女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各种法律制度都在酝酿形成当中,其中对后世影响至深的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制度在这一时期就已初具规模。但“男尊女卑”的传统在先秦时期并不是象后世那样被严格遵守,先秦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地位虽不能完全与男子相比,但也并非是全然没有权利和地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先秦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地位呈现出过渡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苏维埃革命时期,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在经济上,通过广泛参与生产劳动,获得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由革命前的依附体转变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婚姻上,获得婚姻自主选择权,取得了妇女自身的解放;政治上,逐步拥有选举权,涌现出大量妇女代表,成为政治的参与者;苏维埃革命中,积极参战,自觉扮演"革命战士"的角色.苏维埃革命时期,妇女逐步摆脱封建枷锁的束缚,从"家庭主妇"演变成为独立的社会主体,在政治、经济、革命、婚姻上发挥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取得了自身的全面解放.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制度决定妇女的经济地位在原则上与男子平等。但在现实生活中 ,我国妇女的经济参与程度仍较低于男子。造成这种现状的深刻原因是制度之外的观念因素 ,即对女性劳动价值的偏颇认识。要改变女性经济参与的现状 ,即提高女性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首先必须改变女性劳动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女性的独立程度,决定其对各类资源的控制能力,进而决定其在社会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妇女只有在社会公共劳动中才能确立自身的人格尊严和价值。因此,妇女就业的比例成为衡量妇女社会地位的重要尺度。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妇女就业人数不断增加,行业分布趋于合理。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女性从业人数达3.3亿人,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46.7%。妇女就业从传统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女性在农业、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在文化、教育、科技、卫生、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邮电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有很大提高,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受田、政治上参政议政,妇女的人性和个性得到相当的发展,但又具有局限性和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4.
秦代妇女生活与后世相比有很多独特的地方。在婚姻关系中 ,妇女拥有与男子相对平等的地位。社会对妇女贞节的要求相对宽松 ,同时妇女可以要求丈夫守贞操。妇女在家庭经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她们是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 ,对家庭财产有较强的控制权 ,能够同男子一样继承遗产。在国家生活中 ,妇女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承担着沉重的徭役和兵役。  相似文献   

15.
以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为指导思想,本文提出,妇女与男子不平等关系的发展机制是: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妇女与男子的社会力量对比状况,进而决定他们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相应地位,再而决定他们在婚姻及家庭关系中的相应地位。本文也论述了妇女与男子不平等关系的历史分期、当代妇女解放的基本道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经济重心南移的大趋势下,北方出现了经济重心东移现象.河北经济地位不断增强,逐渐成为重要的财源基地,在东魏北齐时期,成为北方的经济重心.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广东经济重心之一转移到粤西,当地经济发展迅速,大批男子参战和出洋求生,为妇女地位的改变创造了机会。粤西妇女要求离婚、退婚、脱离关系的启事屡见报端,地方法院也肯定了妇女的婚姻权益,使婚姻自由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是民族、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的时期,同时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当时妇女服饰的变化源于该时期社会的变化,特别是吸收了少数民族服饰的元素以及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产生许多新的服饰式样,使服装和首饰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9.
两宋时期,妇女买卖较为普遍。“卖女”与“卖妻”则成为宋朝妇女买卖中的焦点。它不仅是违 反人性的生动写照,更是两宋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妇女是城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发展到古典时期,妇女分成了公民妇女和非公民妇女。不同类型的妇女在男性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满足男性公民不同的需求,逐渐形成了男子与妻子、妓女或者妾之间不平衡的两性关系。这样的两性关系从某一侧面反映了男性的理想需求,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