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电视形式,选秀节目在2006年的中国电视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选秀节目成为各个卫星频道和地方频道的重头戏,媒体制造出全民选秀狂潮。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星光大道》、湖南的《寻找紫菱》、《超级女声》、上海的《加油,好男儿〉和《我型我秀》、安徽的《真维斯新秀》,一档接一档,一波接一波,无不让人感到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2.
潘曼 《新闻前哨》2013,(9):10-12
历经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掀起唱歌类选秀节目的热潮,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紧随其后的推波助澜,伴随2013暑期的到来,地方卫视综艺选秀栏目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13档盘踞荧屏黄金档或十点档的综艺节目中,除了安徽卫视的《超级演说家》,其他12档均为歌唱类选秀节目。当前,除了一线卫视将"赌注"压在了暑期季播综艺音乐选秀上,不少二线卫视的同类节目也加入混战,一时间,电视、微博、视频网站、娱乐媒体  相似文献   

3.
梦想的感动还未退却,声音的震撼又接踵而来。如果说,2005年的《超级女声》将“选秀”这个概念植入到了中国观众心中,那么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无疑创造了选秀节目的又一收视神话。回顾选秀节目在中国的这七年,经历了从超女一枝独秀到秀场满地开花再到好声音横空出世的过程。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等问题凸显。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这两档选秀节目,找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和关联,通过这一嬗变过程,对电视选秀节目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电视选秀节目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节目类型,目前已成为几大主流卫视提高收视率的一个重要手段。选秀节目以其娱乐性、平民化、趣味性等特征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要,但是国内的选秀节目严重缺乏创新,一档选秀节目火起来之后很多电视台马上跟风效仿,一时间屏幕上出现了一大批面孔相似的选秀节目,以至于选秀节目开始走向泛滥,甚至趋于低俗化,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和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本文首先梳理了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定义及其在我国发展的几个阶段,将《我是歌手》与其他音乐选秀节目进行对比,进而研究《我是歌手》的内容创新,及其引进中国后进行的本土化融合,并总结出《我是歌手》对国内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启示,试图以此找到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新规律。  相似文献   

5.
隋海燕 《视听界》2006,(6):38-39
经历了去年“超女”异常火爆的比赛场面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今年国内的选秀节目遍地开花,其中以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央视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和《我型我SHOW》最为火爆。这些选秀节目采用了相近的“战术”:明星评委的点评、面向全国的海选、层层过关的竞赛、观众的短信投票和PK环节。而且,这些选秀节目出现了时间和地点的扎堆竞争。此外,为了扩大影响,今年国内的选秀节目在去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超级女声》变换了评委的人选,还在比赛中新增加了复活机制;《梦想中国》加大海选的播出量,从直播10天增加到…  相似文献   

6.
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视觉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电视选秀节目要想在扎堆出现的同类型节目中脱颖而出,不但要有好的内容作支撑,视觉上的美感也不容忽视.本文以《中国好声音》和《中国最强音》两档同类型音乐选秀节目为例,从LOGO、片头、VCR、字幕、色彩、舞台场景几个方面,分析电视选秀节目中视觉样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姜平  琚园园 《新闻世界》2010,(10):84-85
本文从当下两档选秀节目《快乐男声》、《花儿朵朵》的收视现状入手,分析当下选秀节目既不叫座也不叫好、收视低迷的原因,以期国内的选秀节目能够在模仿国外节目的同时增加更多的创新元素,突破"潜规则"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丹飞 《出版广角》2013,(6):36-37
浙江卫视以一档《中国好声音》掩住了选秀巨头湖南卫视《快乐女声》《快乐男声》的风头。《好声音》之后,举国选秀节目归于沉寂。当其时,《中国最强音》落地开花,湖南卫视又重回选秀节目主场,成为今夏收视焦点。和《好声音》一样,《最强音》同样祭出了导师这把杀手锏。围绕导师,导师观点秀,导师不和、掐架,落选选手争议,民意复活诸般手段则是炒作收视的常规手法。台湾音乐教父罗大佑的持守品位,香港歌神陈奕迅的音乐主张和鬼马,话题大牌演员章子怡的女人性情,都为这档节目增加了看点。这其中,不多言语,  相似文献   

9.
11月5日,江苏卫视《绝对唱响》的总决赛在进行了16个小时的直播后终于落下帷幕。在今年众多的选秀类节目中,《绝对唱响》作为后起之秀,既没有央视《梦想中国》的高端平台为背景,又尚未形成《超级女声》已趋成熟的比赛机制,也不像《加油!好男儿》的炫酷和先声夺人,却凭着独特的情感定位和创新的形式安排后来居上,创造出一片自己的市场。  相似文献   

10.
胡艳 《东南传播》2014,(1):35-38
台湾中视的《超级星光大道》和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两档音乐类综艺选秀节目都曾经创造过很高的收视纪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从节目内容、风格和商业运营模式进行对比,指出二者的成功之处和缺陷不足,为未来大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如今,选秀类综艺节目作为综艺类节目中的佼佼者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随着选秀节目不断发展创新,粉丝营销也从中不断地发展,本文将以《明日之子水晶时代》和《青春有你2》两档选秀综艺节目为案例,分析这两档节目共同运用的一种粉丝营销模式——"相伴式"粉丝营销模式,这种模式下加强了偶像与粉丝之间的互动,为国内选秀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将从研究背景、爆火的原因、主要特点和优化策略四个方面进行展开。  相似文献   

12.
如今选秀类节目已不再新鲜,各大电视台纷纷推出不同的选秀节目以吸引观众的眼球,《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我为歌狂》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容忽视的是同质化竞争不但将各自的市场份额越挤越小,广大受众也容易过早陷入收视疲劳。重庆卫视经过精心策划,周密准备,独辟蹊径,为广大表演类人才搭起梦想的舞台,一档全新的大型影视新星表演类真人秀《奇迹梦工厂》横空出世。本文将以《奇迹梦工厂》为例,探析其带来的选星时代。  相似文献   

13.
在娱乐选秀节目盛行之下,《中国谜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两档文化教育类节目的高收视率迅速引发了一股文化热的狂潮。本文试图对节目火爆背后的本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探讨和总结《中国谜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之道,以期为今后文化教育类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样式,探寻文化图存的现实图景和探索文化发展的未来路径。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达人秀》栏目走红的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佳明 《今传媒》2010,(11):64-65
《中国达人秀》作为近期较为火爆的一档选秀节目,不仅在收视率上创下新高,也获得了受众的关注和热捧。本文就《中国达人秀》走红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指出该栏目现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成都本土舞蹈类选秀节目《舞蹈嘉年华》为分析样本,从节目的定位、节目要素,传播渠道、后期包装和推广等方面对《舞动嘉年华》进行解读,分析该档本土选秀节目的运行现状和问题,并就如何将该档节目继续做强做大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过去只有在周末打开电视机才能看到几档综艺节目,而如今每天晚上我们都能看到好几档综艺选秀节目,远有《超级女生》、《舞林大会》,近有刚落幕的《快乐男生》和正在PK的《好男儿》,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电视娱乐大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掀起一场又一场的"全民运动","粉丝"上街为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开始,大量的优秀国外真人秀综艺节目被引入我国,中央电视台的《舞出我人生》、浙江卫视的《舞林争霸》、东方卫视《奇舞飞扬》等多达十余档同类节目挤爆荧屏.但是,这种移花接木式的发展在本土化实践中逐渐暴露出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作秀大于选秀等问题,严重限制了电视舞蹈选秀节目的良性发展.对此,如何抓住时代发展机遇,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已经成为电视舞蹈选秀节目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多年以来,湖南卫视凭借一系列有全国有影响的节目树立了中国头号娱乐频道的品牌。从2004年起,其《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节目又扛起了选秀节目领头的大旗。这两档节目都在热播之后引起国内其他电视台的蜂拥效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我国选秀节目演变的四个阶段2004年,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将选秀这一电视娱乐节目类型首次呈现在国人眼前,掀起了随后几年选秀节目的制播热潮,《我型我秀》、《梦想中国》、《快乐男声》、《我的中国星》、《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选秀节目的演变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台湾中视的《超级星光大道》和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两档音乐类综艺选秀节目都曾经创造过很高的收视纪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从节目内容、风格和商业运营模式进行对比,指出二者的成功之处和缺陷不足,为未来大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