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农村远程教育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惠及农村教育、农业和农民的重点工程,更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标志着农村信息时代的开始。实现“一网三用”,既实现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平台,又有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民科普教育和信息互动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信息库     
要闻吉林有了农民远程教育网新华网报道:吉林省农民远程教育站点12月10日正式开通。这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承担的“吉林省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与示范应用”项目中的重要内容。农民远程教育是利用卫星宽带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微波网络等传输农村实用技术及其它多媒体信息,对农民进行综合培训的一种现代化的农民教育培训方式。农业远程信息中心通过卫星接发收设备,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直接发送到亚洲三号卫星上,再通过亚洲三号卫星将多媒体课件送到分布在农村各地的农民远程教育培训基点上。农民通…  相似文献   

3.
现代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本文从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出发,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强化电大现代远程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现代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涵义出发,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特征,探讨了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特性等基本理论问题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和误区,进而就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实施中的观念转变、工作重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考试评价等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该书从远程教学存在问题切入,提出“四个建设”理论,令人耳目一新;“三大模式论”不仅富有创新性,而且极具建设性;素质教育“九大原则”匠新独运;远程教育的支持服务提出的观点也是不容怀疑的。  相似文献   

6.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对推进农村信息化、缩小城乡信息获取上的差距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最大化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缩小农民“信息沟”效用的优化策略:首先,需要延伸教育体系,尽量使农村远程教育覆盖到尽可能多的普通群众;其次,需要做好农民信息需求分析,为他们配套提供有效的教学与信息资源;再次,需要根据农民的信息传播习惯,创新方法,将自主性学习与“有组织的培训”相结合,将对党员干部群众的教育培训与有意识地重点培育“意见领袖”相结合,因势利导地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此外,还需不断创新远教工作的管理方法和机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提升农民信息素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平台。利用农村远程教育提升农民文化素养,为提升其信息素养奠定基础;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大力宣传涉农信息对农业增产增收的益处,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低价信息设备和低资费标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为农民提供切合他们实际需求的信息服务,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现代远程教育正从“远距离”向“零距离”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零距离教育”,包括“零距离教学”和“零距离学习”,就是实现远程教育的信息交流和信息交互的实时性和现场感。“零距离教育”是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观念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教育形式。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并批准创办了广播电视大学,揭开了中国远程教育的崭新一页。 世纪之交,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任务。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中共天津市委七届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天津市委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  相似文献   

10.
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播电视大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实验。试点项目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在理清素质教育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开放教育试点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其不足。进而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思考,以期对开放教育试点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