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早期人类思想吏中的重要人物,他们都有着深刻而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二者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内容与方法也迥然相异:可以说孔子更是一个道德实践家,而苏格拉底更是一个道德说教家.但二者道德教育的现实和理论起点却又有诸多相似点.比较、反思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异同,对于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传统.批判性地吸收我国古代和西方道德教育中的积极因素,推进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建设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以苏格拉底的对话教育来命名孔子的道德教育。实际上,孔子的道德教育从形式到本质都不同于苏格拉底的对话教育,而是一种独特的回应道德教育。回应道德教育不同于对话教育的权利基础,而以责任为核心,这对现代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东、西方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尽管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迥异,但在他们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中,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道德教育、教学方法诸多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研究这些相似之处,对于我们探寻东、西方教育思想的起源,探讨两种教育之间的异同,借古鉴今,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西方教育思想的摇篮。本文通过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的的著名的教育思想家的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在道德教育方法、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规律和道德知行关系四个方面,分析古希腊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是一部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史。中国封建伦理道德的奠基人孔子以“人”为中心形成了他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是他丰富的教育思想中最闪光的部分。而其道德理想又是他道德教育思想的支柱,乃至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出发,从考察孔子生活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入手,通过对其人性论及他所提出的道德规范的剖析,以求揭示其道德理想及其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含与核心。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在“仁”,同时也是孔子道德理想的内含所在。最后,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并联系现实以求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其道德教育思想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通过对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道德教育思想的分析,从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方法和道德教育目标等三个方面来反思我国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以期可以帮助我国目前学校道德教育得到一些改善。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的经典著迷《论语》,不仅是传统教育的典范,而且也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意蕴,与现代教育有着共通之处。孔子以“仁”为旨要的和谐道德教育、“多样化”启发式道德教育、“践行式”道德教育、“尚真式”的道德教育思想具有时代超越性,对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有很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孔子、苏格拉底与中、西方思想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东方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西方的孔子,这是两位分别开启了东方与西方思想历史长河的时代巨人。在他们身上既能找到许多相似之处,又能看到古代东西方思想的异趣所在。在此凝神漫步,我们更能发现先秦、古希腊思想化中发人深省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孔子,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比较,认为二者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同时指出,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理论的提倡和运用,比苏格拉底早80余年,而且在某些方面确更比苏格拉底技高一筹。本文对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比较,可使人们对启发式教学发展史有所了解。对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大有禅益。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伦理学家,在他一生长达几十年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文章通过对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内容的概括、阐释和评析,以期能加强现代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对此有深刻的体验,摸索出不少进行道德教育的规律,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道德教育原则与方法,总结概括形成的以"仁"为核心,包括立志乐道、身体力行、自省自克、改过迁善、以身作则、学思并重和因材施教等诸多道德原则与方法的统一体,对现代德育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不仅是传统教育的典范,而且也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意蕴,与民主自由教育思想异曲同工。孔子"仁"的思想彰显了以自由精神为旨要的仁的思想,其多样启发式教育,"践行式"、"尚真式"的道德教育思想具有时代超越性,对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有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与其批判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区分自然与自由的基础上,康德认为道德和道德教育属于自由的领域,自律是道德教育的惟一法则,而"人是目的"则是道德教育的最高指向,与此相应,在道德教育中应采用苏格拉底式的方法。康德道德教育思想中所蕴含的尊重人的理念对人类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语》中孕育了孔子深刻的道德教育人学思想,对于现代的道德教育意蕴重大。通过对孔子的相关思想进行甄别,取其精华,为现代道德教育理论提供科学成分,为道德教育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巨大作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明和民族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大影响。对孔子道德教育的内容、过程、原则、方法,以及对现代的影响和启示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将大大有助于推动学校德育的开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6.
在东西方思想的源头上,中国的孟子和古希腊的柏拉图秉持着“人性善”理念,将建构美好与善良的精神家园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他们分别以孔子、苏格拉底为楷模,满怀强烈的政治抱负,试图通过道德教育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孟子致力于培养崇义尚道的“义士,”柏拉图力图造就理想国的哲学王;孟子强调精神内化,柏拉图主张道德外烁。  相似文献   

17.
在东西方思想的源头上,中国的孟子和古希腊的柏拉图秉持着“人性善”理念。将建构美好与善良的精神家因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他们分别以孔子、苏格拉底为楷模,满怀强烈的政治抱负.试图通过道德教育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孟子致力于培养崇义尚道的“义士”,柏拉图力图造就理想国的哲学王;孟子强调精神内化,柏拉图主张道德外烁。  相似文献   

18.
因材施教是地道的教育原则,当人们追溯这条原则起源的时候,追到了西方的圣贤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圣贤孔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被后人归纳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我们可以从两位圣贤展开的教育实践不同前提进行分析,判断一下苏格拉底和孔子谁更像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师,从而为当代教师展开教育实践提供一些启示。一、苏格拉底和孔子是怎样展开他们的教育实践的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没有留下亲笔撰写的著作,都是弟子们根据回忆对他们的言论给予纪录,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思想主张。弟子们和他们的对话就是他们的教育实践展开的形式。从…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可能性是孔子对道德教育的哲学体认。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仁人君子”的道德教化目标,“仁者爱人”的道德范畴体系和“为仁由己”的道德修养方法。孔子道德教育学说的现代启示主要有三:一是现代道德教育要成为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二是现代道德教育要充分尊重人的道德需要;三是现代道德教育需要更加突显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孔子一生从事的主要活动,也是孔子实现政治理想的重要手段。孔子教育思想中又首倡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其理想中的"人",即君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孔子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与相应的教育方法。孔子的这些思想与经验对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仍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