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为适应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形势而做出的重要战略抉择,对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以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研究背景,探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内涵、机遇挑战和治理路径。认为:“双循环” 赋予了体育产业在市场主体培育、消费引领、全民健身、乡村振兴等方面新的时代内涵,扩展了体育产业的经济、社会价值。“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面临时代机遇、战略机遇、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市场主体建设不强、消费潜力释放有限,国际产业分工不合理、品牌影响力不足等一系列现实挑战,亟待推动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相结合,缓解发展矛盾。在路径实施层面,提出体育产业应明确治理主体、完善治理手段、优化治理结构、落实治理战略,通过构筑系统化的治理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动力与路径。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构建完整的体育产业内需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完善的体育产业链、供应链,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当前,体育产业形成了“政府—政策—产业— 市场—企业”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的“双循环”支撑动力。鉴于此,通过紧扣更高水平供需平衡,围绕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抓紧以扩大体育内需、促进城乡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构建体育产业政策体系、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现代体育市场体系、新型体育消费体系,提出 “一个”主线、“两个”改革、“三个”重点、“四个”体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张伟平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收录汇总):108-112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科学把握国际局势作出的战略性决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政策目标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基于“双循环”与乡村振兴发展的基本逻辑及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机制,分析乡村振兴在融入新发展格局面临的挑战,从强化内生发展动力、聚焦产业特色、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和强化乡村发展质量四个方面提出对策,以期能加快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在界定“双循环”新格局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 探讨体育产业的阻滞表现、畅通机制与保障措施。研究认为:(1)我国体育产业国内大循环阻滞表现在供给侧、就业要素层、资源要素层、需求侧4个方面,其中,供给侧表现在技术投入、产品与服务以及政策制度供给环境方面,体育产业国际“双循环”存在的阻滞表现在体育产品与服务、技术、资金3个方面; (2)“双循环”格局下畅通体育产业阻滞的作用机制体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体育产业供给体系机制、需求侧改革提高居民体育消费能力机制、创新驱动体育产业技术进步转化机制等方面;(3)“双循环” 格局下畅通体育产业阻滞的保障措施:持续深化体育产业“放管服”改革,加快实施体育产业需求侧改革政策,推动实施体育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体育产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5.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在体育用品制造业面临国内外严峻挑战的时代背景下,研究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阐释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在分析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现状基础上, 探讨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供给结构有待优化,需求潜力亟待进一步挖掘;深陷“低端锁定”困境,传统全球价值链面临破裂风险;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良性互动尚未形成。进一步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补短板、促消费、增固投、稳流通、强互动等。  相似文献   

6.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变化而做出的战略决策,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指导价值。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 阐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分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形态,提出相应的方略举措。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根本遵循,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建立完整的体育内需体系,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引领,参与国际体育治理和促进产业融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把实施扩大体育内需战略与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结合起来,着力提升体育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率,同时要以扩大体育内需为战略基点,加大体育领域投资力度,培育多元体育消费业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民族主义崛起、逆全球化态势显现和国内市场市场规模扩大和支持条件提升的多元因素下,我国提出了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战略,既是对世界形势的有力回应,更是我国自身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本研究对双循环经济格局下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业生态系统变化与应对进行了探索,结合已有研究和专家访谈认为体育竞赛表演业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核心层、外围层、关联层和国际层四个维度,双循环经济格局下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业产业生态系统面临着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的变化。国际层面:国际体育组织从势强走向式微,赛事之锚奥运的引擎作用下降;各国从开放办赛走向封闭自保,众多国际体育赛事品牌价值下降;体育竞赛表演国际化动力从强劲转向衰弱,主要要素具有重配诉求。国内方面:体育放管服改革促进竞赛表演业生态系统核心层强劲,体育融合发展探索为竞赛表演业生态系统外围层增力,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促竞赛表演业生态系统关联层优化。面对产业生态系统的变化,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业应在国内循环、国际循环和助力双循上下功夫,具体来讲应完善国内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促进国内“大循环”;畅通国际体育竞赛表演要素,用好国际“外循环”;发挥体育竞赛表演战略价值,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  相似文献   

8.
体育产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迎来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契机,并呈现出集聚式的发展态势。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演绎与归纳法,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集聚驱动机制的构成,揭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大湾区体育产业集聚驱动机制的运行机理,旨在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结果显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集聚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资源支撑力、产业供应力、市场需求力、创新要素吸引力及政府调控力。从其驱动机制运行看,是以资源支撑力和政府调控力为基础,通过在供给和需求两侧的协同发力和双轮驱动,畅通体育产业内循环并带动外循环,同时通过打造“科技引领”的创新驱动高地,推进区域体育产业集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构建以体育产业集聚区为核心的体育产业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9.
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体育产业的本体产业置身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场域中,应构建其自身发展的双循环体系。理想的体育竞赛表演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从产业生态角度分析,双循环体系主要包括核心层、外围层、关联层和国际层等4大维度,面对理想的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目标,当前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业存在要素不畅、供需不优、融合不深、支撑欠佳、贸易赤字等不足,处在高端外循环、低端内循环的层次。应优化供需、畅通要素,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业核心层升级;创新引领、深化融合,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业外围层拓展;优化保障、培育市场,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业关联层改善;深化开放、协同内外,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业国际层跨越,通过4个维度的跨越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  相似文献   

10.
企业集群背景下温州民营企业合作营销动力及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信息时代,竞争的概念越来越被淡化,合作则被越来越多地提到。文章对基于企业集群环境的温州民营企业合作营销这一命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企业集群环境下温州民营企业合作营销对其自身和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企业集群环境下的温州民营企业合作营销的动力,提出了企业集群环境下温州民营企业合作营销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的本质是工业化,工业化的本意是产业化,即是各个产业不断从传统经济中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因此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产业集群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演化。产业集群这种新型的经济模式,通过相关产业的协同效应显现出强大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构建会利用城市的集聚功能和城市化的经济效应,围绕城市或区域而展开。因此构建特色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建设二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福建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实证研究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福建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阶段演进、发展特点及其集聚优势进行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OEM生产阶段以及自主品牌打造三个阶段。集群内企业具备了低成本优势、营销优势和信息与技术创新等优势,“区位品牌”突显,具备了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和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但是在品牌和产业集聚的互动中仍受到:集群企业生产能力与创新能力,先进的装备工艺与人力资源,集群企业造牌成本与品牌价值,集群企业产业规模与单体生产能力,集群企业发展速度与发展空间等影响。为了促进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的发展,应从科学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体系;深化群内企业的兼并、分工与合作,优化产业链结构;重视培植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提升区域的产品质量和信誉;实现技术标准、经营体制、销售方式的国际化接轨;充分重视行业协会,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五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一项中长期战略部署,它具有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使命.当前,在推进双循环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创新不充分、供需不匹配、体制不完善、开放不充分等问题,阻碍了双循环的顺利实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需求侧管理,破除阻碍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贸易形态的影响,基于结构变化引致形态变化的分析逻辑,建立反映贸易结构与贸易依存度间相关关系的固定效应模型,揭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前后贸易结构的变化,并据此进一步对所引致的贸易依存度和贸易流向变化进行深度挖掘。研究发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后,我国进口产品结构更趋多元化,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势显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依存度有所提高;贸易流向更均衡,高水平参与国际分工竞合初具成效。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未来的对外贸易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产业链韧性提升是双循环格局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探讨的一项重大理论命题。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双循环格局下体育产业链韧性提升的价值逻辑与推进策略进行探讨。认为我国体育产业链韧性提升是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有效路径、促进产业跨界融合的创新举措、建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的实然之举、培育体育产业集群的基础保障、迎合体育消费升级需求的必然选择。提出纵向延伸体育产业链,横向拓展体育产业链,补齐体育产业链短板,夯实体育产业链接点,推动体育产业链国际合作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具有价值链网络协同、合作共享的技术创新机制、诚信合作的社会文化等产业环境优势的集群内部,开展合作营销可以使集群内企业克服规模小、实力弱、产品单一等弱点,有效提高企业营销效率、减少营销成本、共享市场资源、回避低层次恶性竞争。以永康五金产业集群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系统分析,研究产业集群中五金企业合作营销的现状及问题,并结合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永康五金产业集群的战略升级,提出适合五金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企业合作的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7.
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我国提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产业新发展格局。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以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适应双循环格局为逻辑基点,探究了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向。研究认为,双循环格局是基于时代背景的必然选择,双循环所倡导的科技创新、促进消费、高水平开发将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对照双循环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仍存在内循环供给质量和效率与需求结构仍不匹配、外循环深陷“低端锁定”困境、传统全球价值链面临破裂风险、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良性互动尚未形成等问题。提出调结构、促消费、增固投、稳流通和强互动等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一端联接产业,一端联接教学。在经济发展“双循环”背景下,苏州市职业大学实施校地资源融合循环共享,推行“三全”合作机制,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通过组建“双主体”融合教学团队,建设双链对接专业(群),打造双向实践共享基地,建立双方协同科技创新中心,创设双边组合建言献策平台,开创了校地资源“五双同构”的新局面,推动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企业集群已成为推进区域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创新是企业集群的本质属性,为其提供持续的动力。关于企业集群研究已经开始转向集群政策的层面,目前企业集群政策研究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而基于创新的集群政策研究则更不完整。本文从创新的角度界定了企业集群政策的内涵,并提出企业集群政策背景、思想、实践和评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的西部地区制造业中,某些行业企业的聚集趋势却始终地存在并逐渐地发展着,它是确定实现西部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基础.主导产业的确定和其行业企业的区域聚集在理论上和实证上都证明是有基本规律可循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金融约束为条件的区域行业企业聚集的原理与原则,为确定西部制造产业集群的确定与形成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