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建(构)筑物向更高、更大,功能复杂化方向发展,建(构)筑物的基础也向更深处发展,尤其是深基坑施工中的边坡稳定越显重要,其中深基坑降水措施对深基坑安全生产尤显突出。  相似文献   

2.
论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闹市区施工为确保既有建(构)筑物的安全,减少对周边的影响所采用的施工方法。结合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小什字车站,地处重庆市解放碑商圈,周边建(构)筑物众多。为了工程能够顺利实施,确保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同时也为了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本文着重阐述利用既有地下人防洞室改(扩)建为地铁车站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速度迅猛,建筑物高度不断被新的记录刷新,而关于地下空间的利用也越来越被城市建设者所重视,基坑开挖的深度也不断加深,且基坑周边的各种建(构)筑物条件极为复杂,因此复杂场地条件下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选择对于工程安全及经济性的影响极大。文章就成都某大楼重建项目复杂环境基坑支护方案进行选择与其优势分析。  相似文献   

4.
雷电风险评估计算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青  周伟导 《内江科技》2011,32(12):118-119
雷电风险评估是近年来一项发展中的新业务,做好雷电风险评估是保证防雷设计科学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重要环节。建(构)筑物或电子信息系统开展雷电风险评估,是对建(构)筑物或电子信息系统抵御雷击危害能力的评价,按照IEC或国家标准推荐的评估方法,基本能够反映被评估对象防雷设施的防雷效果。雷电风险评估是为了合理选择建(构)筑物或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措施的重要依据。文章就雷电风险影响评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若干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为此,对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的一些基本理论以及具体操作过程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工程主要(构)筑物地段有:主厂房地段、烟囱地段、贮料场与输料地段、水工建(构)筑物地段、厂区变电地段、办公楼与检修楼地段等。本文主要研究了该生物质发电场址的区域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并就地基基础选型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提出建(构)筑物沉降观测,具有一定必要性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某深基坑开挖工程为典型的支护方式 (桩排+混凝土内支撑),该基坑工程监测手段齐全,监测点布置采用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原则,准确地掌握了整个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形.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某下穿隧道基坑工程为例,设计了隧道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监测方案,确定了对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建(构)筑物的监测目标、监测项目,阐述了具体的监测方法、监测点数量分布、监测周期及报警值等,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基坑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钢铁工业建(构)筑物是钢铁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钢铁企业的发展及马钢的实际情况,马钢的建设现正处于新区开发与旧房改造并重,并正向以旧房改造为主的发展阶段迈进。在这一过程中,建(构)筑物的可靠性鉴定与加固任务十分繁重。旧建(构)筑物的改造比新建建(构)筑物具有投资少、工期短、效益高等优点,但旧建(构)筑物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用地的日益紧张,也彰显生产力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在各个城市,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马衍徽 《华夏星火》2003,(12):59-60
钢铁工业建(构)筑物是钢铁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钢铁企业的发展及马钢的实际情况,马钢的建设现正处于新区开发与旧房改造并重,并正向以旧房改造为主的发展阶段迈进。在这一过程中,建(构)筑物的可靠性鉴定与加固任务十分繁重。旧建(构)筑物的改造比新建建(构)筑物具有投资少、工期短、效益高等优点,但旧建(构)筑物的改造比新建建(构)筑物在设计和施工方面都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3.
笔在工程设计的实践中,曾遇到几例在软弱地基条件下的工程,因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地下暗沟、暗管(地质未探明)等难以处理,并影响周围建(构)筑物安全的地基,,采用常规地基加固方法进行补救。动用机械,不仅施工难度大,投入时间长,投资也比较大。故笔结合当地松木资源较多的实际情况,经计算比较,采用人工打入2.5~3m木桩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14.
基于控制理论及方法,对工程建设中建(构)筑物的定位进行分析,着重对影响建(构)筑物定位的人、仪器、技术方法等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这种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的方法在建(构)筑物定位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较理想地达到了规范要求的测量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建(构)筑物崛地而起,建(构)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图纸审核对建构筑物建设安全方面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根据近年来对防雷装置设计图纸审核的经验积累,从现场勘测、审核要点、具体的设计审核等几方面阐述分析了建(构)筑物防雷设计审核,并提出了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设计野外压水、抽水、连通和注水试验,确定厂址区水文地质参数,获得地下水与地质、岩土分布及性质的相互关系并提供有关参数,验证厂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对建造的适宜性,为确定工程的总平面布置及主要建(构)筑物的初步设计提供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17.
建筑单位工程的地基验槽工作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为了使建(构)筑物有一个比较均匀的下沉,即不允许建(构)筑物各部分间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必须对地基进行严格的检验。对一些忽视地基验槽的施工管理人员,有必要谈一下地基验槽的重要性与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挤土桩在打高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并带来危害,影响到周围建(构)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安全和和正常使用,通过对原因和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性的措施,减少沉桩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9.
爆破地震波波压低、速度慢,其传播能量仅为爆炸总能量的很少部分,但由其所致周围建(构)筑物的毁伤效果却不容忽视,特别是其低频部分能量引起建(构)筑物所产生的共振,对建(构)筑物能产生致命的毁伤。本文简析了爆破地震波的形成,分类及传播过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爆破地震波的防护,并提出了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地震造成的建(构)筑物的破坏与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要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加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对重大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本文根据胜利油田及东营市的特点,简述了安评工作的重要性和提高抗震设防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