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相处,是21世纪的人所要具备的素质之一。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合作,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之中,要加强合作能力的培养,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重视学生的团队精神,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提升,让学生的身心和社会三个维度在学习中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开发智慧潜能,形成学生健康个性为根本目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3.
韩霞 《今日科苑》2007,(14):200-200
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洛克有句至理名言:"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全的身体。"随着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体育课程又与健康拉起了手,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关注学生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开发智慧潜能,形成学生健康个性为根本目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5.
李承俊 《科教文汇》2009,(2):203-203
健身操是体育的一部分,体育又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技术,技能,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兴趣则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们进行创造性劳动和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兴趣是靠培养的,并且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健美操的教学中,如何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大学生处于身心较为成熟的发展时期,是接受教育,自我完善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佳时期。在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经确立,体育课也正向着健康教育和培养学生学会“终生”锻炼的方向转变。体育教学是健康教育中的必要手段,它可以发展人的身体,增强人的体质;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它可以使学生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都能够健康发展。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有理由更有责任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现代体育教学观,提高对素质教育认识。为此,本文对当前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探析,旨在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耗费大量脑力和体力,除了在饮食上需注意营养和心理教育外,还应该加强体育锻炼,身心健康才有可能取得学习和生活上的成功。中职学校目前在健康教育方面大部分只用普通体育课来强身健体,这对于中职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全面,因此,在体育课程中进行其他项目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项大众广为喜爱的运动,其本身的娱乐性,竞争性,健身性等特点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这一方面来看,中职健康教育与篮球选项教育相结合,既能促进健康教育,也能发展篮球运动,两者结合有基础保证。本文主要根据现行篮球教学的特点和中职体育健康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在中职健康教育中篮球教学的优势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一桩桩事实面前变得日益突出。本文立足当前实际,研究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结合理论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心理引导的有效方法,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学习困扰和身心发展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熟。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要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要充分运用体育课的特点,结合学生心理及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高国勋 《科教文汇》2010,(12):156-158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一桩桩事实面前变得日益突出。本文立足当前实际,研究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结合理论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心理引导的有效方法,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学习困扰和身心发展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熟。  相似文献   

11.
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身心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通过分析学校体育教育功能,尤其是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的积极影响,探讨了体育教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磊 《科教文汇》2012,(36):161-162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家与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课程不仅成为培养学生健康体格的重要形式,也成为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手段,因此在体育课程中必须进行人性化教育,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通过对个性化教育进行概述,分析个性化教育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出体育教学中个性化教育方法,为提高体育教学的水平、身心健全的学生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积极、健康、文明、高尚、科学的生活方式,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论是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是对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谈法,对吉林省15所普通高校开展休闲体育运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普通高校开展休闲运动的因素,并提出高校休闲体育发展对策,以促使高校转变体育教育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休闲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学习、锻炼中获得身心愉悦,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身心素质的基础课程,在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新课程改革强调的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效性.体育教育要为青少年将来的生活与工作奠定基础.因此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引导青少年将关注的焦点放在通过身体练习去实现健康目标,以培养青少年健康意识和健康体魄以此作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金丰华 《科学大众》2013,(4):158+180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既是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最基本的理念。中学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新理念,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为培养敢为人先的创新人才作贡献。  相似文献   

17.
体育已成为社会生活的热点。学生余暇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余暇体育与健康特征、现状以及模式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在学生中开辰余暇体育活动的健康对策,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为目的,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要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要充分运用体育课的特点,结合学生心理及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余国志 《科学中国人》2014,(3S):167-167
初中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是保证学生身心正常发展的重要方式。它不仅关系到学生身体发育的健康,还能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灵魂,为学生正常而高效地投入学习保驾护航。因此搞好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积极、健康、文明、高尚、科学的生活方式,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论是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是对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都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谈法,对黑龙江省8所普通高校开展休闲体育运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普通高校开展休闲运动的因素,并提出高校休闲体育发展对策,以促使高校转变体育教育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休闲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学习、锻炼中获得身心愉悦,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