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由于传统的PC机体积大,易受网络病毒攻击,对架设环境要求较高的弊端,本系统设计了基于DSP的手机流媒体实时图像浏览平台,并选用TI公司的TMS320DM642作为主处理器,配合音视频编解码芯片、以太网收发器,实现了四路视频音频的采集、一路视频音频的传输、网络传输、手机实时访问功能,经测试,系统稳定,图像清晰,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实现了一个用于视频流分发的应用层组播系统,系统由视频采集、视频编解码、组播传输和服务器四个模块构成.视频捕获采用Video for Windows(VFW)技术实现,编解码基于H.263标准.网络结构上提出使用混合P2P树形结构,降低了中心服务器的压力.服务器负责会议成员信息的管理,为组播树的建立与维护提供支持.组播传输使用基于度约束的构造算法,考虑了节点带宽和计算能力.系统已投入运行,基本达到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3)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暴露出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防止用户违规使用手机已经成为如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文研究设计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管控系统。系统主要分为两大模块,分别为Android用户端和web服务端。Android端主要实现了开机自启动、用户登录注册管理、自动截屏、图片识别、敏感词监听和自动报警等功能;Web端主要实现了用户管理、报警管理等功能。本系统在设计实现完成后,通过测试,其能够在Android系统的手机上稳定、长期、正确的运行,亦能够实现设计的初衷——警示用户使用手机上网要慎言慎行。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使用一台计算机作为转换服务器,在其上开发一个转换系统,将其他视频格式的转化为FLASH视频格式,再与硬盘录像机通过网络层连接,不用在物理层上与摄像头连接,就可以实现使用FLASH PLAYER观看实时视频的技术方案;由于FALSH已被运用的广泛性,FLASH视频流可以无需安装任何其它插件或程序就可以在PC终端,普通智能手机终端观看实时视频,可以很大程度的解决因网络原因出现的卡帧、掉帧现象,降低网络要求,提高用户体验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RTP实时传输协议的视频聊天应用软件。在Android平台上,运用G.729A音频格式、H.264视频格式对音视频进行编解码,数据通过RTP实时传输协议实现网络实时传输。该软件在确保画质和音质的前提下,有着较小的传输数据量、较高的实时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网络带宽和不同手机移动终端处理能力的制约,本文提出了基于WAP技术的通用手机实时图像浏览平台,采用图像采集、处理技术、Socket网络通信技术和COM组件开发技术,对其进行研究与设计。从而实现了支持WAP移动终端的实时图像浏览业务,使用户能够更轻松全面的通过手机掌握实时的视频图像信息。本平台支持图像采集卡和USB摄像头等图像采集设备,用户只需拥有一部WAP手机即可实时浏览所需要的图像数据,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7.
现在是个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基于人们能随时随地的观察监控区域画面这一需求,本文旨在介绍如何设计一套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监控系统。该系统由前端摄像头、视频服务器、通信网络和Android手机四部分组成。摄像头主要是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初步压缩打包处理,之后将数据发送到视频服务器。视频监控技术融合了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合力推进了基于Android的移动监控的发展,旨在建立一个成本低、覆盖广、效率高和监控方便的移动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8.
设计并编码实现基于Socket的Android移动终端实时视频传输系统。利用Android智能设备对目标现场进行视频采集、编码并实时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并保存且可以解码播放。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实时视频的传输,而且可以灵活便利的使用于各种场合,具备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基于Android技术的移动健康管理系统。通过查看手机端的实时数据,能时刻提醒用户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督促用户多做运动、合理饮食。本系统最终能够帮助用户养成良好的预防治疗为主的生活习惯,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个人云是指可以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和PC,通过互联网无缝存储、同步、获取并分享数据的一组在线服务。本文以Android平台开发了一款的个人云应用软件,目的是将个人云服务嵌入Android移动终端中,让用户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终端体验个人云服务。主要对系统的功能需求、模块划分和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说明,并实现了进行了系统实现,达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Android4.2的WiFi—direct功能实现WiFidisplay的sink端系统,sink端通过与source端进行capatibilitynegotiation确定两者能共同支持的最高解码音视频格式。基于这套格式,sink端接收source端传递的流媒体数据并进行TSpackage提取,解复用(demux)和decoding,最终送入player进行实时播放。由于wiFidisplay最核心的要点是实现source端的界面在sink端的实时显示,因此在传输协议上选用实时性较好的RTP协议进行传输。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基于DSP的手机实时图像浏览平台,选用TI公司的TMS320DM642作为主处理器,配合音视频编解码芯片、以太网收发器,实现了四路音频视频采集、一路音频视频输出、网络传输、手机实时访问图像功能,经测试,系统稳定,图像清晰,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水雨情测报系统需要在PC端查询和检索数据,在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难以满足随时随地查询的需求。文章在传统水文信息系统基础上,设计和开发出可以运用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水雨情测报系统客户端。客户端基于Android平台,结合Arc GIS、WCF、百度地图和Tee Chart等技术进行开发,通过无线网络实时获取水雨情数据。客户端的数据查询功能和预警预报功能为水文工作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水文信息,为防汛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提升了水文信息系统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3G网络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学习成为可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该平台实现了实时教学互助、教学资源共享、网上答题等功能,使学习不再受固定时间、固定场所等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实时网络远程监控,本系统基于安卓手机、流媒体技术设计了远程监控系统,通过视频采集数据,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Socket网络通信技术实时传输到客户端,设计的系统满足系统的功能要求,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现在智能手机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其不仅可以发信息、打电话,而且还能够代替电脑功能。我国Android系统手机数量庞大,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度,应当对Android系统的开发进行分析,进行合理优化。如何更好的完成Android移动开发长期以来都是开发人员研究的一项内容。下面,从而合理应用本地方法、静态方法的应用、避免构建对象几个方便入手,实现对Android移动开发的优化,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隧道环境监测系统,融合了高速的Wifi网络和低速的Zigbee网络。首先根据隧道的环境特点,结合不同的无线网络技术,提出系统的总体结构。然后针对不同的环境数据,给出了传感器节点软硬件设计方案。最后,设计了基于PC端和Android端的监测软件,实现对隧道环境的实时监测。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振动监测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Android和iOS移动终端的作者远程校对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作者利用Android和i OS移动终端实现远程校对的方法。【方法】以联想S5000和苹果i Pad mini 2平板电脑以及以联想P780和苹果i Phone 4S智能手机为例,采用Adobe Reader for Android和Adobe Reader for i OS作为PDF校样校对软件。【结果】利用Android和i OS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能够接收、注释和发送PDF校样。【结论】作者在因外出等原因不方便使用PC时,能够利用Android和i OS移动终端及时有效地完成远程校对,确保编辑部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传统互联网项目的应用。本文设计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OA系统,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移动办公提供一套实用的解决方案,对提高企业办公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和实际应用价值。系统包含PC端和手机端两部分,PC端系统实现通用办公功能,通过手机端的移动应用,公司员工可实现随时随地办公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消息推送已成为手机端产品信息实时发布和网络营销的一种重要手段。XMPP协议作为Android系统消息推送的主要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XMPP协议的Android Pn开源框架的实现模型,将其部署在My SQL数据库和Tomcat服务器下,实现并改进了实时推送消息、自定义消息结构和内容、推送服务开机启动、手机端服务唤醒、发送离线消息等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