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森  黄晓华 《体育学刊》2005,12(5):60-62
着重论述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分析了其结构的两重性变动的条件性质和复杂的竞争性;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武术特有的功能,阐述了现实中的武术功能的同时,强调了发挥武术功能的基本务件;探索了市场经济中武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运动环境对运动员竞争意识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加工分离程序(PDP),考察运动员被试对良性竞争语词、过度竞争语词和中性词3类刺激材料内隐与外显记忆贡献。结果表明:运动员竞争性具有内隐特征,且具有良性竞争性和过度竞争性两个维度;不论性别如何,都表现出无意识性提取贡献小于意识性提取贡献,即运动员内隐竞争性在两个维度上都具有较强的外显性特征;在内隐良性竞争性维度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在内隐过度竞争性维度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且这一差别仅反映在意识提取贡献与无意识提取贡献之间;运动员人格特征的内隐研究为这一领域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奥林匹克运动是世界上最普遍且最为活跃的文化形态之一,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从竞争性、文化多样性、全球性、人文性、教育性、象征性等6个方面论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特征及其对城市精神构建的启示,并认为奥林匹克文化需要融入城市精神构建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弘扬。  相似文献   

4.
现代体育对个体竞争性影响的内隐认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爱国 《体育科学》2005,25(5):26-29
实验采用Jacoby的加工分离程序(PDP),考察了大学体育专业和普通专业学生被试对良性竞争语词、过度竞争语词和中性词三类刺激材料内隐与外显记忆贡献,结果表明:个体竞争性具有内隐特征,且同样具有良性竞争性和过度竞争性两个维度;个体竞争性的两个维度具有更强的内隐性特征;在良性竞争性维度上没有表现出专业差别,但在过度竞争性维度上仅在意识提取贡献上表现出有显著的专业差别,而在无意识提取贡献上没有明显的专业差别;体育社会问题的内隐研究为今后体育社会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基于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模型,对世界男子和女子职业网坛竞争力平衡差异进行分析。在衡量特定赛事男子和女子职业网球竞争性平衡差异时,引用了"抢七"和"最少获胜盘"两项数据,结果显示,男子比赛更具竞争性;而在比较跨赛季男子和女子比赛竞争性平衡差异时,研究了ATP和WTA年终排名及4大满贯冠军得主两项指标,结果显示,在年终排名这一指标上,男子和女子比赛竞争性平衡不存在差异;而大满贯冠军得主数据则显示,女子比赛竞争性强于男子。  相似文献   

6.
杨扬  张林  黄海燕 《体育科研》2008,29(5):37-40
通过综述国外职业体育联赛竞争性平衡的基本理论,探讨了职业联赛竞争性平衡的概念和必要性,介绍了胜利率标准差、基尼系数、HHI指数、C5率、集中率和惊喜指数等国外常用的衡量职业体育联赛竞争性平衡的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种衡量指标的优点及局限性,结果认为:目前还不存在某一个万能的衡量竞争性平衡的指标,只能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或研究目的选取合适的衡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国外优秀职业体育联赛中竞争性平衡战略的运用进行研究,探讨了国外优秀职业体育联赛中竞争性平衡战略应用的成功经验。研究表明,职业体育联赛中俱乐部球员的流动和资金的流动是影响体育职业联盟竞争性平衡的关键因素。收入分享制度、选秀制度、转会制度及"工资帽"制度等构成国外职业体育联赛竞争性平衡战略的主要内容。考虑到中国的基本国情及中国职业体育联赛发展的现实,从竞争性平衡战略的2个核心要素为基础,提出缩小俱乐部收支差距、有效推进选秀活动、合理限制过高收入、全面推动球员转会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以结构主义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为理论依据,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体育游戏竞争性与机运性二元结构的价值与社会学本质;体育游戏竞争性具有传递公平信息、传递技术信息、传递规则信息、传递协作价值以及产生体育赛事等社会学价值;体育游戏机运性则助涨赌博与迷信社会心理的产生;需要辩证的对待机运性所带来的游戏结果偶然现象;体育游戏的二元结构具有平行性与互补性的矛盾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9.
接力跑项目因其合作性和竞争性,深受师生的喜爱,但传统的接力跑教学比赛.组织形式单一,竞争性与兴趣性不强,课堂教学比较沉闷,课运动负荷偏低。本文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接力距离和不同位置接力区,采用竖棒式、上挑式、下压式等接棒方式的组合,设计了六种不同方式的接力教学比赛,便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借鉴与运用。  相似文献   

10.
王淑华  张桂新 《冰雪运动》2012,(2):69-71,80
冰雪体育是北方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冰雪体育文化特征有助于大学生优秀社会品质的塑造.通过对冰雪体育文化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教育性和规范性等特征的论述,总结出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精神品质的培养、踏实做人的人格品质的铸造和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优秀社会品质的塑造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冬季项目运动队的现代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竞技体育要在真正意义上跻身世界前列,优秀运动队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是一个极其重要、急待解决的问题,冬季项目运动队更需要加快现代化管理的步伐。我国冬季项目运动队的现代化管理应从建设和谐运动队抓起,实行人本管理、人性化管理、学习型组织管理、信息化管理和整体效益管理,以运动员为中心进行主体积极性调动管理,并注重观念、能力、情绪、环境、社会学因素的影响;加强运动队文化建设,培育团队精神,营造团队文化,使之内有凝聚力、外有竞争力;培养全面发展的运动员,围绕其体育发展目标达到德、智、美、劳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培养运动员过硬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保障科学化训练、提高竞技水平和运动员的成长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于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构建我国体育纠纷裁决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郁俊 《体育学刊》2004,11(1):21-23
从我国的体育实践出发,对构建与国际体育接轨的,反映体育专业特点的体育纠纷裁决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建议尽快制定并出台《体育仲裁条例》、《体育复议条例》,规定申诉办法,成立体育仲裁机构和体育复议机构以及体育法庭,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多层次结构的体育纠纷裁决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的体育实践课中,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放松,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定,发现通过想象动作,可以使有机体产生各种生理变化,促使学生加快机能恢复。望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帮助学生迅速完成兴奋运动状态与学习状态之间的转换,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14.
从生理生化角度对间歇训练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间歇训练法最早由德国心脏学专家赖因德尔所创造,它是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一种训练方法,主要从生理生化角度来分析不同运动项目采用间歇训练法的间歇时间和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15.
对大强度有氧训练的机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2名经过系统训练的中长跑运动员,参加大强度有氧训练的实验,并进行相关运动能力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研究表明:大强度有氧训练,对无氧能力和有氧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机体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性生物学刺激;建议在制定大强度有氧训练计划时,应合理安排提高快速能力的训练手段,同时注重训练全过程中的运动营养补给。  相似文献   

16.
陈伟伟 《体育学刊》2006,13(4):47-49
拉拉队对运动员的心理施以正负效应,进而影响运动员的成绩。拉拉队可分为简易拉拉队、表演型拉拉队、影子拉拉队等层次,不同层次的拉拉队产生不同的效应。根据不同的效应,在部署拉拉队时可采用不同的策略。根据国外经验,有必要组建专业拉拉队,走专业化、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17.
运动影像解析系统可以精确、实时地计测出运动员动作过程中各个部位的运动曲线及关节相对转动角度,这对于教练员纠正运动员的错误技术动作、防止运动损伤和提高运动成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运动影像解析系统的发展历程、现状、性能及特点、国内外系统的比较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为运动影像解析系统在体育训练中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用牛磺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入手,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研究分析了牛磺酸对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牛磺酸能促进运动自由基的代谢。缓解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有效的运动营养补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篮球职业化、商业化的发展趋势带动,以及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要求下,我国竞技篮球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也开始了职业化的进程,这些都与中国竞技篮球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是分不开的。湖北竞技篮球作为中国竞技篮球的一部分也应该积极参与到竞技篮球体制改革的大潮中,通过对湖北竞技篮球管理体制进行深入探讨,为湖北竞技篮球的健康稳步发展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运动员竟技能力的日生物节奏和体力、情绪、智力的多天生物节律规律,及其在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不同机体状况下的表现特征,以及可变性与可调性规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论证了生物节奏对运动员竞技能力和比赛成绩的影响的客观存在;探索了依据生物节奏的规律合理安排训练、调控赛前竞技状态、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