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叶素-动量理论,以输出功率系数为优化目标、叶片的弦长、扭角和相对厚度为设计变量,建立叶片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综合考虑轮毂和叶尖气动损失,对各变截面翼型的弦长和扭角进行了计算和修正。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大型变截面翼型叶片进行优化的气动性能理论计算。以1.5MW风力机叶片为例,比较了变截面翼型叶片和单一翼型叶片气动性能的计算结果,变截面翼型叶片的气动性能优于单一叶片的气动性能,为风力机叶片外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翼型的选择是项重要的工作,翼型的性能对飞行器的升力有直接的影响.我们通常的方法是根据翼型的极曲线来判定翼型的优劣,但是这种方法有一定的不足就是并没有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具体数值,特别是对两种相近的翼型在本文中,运用FLUENT软件中对两种翼型进行气动性能进行仿真(主要是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最后得出这两种翼型气动性的优劣,希望为以后飞行器的设计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弯度对褶皱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受有弯度NACA翼型的启发,通过给常规褶皱翼型附加弯度,构造出有弯度褶皱翼型。在雷诺数等于150,最大相对弯度为0%~10%,攻角为0°~40°时,采用二阶插值格式的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有弯度褶皱翼型的气动特性。数值结果表明,弯度增大,褶皱翼型升阻力均随之增大。小攻角时,弯度对褶皱翼型的气动特性影响相对较小,然而,大攻角时,弯度可以显著改善褶皱翼型的气动特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多段翼型性能,采用基于Pareto优选技术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了多段翼型的缝道参数(缝隙、重叠量和偏转角度)以及翼型形状等量的优化设计。考虑多段翼型在固定设计点处的升阻力及力矩特性进行了单设计点多目标的优化设计,并将多线程计算引入到优化设计过程中,实现了基于多线程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段翼型设计优化系统,提高了优化效率。气动计算网格采用混合网格,气动分析采用N-S方程的数值解法。设计实践表明,文中的优化方法效率高,且优化设计后的多段翼型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26)
随着机翼增升装置的发展,很多机翼内侧都使用了一种简单的前缘绕铰链轴向下旋转一定角度的结构,与使用最多的前缘缝翼相比较,这种结构具有减小阻力、降低噪声和提高升阻比等许多优点。本文是基于对RAE2822翼型的研究,使用专业制图软件生成不同前缘下垂角的一系列翼型,并利用POINTWISE软件和FLUENT软件联合运用,研究了不同的前缘下垂角度对机翼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并且在所研究范围内得出相对最佳的前缘下垂角,最后与RAE2822原翼型及其他不同前缘下垂角度翼型的气动性能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升阻比随着前缘下垂角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这说明使用前缘下垂结构在一定范围内对一个翼型的气动特性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10)
采用三种数值模拟方法对风力机翼型气动性能进行模拟,并与实验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不同模拟方法对于不同的流动状态有各自的优势,在进行翼型气动模拟时需考虑数值模拟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和讨论了富勒襟翼与固定转轴襟翼之间的区别,分析了后缘襟翼转轴位置与净搭接量(Clean Overlap)之间的关系,利用CFD计算分析多段翼型采用固定转轴后缘襟翼加扰流板下偏对气动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富勒襟翼与固定转轴襟翼加扰流板下偏两种后缘增升装置之间的气动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数值求解二维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研究了在两种拍动基元运动中,模型翼动态柔性变形对其气动性能的影响。由柔性翼和刚性翼的结果比较发现,附加惯性效应是动态变形影响气动性能的主要原因,变形加速率决定了瞬时气动性能改变量的大小,相比之下,动态变形对气动性能时均值的影响则弱得多。  相似文献   

9.
杨远方  包艳 《科技通报》2021,37(8):16-21
为了研究翼型边界层内旋转杆对SD7003翼型的尾涡模式和气动特性的影响,本文基于高精度的谱单元方法,对α=4度及Re=5000下SD7003翼型进行直接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旋转杆在边界层内的位置和转速比,发现SD7003翼型的4种尾涡脱落模式,结合对SD7003翼型升力系数的频谱分析,详细统计了旋转杆不同位置和转速比下的翼型尾涡模式,揭示了旋转杆能推迟甚至抑制边界层流动分离以及翼型尾涡模式随旋转杆的变化规律;根据对SD7003翼型气动特性的量化分析,发现平均升力系数最大可提高114%,平均阻力系数最大增加88%.增加转速比后,平均升力系数最大提升44%,升阻比提升幅值为56%.旋转杆对SD7003翼型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为低雷诺数下翼型的边界层控制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NACA0016翼型下的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轮模型,建立风轮外流场CFD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获得其气动性能曲线,其结果为风力发电机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立足于中国特殊的风资源环境,提出了采用气动性能优良的厚翼型增加细长叶片中部厚度来提高叶片结构特性降低载荷的思想,从翼型设计、叶片设计,以及流动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实现了大型长叶片减重、降载、增效以及对我国资源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设计开发了相应的叶片产品,并进行了产业化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利用载重飞艇囊体的气动特性,本文利用NACA00基本翼型曲线与椭圆外形曲线构建飞艇囊体的基本外形。研究翼型相对厚度、囊体宽度、囊体最大宽度的相对位置对飞艇囊体气动特性的影响,从而得到囊体的优化外形,为重载飞艇的囊体设计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3.
准确预测翼型的气动特性是翼型设计与优化的基础。以提高翼型CFD计算结果的准确度为目标,针对影响准确度的网格、离散格式及湍流模型等要素进行分解,依托RAE 2822翼型标模进行对比计算,分析气动力系数及压力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满足工程上对计算准确度的要求。梳理的计算方法与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为相近速域的翼型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400W小型风力机为研究对象,按照风力机载荷计算的基本原理——叶素—动量理论,计算NACA4412和S809 2种翼型的气动载荷、重力载荷和离心力载荷大小与分布,研究了翼型的改变对改进应力特性的贡献,为防止风力机叶片疲劳损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小型载重无人机常规布局机翼的结构,根据无人机工作要求,计算了机翼的雷诺数和升力系数,比较了两种典型翼型的气动特性,选定MH114翼型为设计翼型,计算得到该无人载重机机翼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及升阻比等参数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传统飞机逐渐向高速/高超声速飞机方向发展。本文以目前飞行速度最快的SR-71黑鸟飞机和F-15传统战斗机为例,从气动外形设计、发动机、气动加热影响、驾驶舱及飞行员装备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梳理了气动布局、翼型、发动机、结构热变形等方面的技术差异,提出了可变几何外形、组合动力等对未来飞机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利用载重飞艇囊体的气动特性,本文利用NACA00基本翼型曲线与椭圆外形曲线构建飞艇囊体的基本外形。研究翼型相对厚度、囊体宽度、囊体最大宽度的相对位置对飞艇囊体升阻比的影响,从而得到升阻比较大的囊体外形。最后还研究了飞艇尾部为直线构型囊体的升阻比进行研究。为重载飞艇的囊体设计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8.
定桨距失速型风力发电机组采用气动刹车,叶尖扰流器常常会出现一系列故障,本文针对机组所出现的故障现象,进行了结构与气动刹车原理分析、液压系统原理分析、结构受力分析,并进行了试验及试验数据分析,最终找到了产生此故障现象的真正原因,本文为解决叶尖扰流器相关故障问题提供了技术依据和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0,(27)
为了改善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质量、培养新工科人才,本文对当前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基本思路。以二维翼型气动性能为例,提出风洞实验与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相结合的实验内容,得到的两种方法结果交相验证,通过CFD计算出云图和实验中具体的现象了解流动原理,使学生在实验中了解当前实践中的流体力学分析方法,为学习专业课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多段翼型设计一直以来是飞机气动设计中的重点与难点,其设计优化工作所采用的工具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设计流程的进度。针对多段翼型设计校核与优化计算过程中的网格生成、计算收敛、计算耗时与人工干预等方面的难点,基于自编的网格生成程序与商用计算软件,形成了一套解决网格自动生成、网格与计算软件无缝集成、计算过程自动运行以及计算收敛加速等技术难题的方法与工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