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法向量夹角的点云特征线提取算法,该算法过程主要分为特征点提取和特征点连接两个阶段。在基于法向量夹角的特征点提取的过程中,通过构建最小生成树来实现法向量重定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统法向量提取特征点的准确性,随后对初选特征点进行细化和删减,得到点云数据的特征点集。在特征点连接阶段通过建立特征点的最小生成树以及相应的最小生成树裁剪算法构建特征曲线。实验证明,该算法原理简单,能很好地提取点云模型尖锐特征与细节特征,是一种有效的三维点云特征线提取算法。  相似文献   

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最近几年在测量方面发展起来的一个热点,分析了国内外点云数据处理中压缩方法的研究现状,针对点云数据在采集过程中密度过大,单一的压缩方法存在不足的情况。提出了利用组合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精简,将最小距离法与三角形网格法结合在一起进行点云精简。通过编程实现了所提出的算法研究。将精简完的点云数据重新构建三角网,同时对精简完的点云数据进行建模,与原始模型对比,新方法的压缩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在云对等网络中在线异常点的实时搜索和准确检测关系云对等网络的稳定和安全,由于云对等网络的在现异常点检测受到大量对等合法数据的干扰,网络波动幅度不大,检测困难。提出一种基于密度部分存储优化的云对等网络在线异常点检测算法,通过计算局部节点数据的在线时间复杂度实现对路由交换数据序列的初始特征和先验信息的预估计,适当增大存储空间开销来换取时间效率,实现零跳搜索和对异常点的准确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云对等网络的异常点检测,检测准确率大幅提高,执行开销降低,保证了对云对等网络安全性,提高了动态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改进的隐式曲面重建模型,采用分层次重建思想和局部支撑的径向基函数相结合的重建算法,使其结合了局部和全局函数的优点,采用局部支撑径向基函数有效降低系统求解复杂度,分层方法可以有效处理残缺和非均匀点云数据。算法首先对点云数据进行层次划分,接着递归地将前一级的插值结果作为后一级的偏移,由粗糙到精细逐步改善重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简单易实施,重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powercrust算法,对激光雷达散点进行三维重建。根据点云特征,分析了powercrust算法参数设置,恢复出点云完整结构信息及网格面拓扑信息,并对3D建模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处理工作中,点云配准工作是后续的所有点云分析以及三维重建等工作的关键。综合分析现有配准算法的不足,在点云初始配准阶段,本文采用了Rusu等提出的基于点特征直方图的采样一致性初始配准算法(SAC-IA),并从从算法准确度和效率角度提出了改进:加入了采样点几何形状约束以保证采样点不共线,通过计算点特征直方图差异代替了欧式距离差异改进了误差评定方法。在点云精细配准阶段,本文采用了F.Pomerleau等提出的改进后的ICP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重叠区域的精细配准算法。实验结果分析,该算法配准精度较高,能够满足点云配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陈平  汪国昭 《科技通报》2007,23(6):863-866
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序简单多边形的平面点集凸包快速求取的改进算法,新的算法能够避免极值点重合的问题。本文算法不仅达到了O(nlnn)的理论时间复杂度下限,而且算法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利用激光雷达点云处理技术来对基于航空摄影立体像对影像匹配DTM点云进行处理,快速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和正射影像产品的设想,并利用激光雷达点云处理软件TerraSolid进行了实际的生产探索。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一种改进的近邻搜索算法的图像匹配技术。本文采用基于特征的图像匹配方法,利用SIFT算法提取特征点。在特征点匹配的过程中,为提高搜索样本特征点的最近邻和次近邻特征点的速度,本文采用一种基于二叉检索树算法改进的近邻搜索算法,该算法用最近邻与次近邻比值来进行特征点的匹配。用MATLAB语言实现该算法并运用到图像特征匹配中,实验证明优于原算法并具有较高实时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三维图像和决策树模型设计基于颜色与三维形状的水果识别算法,并评价该算法的识别准确率。根据所采集到的125张三维图像信息,首先将RGB数据进行灰度处理和高斯滤波处理,而后按照Canny算法进行边缘检测,从而提取目标物体的颜色特征,将目标的RGB数据与深度数据转化为点云模型,再将点云模型进行点云滤波处理、点云分割操作,提取出目标物体的点云模型,最后根据拟合点云模型和拟合球体的方差从而提取出目标物体的三维形状特征。通过CART算法构建基于颜色与三维形状的水果识别模型,使用识别率评价模型效能,本文算法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4%。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极大提升水果识别效率,缩短水果分类周期,提高水果分类准确率,减少劳动力的消耗。  相似文献   

11.
王文标  马孜  李爱国  吴翔 《科技通报》2010,26(5):652-656
针对柔性再制造系统中对工件的缺损部分进行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应用结构光传感器进行检测和定位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结构光传感器获得破损工件的三维点云数据,将点云数据与原始工件CAD模型进行配准.通过设定误差阀值提取缺损区域数据。配准过程分为初始配准和精确配准两步,采用主元分析法计算点云数据的主方向,与已知CAD模型的主方向对齐,实现初始配准;采用ICP算法实现点云数据与CAD模型的精确配准。通过计算特定方向上点云到CAD模型的误差获得工件缺损区域的数据。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获得破损工件缺损部分的三维信息。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基于点云数据的曲面表示问题,采用基于核函数理论的支持向量回归杌实现点云数据的处理,拟合出曲面,得到点云数据的一个曲面表示.实验结果表明径向基核具有建模光顺性好、处理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处理工作中,点云配准工作是后续的所有点云分析以及三维重建等工作的关键。综合分析,现有配准算法在效率方面有明显的不足。基于此,本文利用OpenCL对点云配准算法作出了整体的并行优化加速。实验结果分析,该算法能够满足快速点云配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百度地图的标记点聚合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数字地图的应用,因其在可视化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随着第三方API功能的加强丰富,搭建地图应用变得更加便捷.综合各方面考虑,文章实验中采用百度Map API实现.数字地图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查询方式,查询结果通常以标记点的形式展现.然而用户的可视区域有限,如何在当前缩放级别下,利用最小的区域展示出最全面的信息,而又不产生重叠覆盖,就需要利用标记聚合技术,文章重点介绍了基于视图矩形的标记点聚合算法及基于距离的标记点聚合算法.基于视图矩形的聚合算法简单易实现,基于距离的聚合算法则更灵活些.  相似文献   

15.
角点是图像的一种重要的局部特征,通过对图像角点的检测与处理,对把握图像的局部及整体特征,特别是在视觉匹配、目标识别和运动估计与追踪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实际应用。现有的图像角点检测方法可分为基于模阪、亮度变化、边缘特征三种检测方法,对其分别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相关的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龚亮 《大众科技》2011,(12):4-6
基于GF(p)上的椭圆曲线加密算法是公钥加密的一种。ECC算法中主要的运算是点乘运算,文章主要分析了点乘运算中使用的各种算法:NAF算法,坐标转换,Montgomery模乘。并在算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倍点和.最加运算中的数据相关性,提出了一种采用四个算术单元的并行结构,实现了算法和体系结构的最佳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7.
孤立点检测是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内容,用来发掘数据集中显著不同于其他数据的对象。文章讨论了孤立点检测在零售业中的应用,并在基于距离和的孤立点检测算法的基础上,对孤立点的具体位置做了进一步的确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斜率变化间接提取轮廓特征点的新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轮廓点序列在X、Y方向进行分解以简化运算,减少噪声干扰。给出了算法的实现过程。理论和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特征点的提取不仅计算量小,易于实现,且对特征点的定位也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散乱点云数据配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与ICP算法相结合的点云数据配准算法,该算法主要依据点云数据之间的曲率相似度函数,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两组待配准点云中搜寻到与之相匹配的点对集合进行初始配准,再将得到的配准结果作为迭代ICP算法的初始位置进行二次精细配准,从而实现两组散乱点云的配准。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避免遗传算法可能陷入的局部最小值,与仅使用ICP算法相比,配准的运行时间大大缩短了,且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在大型流媒体数据库数据集中,交叉性数据的鲁棒性挖掘结构建立是实现对数据库差异属性分类和数据访问的基础。传统方法对大型数据库中的交叉性数据的鲁棒性挖掘结构建模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数据集聚调度方法,存在较大的路径损耗,数据挖掘的鲁棒性不好。提出改进的基于局部离群点检测遗传进化的大型数据库交叉型数据挖掘模型,构建基于遗传算法的大型流媒体数据库挖掘结构,进行大型流媒体数据库中交叉型数据信息流特征预处理,结合交叉性型数据的离群因子概念,调整流媒体数据调度的位置变换策略,实现交叉性数据的鲁棒性挖掘算法改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数据挖掘的a最大匹配率和局部离群点检测性能,保证了数据挖掘的鲁棒性,各项参数指标优于传统方法,展示了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