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宕岩 《家长》2010,(1):14-14
一、正确看待孩子追星 崇拜偶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要求青少年放弃偶像崇拜是不现实的。大多数孩子的追星举动往往是将喜欢的明星的照片贴在床头,听明星的CD碟片,偶尔参加明星的演唱会,搜集明星的一些生活资料……如果孩子的追星行为仅限于这些,父母就不应横加干涉。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说追星是阻止不了的呢?从发展心理学研究来看,追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可以说,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在追星。最开始,孩子追的对象是父母,他们崇拜父母,父母是他们心中的超人,谁都比不上。等慢慢长大、与外界接触更多之后,孩子就会变换追逐的对象,比如老师、名人、动画片中的人物、故事中的人物等。这说明孩子在慢慢长大,他们开始尝试脱离父母的怀抱.  相似文献   

3.
行阳 《家教指南》2005,(8):30-31,40,41
父亲董广瑜(中学副校长):前面有位同学的发言,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孩子“追星”,父母该怎么办?据一项对青少年“追星”现象的调查显示,看着孩子成天沉迷于“追星”,大多数的父母都束手无策。于是,便整天提心吊胆,总是担心孩子因为“追星”会影响学业,甚至误入歧途。其实,家长们大可不必“谈星色变”,只需尝试着这样做:第一,要正视明星。就是要正视明星的长处和短处,目前,有不少父母总带着歧视的眼光看待演艺明星,甚至认为他们唱唱歌演演戏,没什么了不起。因而,看见自己孩子对这些人如此崇拜,实在不能理解、不能接受。还有的父母会在孩子面前故意贬低明星。两代间的隔阂因而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
孩子追星,家长既不要一概反对、横加指责,也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父母对孩子追星表现出宽容和理解。追星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孩子崇拜偶像,是个体成长中的必然现象,要求青少年拒绝崇拜偶像是不现实的。大多数孩子的“追星”仅限于收藏几张他喜欢的“星”照贴在床头,听该“星”的磁带、碟片,或偶尔花钱买票听该“星”的演唱会,搜集该“星”的一些生活资料。  相似文献   

5.
平衡孩子的偶像追求有两个要点,一是由单一领域变为多种领域都有自己喜欢的偶像或榜样,使孩子左右逢源避免走极端;二是把满足个人追星的强烈愿望与遵守社会规则结合起来,即追星可以疯狂但是不可以妨碍他人。  相似文献   

6.
<正>1电影《战狼2》正火热上映,但我觉得更精彩的,是媒体的花絮。筹拍《战狼2》时,尽管吴京上门热情游说,但几乎所有投资方都拒绝了他。他们不相信吴京能拍出这样一部国际大片。为了筹钱,吴京将别墅抵押,自己出资8000万。  相似文献   

7.
刘若瀑 《家长》2010,(1):10-10
我喜欢明星,也喜欢追星,在我看来,追星是我前进的动力。可我的父母却不允许我这样做,在他们看来,追星是不务正业的行为。因此,我和他们没少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8.
李老师对自己学生的"歌星梦"觉得不可思议,觉得"中毒"很深,并意欲找她"好好谈谈".我对"追星"的孩子不担心,却对因"追星"而被老师谈话后的孩子比较担心.  相似文献   

9.
玲珑 《教师博览》2010,(7):21-24
2010年初,李灵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于丹这样说:在花开的年纪.她甘愿做泥土.为了更多的花开……而评选开始以来.有网友打出这样的口号:今年不追星,追星追李灵。  相似文献   

10.
追星不是罪     
崇拜偶像是青少年中常有的一种现象。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和崇拜的时代偶像。这是正常的,但是,当追星没有了度,就会祸及自己、家人,甚至社会,2007年杨丽娟追星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对于追星,我们既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要谈星色变,要合理引导,让偶像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灯塔,指引孩子一路前行。这一期,请关注别让追星成为一种‘病。  相似文献   

11.
如何做到既追星,又不影响学习呢?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追星不好,其实追星可以让人变得特别开朗等,但是追星过了火就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小孩子喜欢明星、歌星、球星虽然好,但是追星方法错误,就会导致成绩下降等,如何能够做到既追星,又不影响学习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明星当成一个娱乐的“朋友”,要不就把明星当成自己前进的动力就行了。不要那么过于盲目地崇拜他们。追星好,学习更重要!$内蒙呼和浩特市光华小学@王宇鹏  相似文献   

12.
其实“追星”不单单只有中学生,还有小学生、大学生等等,他们有一些“追星”疯狂的行为出现。“追星”是不分年龄的,但是我们要知道“追星”的行为不要过于疯狂。什么才能称得上“疯狂追星”呢?就是每天为了见自己喜欢的明星,在明星的家外面等着,然后找他们帮自己签名、拍照,做这一类无聊的事情!有时候明星因为工作或者是某些原因要等到天亮才能回家,而你因为要见到他向他拿签名和拍照就等到天亮,到时候不单单没有精神上课,还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这样真的好吗?其实我觉得喜欢一个明星不需要这样做,而我们也不是为了跟他们拍照、拿签名而喜…  相似文献   

13.
孩子追星是很普遍的现象。从心理需要上来分析,其积极影响是孩子对美好事物和人物、对成就感的追求,是一种高尚精神寄托。但也不可否认,追星也有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厦门一位母亲来电话说:我有个女儿,是个十足的追星一族。她天天惦记的好像都是那些明星,我真担心她这样会影响学习。我该怎样劝导女儿正确看待明星现象呢?针对部分中小学生的追星现象,我们请几位学生的家长来谈一谈,他们是怎样对待自己孩子追星的。观点一因势利导,帮孩子圆一个梦。我的孩子特别崇拜武打明星,并模仿影视节目中的武打动作,惹出不少是非。我告诉孩子,影视中的飞檐走壁等动作,都是用一些特技手段拍出来的,小说中描写的有很多也是人们想像的。我想,不如让孩子参加武术训练班,一能强身健体,二能让他有目的地学习一…  相似文献   

15.
你也"追星"?每每和同龄人说我也"追星"的时候,他们总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仿佛"追星族"只属于"80后"、"90后",我这个"60后"应该和这个词一点边儿也沾不上。其实我真的是"追星族",而且"追星"追到了痴迷的程度,至今执迷不"误"。华国栋——关键时刻拉了我一把,让我从盲从走向专注2003年4月,  相似文献   

16.
知心小屋     
《小读者》2006,(5)
点将征答台如何才能做到既追星又不影响学习?河北廊坊市管道局中学郭士琪来信说:我认为追星其实没什么不好。因为追星说明了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追求。就拿我来说,从上初一起,也开始追星了。我喜欢的明星是一个能自己写歌词的创作型歌手,他为人自立自强,我不仅喜欢他的歌,更敬佩他的为人。当然,对我们学生来说,追星也得把握好一个合适的度,如果毫无目的脱离实际的去追星,那是不对的。无论是球星、歌星,他们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优点等,比如自立、自强。我们欣赏他们不是为了自己也非要变成歌星或球星不可,而是可以把唱歌或玩球等当作一种业余爱…  相似文献   

17.
班会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追星的利弊,从而对追星现象有一定的是非判断和分析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追星动机。 2.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追星不等于追梦,明星的未来不等于自己的未来,认清追星的误区,从而不盲目追星。  相似文献   

18.
常洛 《家长》2010,(1):7-8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经常遇到因追星而走极端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追星,像是成长路上的酒心巧克力,很香,但不可以多吃!多少年前,在一本不知名的杂志上,一个不知名的粉丝说了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偶像的情感:把心里一个重要的位置留给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是一件多么美好的感情。这句话温暖了很多粉丝的玻璃心。追星向来是不缺少话题的,批评的不少,肯定的不多。毕竟在老师与家长眼里,追星简直就是罪大恶极,是荒废学业的罪魁祸首,学校家庭明令禁止。追星,你不要命了?我一向很不理解那些所谓家长老师的担忧。为了追星荒废学  相似文献   

20.
我不同意你的说法 佚 名 2018年1月1日,吴京接受了美国《纽约客》的专访.主持人刁钻地问:"你觉得中国电影有好莱坞的影响力吗?"吴京说:"在这之前就有好莱坞的朋友看了《战狼2》后好奇地问我:'你们中国能拍出这样的电影了?'我反问他:'你们现在才知道?我们把自己的国家已经发展到什么样的地步和我们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以及把我们渴望和平的诉求通过电影的形式告诉给大家,不然大家就会永远把中国定位在落后国家.'"这时,主持人避开了吴京的答复,笑问:"那请描述一下你小时候落后的中国的模样."吴京说:"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我的童年虽生活在一个落后的年代,我们却生活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安享幸福与安康."主持人听后讪笑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