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者卷     
《教育科学论坛》2004,(12):43-51
从读书,到思考,再到实践;从走进学生心灵,到追求课堂诗意,再到享受教育幸福;我觉得我在向“理想教师”的目标奋进。  相似文献   

2.
刘金霞 《教书育人》2012,(25):74-75
有人说,读书是辛苦的,读书是孤独的,但我以为读书是幸福的。师生一起品读一本好书,体味其中那悠远而绵长的意境,此时,书已不再是一本单纯的书,它成了自己和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和最善解人意的知己。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将书变成了与学生沟通心灵,与家长互通有无的载体。一、品读书本感悟爱我又一次担任六年级的班主任,一直想通过某种载体对学生集中进行一次爱的教育。蓦然间,我想起了歌德的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想起了曾经拜读过的那本连夏丏尊先生都非常感动的书《爱的教育》,现在终于有了载体。因此迫切地想把这本影响了几代人的书与学生分享。开学初,我就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引导学生开始阅读,着手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使读书成为每个孩子最强烈、精神上不可压抑的欲望。”让学生拥有那种占据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我们学校一直孜孜以求。为了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度过一个幸福完整的童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4.
“能够真诚地与学生和谐相处、有效交往,从而取得有效的教育教学效果;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情感;播种在心里,即使一粒最普通的种子,也能长出奇迹!”工作中,我渴望带给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和我共同在知识海洋中遨游;我渴望激发学生广泛的兴趣,让学生和我一起欢乐相处。可是在师道尊严的影响下,我保持了一贯的严肃,就算看到很多关于亲近学生而成功的案例,我也始终相信那只是一些工作者的“美好想象”。  相似文献   

5.
曾文珍 《辅导员》2014,(6):39-39
“只有贴近学生的心灵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这是我的座右铭。我坚信:只有走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兴趣,滋润学生的心灵,才能让教育焕发出灵性与生命。今天我们追求教育民主,相信民主的教育能培育出具有民主意识、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生活中,很多次我都在想,最好的师爱应该是学生感觉不到教育目的的爱。所以,每当接手新班之后,我与孩子的心灵交往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开始的。 给孩子读文章,是我走进孩子心灵的最直接的台阶。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说哪一点最令我感到欣慰,那就是我一直与我的学生们在心灵上交流。有人说,语言的交流是肤浅的,只有心灵的交流才是入世间最动人、最温暖的经历。班主任的工作辛苦、琐碎,有时还不为人理解,然而这份工作又是愉快的、崇高的。这份愉悦和崇高的感受来自学生带给我的感动,它如蒙蒙细雨,湿漉漉的滋润种子的梦境;  相似文献   

8.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在学校中,我最看重的就是教师与图书,学校就是提供了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我认为,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  相似文献   

9.
随着番禺区区域性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的启动.2005年我校申报了“基于生态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这里的生态教育是自然界概念在教育领域的移植和借用,是一种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内心发展需要的教育.是一种真正着眼于孩子的发展.着眼于心灵人格健康的教育。“生态教育”的理念促使我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了重新的思考。我们以“读书”为切入口,进行了将读书教育活动与道德养成教育相结合的读书养成活动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读书要把书看成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要调动自身的经∞验去进行心灵的交流。阅读教学不也正是读书吗?课堂作为学生读书的场所,老师首先要保证学生能独立、充分、深人与本对话。而对话需要在学生正确读通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对话中读懂章,受到情感教育.获得启迪.学到知识……使体验与本的情感更靠近.使感悟与本的内涵更吻合。  相似文献   

11.
目前,职高语文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学生读书的时间少。课内听不到读书声音.课外看不到读书情景。笔者认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多读书。  相似文献   

12.
写下这个题目,并不是说我对国外教育了解很多,而在平时的读书写作过程中掌握的有关国外教育的资料,让我感触颇深。国外增教育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异,有的甚至与我们完全相反,而我觉得这些差异正是我们所欠缺的,是最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相似文献   

13.
当我的人生旅途迷茫的时候.我赶紧坐下来研读大师的著作.与大师对话,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当我的教育水平停滞不前时.我赶紧坐下来研读教育专著,明白了教育的博大精深;当我的课堂不能得心应手时.我赶紧坐下来读书,明白了教学的永无止境;当我的论文发表不顺畅时,我赶紧坐下来读书,明白了我的写作水平还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14.
陈永平 《江苏教育》2004,(8B):16-17
苏教版小语教材中的《生命桥》是一篇美。全仅367个字,短小精悍,震撼心灵。精读阶段,在学生初步感知中画面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紧扣第2、3自然段的关键词句,品味、赏读,领悟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意,交流独特的读书方法,表达读书的真实感受。在实实在在的读书实践中,学生、本、教师多维立体对话,向着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境界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1988年7月执教鞭走上讲台.春去冬来19载。我心向教育,立志从教.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心甘情愿地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将智慧.埋进乡村儿童的稚嫩心灵,将汗水浇灌校园里的待放花蕾。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我本着今天的儿童进校读书.不成材也要成人的教育思想。始终抓住爱国主义这条主线,倡导学生爱祖国、爱人民,尊老爱幼,懂得礼貌,讲究文明.有社会公德感与责任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校里校外活动。  相似文献   

16.
作为班主任,我十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因为我认识到,要做好学生教育,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笔谈和日记是我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教育方法。滑动的笔尖记录着我与学生的点滴生活,促进了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现代阅读学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一个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教学中让学生用心灵拥抱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实现个人情感的交流、人生体验的沟通和生命意义的领悟,是我追求的教育理想,在教育实践中我尝试着如下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这一习惯。高尔基曾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中华民族是一个喜爱读书的民族,古代一位诗人曾写道:蹉跎莫谴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成为知识分子人生中最有意义、最有乐趣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王晓根 《江苏教育》2011,(12):19-20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在我看来,惟有读书才能让我们每一个教师拥有更宽广而敏锐的心灵,拥有促使教育生命不断绽开花蕾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20.
特级教师于漪有一句名言:“要把学生培养成人.须着力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而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师自己必须是一个火把.必须心中布满了炽热的阳光。”20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教师光有爱是不够的,还必须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智慧和力量的化身。获得过硬本领的办法之一就是不断读书,让读书成为自己生存的第一要务.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的幸福的读书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