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家小区里,与我儿子差不多年龄的孩子有好几个,刚上小学时,大家都感到不太适应,其中一个家庭里的小孩子,作业经常记不全,急得他爸妈直想跳楼。那家的家长有时带着孩子到我家一边问我儿子作业,一边数落着自己的儿子,胖胖的小金金噘着嘴,很不开心。有一次,金金竟悄悄地跟我儿子说,我想和你换妈妈,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加,也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高。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幼儿则成了家庭中的主要消费群体。有的家长认为:宁可苦自己,也不能苦孩子;现在有钱了,孩子就一个,在孩子身上多花点钱没什么。因此,对孩子的消费要求有求必应,导致孩子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买。互相攀比吃的、穿的、玩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加,也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高。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幼儿则成了家庭中的主要消费群体。有的家长认为:宁可苦自己,也不能苦孩子;现在有钱了,孩子就一个,在孩子身上多花点钱没什么。因此,对孩子的消费要求有求必应,导致孩子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买,互相攀比吃的、穿的、玩的,家长不给买就以哭闹、发脾气相要挟,家长们往往乖乖就范。镜头一:某星期天,在某大商场玩具柜前,一个看上去不满三岁的小女孩,指了指货架上价值170元的电动遥控车,父母便毫不犹豫地为她买下了。当孩子又…  相似文献   

4.
当前,幼儿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买,互相攀比穿的,吃的,玩的,家长不给买就哭,发脾气。这种现象的存在,究其原因,是幼儿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人的消费观是指人们对日常消费的态度和看法,是随着人们日常消费习惯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5.
鸣鸣是一个好奇心很强、喜欢找各种小东西玩的孩子。户外活动时她发现地上的扫帚条也能拿起来津津有味地玩上半天。 一天户外活动时,我发现几个孩子围着鸣鸣直嚷嚷:“你快把它扔了,那东西不能带回去!”“那是脏的,赶快扔掉。”“石头会砸着人,你不能带回去。”只见鸣鸣两手藏在身后,低着头,噘着嘴,一声不吭。我蹲下身对她说:“你拣的石头是什么样的,让我看看好吗?”他看  相似文献   

6.
问:孩子喜欢玩电子游戏机,一玩就忘乎所以,应该怎么教育? 答:听一些孩子反映,玩电子游戏机能使人增加灵敏度。也许是有道理的,因为玩它时必须手脑并用,让神经高度集中和兴奋。不过,如果一玩起来就忘乎所以,那就该警惕了。做什么都不要忘乎所以,一定要有节制,像吃东西,再好吃也不能忘乎所以,一旦忘乎所以,只顾嘴舒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年三班翟晔婷的家长。有一天,孩子高兴地蹦到我面前,对我说:“妈妈,我们这批学生赶上课改了,这次要改好多东西呢,可好玩了。” 当我刚听到这消息时,真是不理解,好好的搞什么课改呀,会不会改得更不好呢?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变了很多,与小学时的她大不一样了。小学时,孩子放学回家就动笔写作业,而且作业很多,一写就写到很晚,有时,做家长的看了都很心疼。有一件事,现在还记忆犹新:2001年下学期的最后半个月,孩子回家连饭都没吃就开始写作业,一写就写到后半夜,当我睡了一觉起来时,看见孩子在桌子上睡着了,而且嘴  相似文献   

8.
我园每期开学有一部分新入园的孩子总是爱哭:有的要大人陪他一起玩,一起上课,不准大人离开,否则就哭得死去活来:有的不愿进幼儿园的门,家长抱进幼儿园,他不下地,哭着吼着'要回家!"有的是在室外玩他不哭,一进教室就哭;有的是看到别的孩子哭他就跟着哭,喊着要妈妈,要回家;有的孩子哭起来不得了,不管老师采取什么办法,都不行.  相似文献   

9.
黄艳 《早期教育》2000,(2):40-40
在公园,在游乐场,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况:父母一遍又一遍地让玩了好长时间的孩子回家家,町孩子就是不肯.令父母好不焦急或好生尴尬,最后无奈地发出胁迫令,孩子才噘着嘴甚至大哭着回家。本来,父母是担心孩子在家太寂寞了才带他出来游玩的,可孩子一到这样的地方,便像脱疆的野马,一放而不可收,结果弄得大煞风景,彼此都坏了心情,为下一次再出去游玩罩上了一层阴影。其实。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  相似文献   

10.
星期天,我带孩子去一位同志家玩。孩子看到同志家有个小摆设,感到很新奇,就拿在手里玩。临走时,我让孩子把东西放下,孩子爱不释手,同志一看,马上就把小摆设往孩子手里塞。一边是孩子想要得到人家的东西,一边是同志硬行把东西塞给孩子。我百般推托不过,只好依了同志,满足了孩子的欲望。在回家的路上,我批评了孩子,孩子表示今后不再要人家东西了,可我的心里却没有多大把握。因为家里尽管有很多东西,也不可能穷尽世上所有的东西。而孩子又总是对新奇的东西怀有占有欲,看到新鲜的东西就想要,自我控制能力差。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同志、邻居或亲属都是碍着大人的面子,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随便要人家的东西,得不到就哭闹的坏习惯。怎样防止孩子养成这一不良习惯呢?我认为,除父母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外,还需要一切与孩子有关的成年人配合教育。假如到你家做客的小客人不客气地要你的东西时,尤其是小客人的家长不让要时,你最好不要慷慨大方地给她(他),而要配合家长对孩子进行一致的开导教育。如果你确想表示你的心意,不妨在事后把孩子要的东西送给孩子家长,让家长把东西做为自己给孩子买的礼物转送给孩子。这样就能处理好你同孩子同家长之间的关系。希望家长都来重视这个问题,千万要讲究一下方法,不要顾及当时的面子。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要给孩子过生日?许多家长会说:这是难得的一天,应该热闹一下,庆祝一下,让孩子与大人都快乐一些。过生日无非是:买些玩具、文具或其它礼物给孩子;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买一只漂亮的蛋糕与很多好吃的东西;或是带孩子去外面玩一玩,再上饭店吃上一顿丰盛的生日宴会。这样的生日过得是算热闹,孩子和大人也可能是快乐的。可是,生日过后,什么都会忘记的,不太会留下什么值得纪念的东西,也不会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什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孺子牛     
春秋时代,齐国国君齐景公有个儿子叫荼,他幼小的时候,十分活泼天真,很受齐景公的喜爱. 齐景公十分宠爱这孩子,孩子要什么,他就给什么,并且常常逗孩子玩耍,父子常常玩得十分快乐. 孩子看见牧童在牛背上悠闲自得,心里很羡慕,也想要骑牛.一次景公逗着孩子玩时,孩子噘着小嘴,要求骑在景公的背上.景公对他百依百顺,于是满口答应了.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 孩子经常跟着成人上街购物。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幕:幼儿在食品柜、玩具柜前哭闹着要这要那,弄得家长很尴尬。在幼儿认识钱币的基础上,为了培养幼儿的合理消费意识,我设计了《购物》这一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能哭闹着让家长买东西,从而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不能哭闹着让家长买东西。 2.巩固钱物交换的技能。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生活中 ,经常发现周围的孩子因误食药物或毒物中毒的现象 ,许多家长对此手足无措。因为孩子年幼无知 ,好奇心很强 ,什么都喜欢尝尝 ,有时看见大人吃了某种药 ,也悄悄拿来吃 ,有时还会误吃毒物。那么一旦发生这些情况 ,作为家长 ,该怎么办呢 ?医学专家告诫孩子家长 ,当发现孩子中毒时 ,千万不要慌乱 ,应立即去找医生。首先弄清中毒原因。应该向孩子了解情况 ,追溯发病前吃了什么东西 ,并仔细搜索孩子的口袋里 ,书包里有无野生植物或其他吃剩下来的东西 ,尽可能把有关东西搜集齐全 ,以供医生参考。同时要尽量争取时间 ,尽早催吐洗胃。如…  相似文献   

15.
正逛商场的时候,侄女要去厕所,让我和她妈妈在门外等着,结果嫂子急着买东西走开了。侄女出来只看到我一个,噘着嘴说道:"电视上说得对,越漂亮的女人越靠不住,还是姑姑最靠谱。"我……8岁的儿子存了不少压岁钱,变得财大气粗的。儿子:"爸,我要洗脚,帮我打水。"我:"自  相似文献   

16.
孩子从托儿所或幼儿园回来要缠着妈妈或是别的人,妈妈到东他跟到东,妈妈到西他跟到西;妈妈要上班或是有事他也缠着不放;睡觉要妈妈陪着才睡得着;有时缠着爷爷讲故事;有时缠着奶奶上街买东西;有时则向爸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不要责备孩子的这些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三岁左右的孩子对人往往有一种依恋感,他们在托儿所或幼儿园这个集体中度过了一天,急切地盼望着能单独和妈妈在一起,能与妈妈抱抱、亲亲,听一听妈妈温柔的语调。孩子对母亲的这种希求是正常的生理和情感的需要,家长应适当予以满足,不要把他扔在一边只管自己做事。家长应该主动问问他在托儿所或幼儿园里玩些什  相似文献   

17.
在家庭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玩一件什么东西,这时家长出于某种原因把那件东西拿走了,有的孩子哭闹几声就作罢了;而有的孩子却哭闹不止,大有不把东西拿回来誓不罢休的劲头。许多家长都喜欢前一种表现的孩子,认为这样的孩子“乖”“听话”,是好孩子;而觉得后一种孩子太“犟”“不听话”,是不懂事的孩子。其实,从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来看,通常所谓“犟”孩子的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并具有一定程度的韧性。如果家长善于观察与利用孩子身上所蕴藏的“闪光点”,适时地加以诱发  相似文献   

18.
去幼儿园做家长培训时,总会遇到家长问:"我的儿子怎么那么贪玩呀?他总是坐不住,一点也不爱学习."抑或是:"这间幼儿园让孩子花在玩上的时间太多了,教东西太少了,孩子上小学恐怕会跟不上的."那么,儿童该不该玩?玩对儿童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园的运动会上总有一些竞赛性的游戏项目。既然是竞赛性的,就必然有赢家也有输家。赢的幼儿和其家长满心欢喜,而输的幼儿则噘着小嘴,或是哭着向家长发脾气,弄得家长也不高兴,对孩子说:“我们下次不参加了。”我认为孩子的输赢本身倒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懂得如何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当孩子在比赛中输了,家长应适时地给孩子以关心和鼓励,帮助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孩子下次做得更好,使孩子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自  相似文献   

20.
今年同是六岁的对门而住的南南和拓拓经常在一起玩耍,两个孩子的家长总是拿些水果点心之类的让他们共同分享。拓拓有时落落大方地接过东西,说声“谢谢!”;有时很有礼貌地拒绝。可是南南的做法却不一样,如果爸妈在场,南南总是看他们的脸色,爸妈点了头,南南才肯接受点心;如果南南一个人到拓拓家玩,南南总是在拓拓及其家长的再三邀请下怯怯地吃一点水果点心。可是最近,南南到拓拓家玩,拓拓妈妈拿东西给他吃,他却一反常态,很快地接过去狼吞虎咽,拓拓妈妈叫他慢慢吃,他也不听,抹抹嘴又去玩了。经过询问,南南终于道出了原委:“我妈妈说:好孩子不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