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和思维都具有隐喻的特点。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文化反映和思维方式。本文探讨了英汉隐喻之间对应的三种类型:完全对应关系、不对应关系和部分对应关系,指出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将会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2.
纽马克曾指出:"英语语言中的四分之三是使用隐喻语言[1](P85)。"Lakoff和Johnson也强调英语中70%的表达方式是隐喻性的。因此,隐喻性表达的翻译是高校翻译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隐喻翻译教学研究应跳出狭隘的语言转换层面,从认知的高度去进一步完善对隐喻翻译本质的理解。基于此,将概念隐喻理论融入隐喻翻译教学,从概念隐喻的角度解读了翻译中隐喻理解、隐喻转换和隐喻校核三个过程所包含的认知过程,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隐喻·文化·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 ,又是人们思维和行动的方式。本文介绍两个相关的隐喻理论 :塞尔的隐喻语用学理论 ,雷科夫和约翰生隐喻认知学理论 ,同时论述隐喻与文化的关系 ,指出文化的研究对于隐喻语言的翻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概念语法隐喻为理论基础,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将概念语法隐喻应用于翻译研究中。对比分析在名词化概念语法隐喻及动词化概念语法隐喻中的一致式译本与隐喻式译本,以其为选择合适的译语表达提供参考依据,指出概念语法隐喻是翻译指导中的有效手段之一,为翻译研究带来一些思索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隐喻与翻译     
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所以隐喻是两个认知领域的语义互动。本文介绍了隐喻的概念,回顾了隐喻翻译的研究现状,指出隐喻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隐喻认知的基本图式角度指出,隐喻翻译过程的关键是英汉隐喻图式对比后对源隐喻图式的处理。借助Bell的翻译过程理论,本文认为图式处理的过程主要包括4种方式,即图式复制、图式修饰、图式转换和图式移除,而每一种方式都可以作为隐喻翻译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7.
由于认知科学的发展以及隐喻认知功能的发现,隐喻研究日趋活跃,从认知角度探讨隐喻的翻译问题发现:隐喻的认知功能在翻译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原型理论、关联理论等理论对揭示翻译的思维过程、准确传达隐喻意象以及确立隐喻翻译策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隐喻由文化体现出来,在语言翻译中出现的频率很高。隐喻的翻译在文化交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隐喻翻译已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取代的独立分支。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应该帮助目标语读者获取和源语读者同等的信息,并且保持原文的意象、文化要素和生动性。通过借鉴著名学者在这一特定领域的研究成果,论文将从隐喻翻译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和翻译方法这三个方面着力研究英语隐喻的翻译。论文旨在寻求出一种好的翻译方法,以便向目标语读者传达丰富的文化、语义和交流信息。  相似文献   

9.
隐喻作为一种常见的思维与认知现象普遍存在于文学和非文学语言中.本文在传统隐喻观和认知隐喻观的基础上探讨隐喻的内涵和结构特点,分析隐喻翻译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直接翻译”“转换喻体”“保留原文意象加注释”“放弃意象翻译喻义”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商务英语中常见的语言和文化现象,商务英语中隐喻的翻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翻译哲学观的角度探析商务英语隐喻的翻译原则和策略,指出商务英语隐喻的翻译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归化与异化、意译与直译之间进行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前,普通高校普遍存在着学生汉译英水平低下的现象,如何改进翻译教学,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尝试利用莱考夫概念隐喻理论建立一种有效的汉译英翻译模式,以求与传统的翻译方法互补。汉英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概念隐喻系统,通过判断汉英概念隐喻系统所蕴含的文化意象的一致性、相似性或相悖性,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这种翻译手段避开了传统的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翻译观点的争论,促使学生利用概念隐喻认知学习,掌握这种更为实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Gutt关联翻译理论对隐喻翻译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和指导作用。对于译者来说,在E惫喻翻译的过程中,必须清楚自己想在多大程度上与原文中的隐喻保持一致。译者还需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言环境,根据原文中隐喻的含义在译文中重塑隐喻意象,确保此译文与原文隐喻形成最佳关联效果。《酒国》包罗万象,含有大量隐喻,对其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以期能为隐喻翻译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文化与语言、文化与隐喻的关系为切入点,首先从文化差异的视角,通过比较英、汉、蒙三种语言的隐喻表达的异同,重点分析了文化对隐喻翻译的影响问题。其次,对字面意思与隐喻意义的关系,翻译的不确定性,隐喻的可改述性和隐喻的可译性等隐喻翻译的若干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建议在保持多元文化的同时为了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在外语教学中既要强调隐喻所呈现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有必要在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之间的在隐喻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这对我国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是从始发域向目的域的映射。隐喻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们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基本经验,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不同语言文化在隐喻使用上有相同更有很大的差异,这就给我们对隐喻的翻译带来较大的困难。文章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隐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孙静 《海外英语》2014,(20):162-163,167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its translation by interpreting Benjamin’s three metaphors from his The Translator’s Task. The exploration starts with the metaphor of“the tangent of a circle”,where it is interpreted that although the translated version should be faithful to its original in terms of meaning,yet it is a deviation due to different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n,in the metaphor of“afterlife”,the discuss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translated version proceeds from the original,but the original depends on it for its survival and afterlife in different eras. Later,based on the metaphor of“fragments of a vessel”,the author states that the original and its translation are equal and complementary,just like the fragments of a vessel,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renewal of each other through translation. Finally,it is concluded tha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relationship can offer us a new perspective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6.
崔洁 《海外英语》2011,(11):168-169
The translation of metaphors has been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Fo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which is regarded as a contextual language,and English,this paper make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metaphor,and the principle and criteria of translating English metaphors into Chinese.  相似文献   

17.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使用了大量的情感隐喻,其翻译直接影响到译文的成功。选取杨宪益表妇的译本,从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的视角,通过对“气”的情感隐喻的确认、分类,概括出情感隐喻在《红楼梦》译本申的三种类型;太多数隐喻是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使用频率很少。情感隐喻不能直译。大多采用归化的整体翻译篡略,在翻译过程中井没有保留原文的情感隐喻,由此总结出情感隐喻的翻译特点。  相似文献   

18.
根据有关隐喻的一种最新理论,隐喻不能单纯作为语言内部的一种修辞手段,而应把它和人类的认知过程相联系,隐喻能反映语言和人类思维、认知的关系.由于隐喻有这种共同的认知基础,不同语言文化中的隐喻自然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英语语言里的一个重要语言形式,具有形式和形象多样化的特点;其翻译的难度也比较大。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主张让译文和原文在功能上对等,而非简单的形式对等。应用功能对等理翻译英语阴喻的方法有:对等地借鉴形象相同或不同的汉语阴喻,对等地借鉴汉语明喻,和对等地用主体;要在具体语言情境中对等翻译;在实现功能对等的前提下,选择形式更对等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是人类某一经验领域到另一经验领域的投射,人类的语言从本质上讲就是隐喻的。以英汉两种语言中与动物有关的一些隐喻进行对比分析,揭示这两种语言的隐喻既有普遍性又存在着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