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文章的重点句,能够表达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要加深理解。如何理解呢?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一、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最能表达句意的词语就那么一两个,也就是关键词语。在理解句子的意思时,要抓住这些关键词语,体会它们在句子中的特殊意义和感情色彩,那么整句话的意思就清楚了。  相似文献   

2.
句子是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它是按一定的语言规律组织起来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要使学生懂得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各个年级都应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根据《大纲》精神,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从实际出发,有计划地进行句的训练,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一、让学生明确和建立句的概念,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每句话的意  相似文献   

3.
句子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文章是一句一句地写出来的,要理解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必须把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清楚,因此,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近年来,句子教学未能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如许多学生往往只能说出课文的大致内容,抓不住课文的中心思想;学生表达能力很差,作文中的病句比比皆是。《斯大纲》在修订时,在“阅读教学”一章里增加了“要重视句子教学”一节,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培养读写能力的需要,句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熟悉基本的句型和句式,牢记那些准确、鲜明、生动的句子。通用课本从第一册起,就注意了这个问题,许多课文后面有读写句子的作业题,各个基  相似文献   

4.
句子是由一个个词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它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构段成篇的基础。理解句子的意思是理解课文的基础,是阅读能力的一项基本功。如读一篇文章,只有一句句读懂,才能弄清全段、全篇的意思。因此,句子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低年级儿童年幼识浅、理解力有限,对句子的意思多存在一知半解的现象。特别对一些含义较深、结构较复杂的难句、长句,或运用了修辞方法的新句型,理解上更感困难。其毛病多出在对句子的“主干”与“枝叶”分辨不清;对句中的关键词语理解不透;对比喻句“用什么比什么”领会不深等。例如1990年南昌市东湖区二年级语文试题中,要求读一段话,分别把几个句子的主要意思填写在括号里。结果,不少学生对句子的中心抓不住,缺乏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的能力。为此,下面介绍几种适应低年级学生采用的简而易行的方法,以帮助学生运用一定的学习规律去复习句子,理解句意,  相似文献   

5.
一、“字·词·句”第四题教学建议这个练习是把句子换个说法,要求学生了解句子中说话的立足点,学会把某个人直接说的话改变为第三者的转述。教学时可分三步进行:1.分析例句。引导学生对例句进行分析,看两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关系。当学生发现两个句子表达的意...  相似文献   

6.
[招数指津]所谓“看段析句”,是指通过分析段落意思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作用。句子,是能独立表达较为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文章由一个个段落构成,而段落则由句子连缀而成,一般句意明确的句子不难理解;但有的句子含义深刻而又含蓄,甚至有“弦外之音”,需要深入地分析才能弄清其深层含义和作用,这是文段、文章阅读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否则必然影响对文段和文章总体意思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充分挖掘文章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挖掘句与句的联系,品词悟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如《春蚕》一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加括号词的含义,然后把括号里的词语去掉,比较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这样抓住关键词语与句子的联系,引导学生由表面理解到深入理解词语与句子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悟出“词变句意变”的词句关系,可以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8.
金远亮 《学语文》2012,(1):44-44
正确理解句子含意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句意理解了,段意就清楚了,段意连接起来,篇章就有眉目。高考试题现代文阅读中经常通过理解句意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句子含意”这一考点的题目在高考试题中往往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怎样帮助耳聋学生理解句意宁夏盲聋哑学校曹兆欣耳聋学生由于听觉障碍的原因,他们在学习语文时,存在着音、义脱节的现象。他们比较容易从形象上去理解一句话的意思,但要从文字上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则相当困难。他们理解句意往往不够全面、准确。因此,在对耳聋学...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来解决字词的表面意思,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功。然而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在句篇中所表达的“情”“意”,这种能力,更是不可缺少的。有些词司空见惯,似乎并无深文大义,让学生解释它的表面意思也不难,但是它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情”“意”,学生却未必了然。例如“笑”,字面意思是露出愉快的表情。但在不同语言环境里所表达的“情”“意”真是其味无穷。下面举六个从课文中摘撷出来的例子加以说明——①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  相似文献   

11.
理解旬意,是指了解句子叙述的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句意,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必须联系上下文,这就是"句不离文"的意思。理解句意常见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1.抓关健何语理解句意。一般的叙述句、描写句都反映了  相似文献   

12.
在读句、读段、读篇的过程中,都要有一定的间歇,这个间歇就叫停顿。恰当地运用停顿,读的人可以从容不迫地把句子或段篇的意思表达清楚、正确;听的人可以边听边想,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段篇的意思。这样朗读会收到表情达意的效果。怎么掌握好朗读中的停顿呢?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要掌握好三种停顿:句中停顿、句间停顿、段间停顿。句中停顿,要按句子的基本结构,也就是把句子中表示谁或什么的,做什么或怎么样的词、词组间适当停顿开。最初指导学生朗读时,让学生把词语或词组之间划上停顿符号“/”,朗读时指导学生在停顿符号处音断气不断,读得语气自然、连贯。句间停顿,每个句子后面的标点符号就是朗读时的停顿符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的课文事后都安排了说说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的含义或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之类的练习。这类练习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呢?总的来说,决不能脱离文章孤立地就句说句,应指导学生把句子放在文章当中,想想这个句子是在文章的什么地方出现的,理解词、句的表面含义,然后联系上下文及中心思想、去分析、去体会。 具体地说,常用的方法有如下五种。 一、上下相联法 这是与上下文相联系,进而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一些难以理解的句…  相似文献   

14.
造句练习是提高学生写话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训练中我首先要学生明白,句子要完整,才能清楚地表达一个意思。对低年级学生不能直接教给名词术语,只有在学句和说话时,让他们从实际语言运用中体会到一个句子要有头有尾。句子的头是指“谁”或“什么”的,句子的尾是用来回答“谁”是什么,“谁”怎么样,或“谁”做什么的。如“小燕子做好事”这个句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句子的教学,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其基本途径是教给学生理解句子的方法。一、从词语入手理解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思,必须先弄明白句中词语的意思。有些句子的词语比较难懂,如果把这些...  相似文献   

16.
一次,我让学生用“激励”一词造句。一位学生是这样造的:“昨天,我在广播里听到了中国足球队以二比○战胜日本队的好消息,我激励得哭了。”这显然是个病句,主要错在他不理解“激励”的词意。我要求他在理解“激励”一词意思的基础上,学习书上例句,进行订正。不料,他把订正好的句子给我看,竟是另造的一个新句。虽然造得不错,但我没有让他“过关”。  相似文献   

17.
如何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读懂句子,这是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训练。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根据句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巧妙设问,理解句意。以巧妙的设问启发学生思考、理解句意,这是基本的、最常用的方法。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中“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一句时问道:“邱少云是一位伟大的战士,作者为什么把他比作石头呢?烈火中的邱少云与石头有哪些相似呢?”“为什么作者不说邱少云像石头一样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而说邱少云像千斤…  相似文献   

18.
修改病句是小语句子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不但要训练学生能够发现语句的毛病,启发学生把病句改对,而且要引导学生把病句改好,寻求最佳改法。通过这一过程,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结构、成分与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的认识理解,促进分析、比较、综合、求异、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就是修改病句的最优化训练。一、修改病句最优化训练的原则①从内容上讲,要以原句所要表达的意思为基础,尽量不违背原意,不增减或改动原句正确的内容;②从形式上讲,要以原句所呈现的语法形式为规范,尽量顺应原句的表达方式,不增减或改动原句中正确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常碰到语文课文后面这样一些题目:“读下面句子,体会它们的含义”“说说下面的句子的意思”。对这“含义”或“意思”,粗粗一想,似乎不难,无非要求说出句段所包含的意思,但细细想来,便会发现这“含义”“意思”的概念比较笼统,而出现的具体句段却各种各类,体会时所要求思考的角度又并不统一。学生往往看到此类题目后,无从入手,不知道如何去想、去体会、去理解。我把语文课文第十二册、十一册中的这类例句集中分类归纳后,总结出了一些常见的理解方法(或称理解的一般角度),介绍如下: 一、把句段与前后文联系起来、与全文内容联系起来考虑、体会,做到“句不离章”,避免孤立地、割裂地对句子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20.
句子是文章的细胞,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句子铸就文章。只有句子流利顺畅、生动自然,那么整个文章便让人读来兴趣盎然,回味无穷。而造句训练又重在小学低段。就目前教学形式来看,造句训练既可以促进词语理解,又能表现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想象力,在平常的训练过程中又可以锻炼语言能力,积累语言知识。如何训练好造句呢?笔者认为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照搬仿造现成句。这是小学生们走入造句的必经阶段。小学语文教材的生字、新词非常规范。而由其连贯而成的句子,句型明确,句意清楚,规范自然。因此,让学生记住现成句是学会造句的基础,也是理解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