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袁红  施敏 《现代情报》2012,32(5):143-147
论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资源逾期占用现象及其表现并建立了博弈分析模型。博弈分析表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矛盾的存在将会导致图书馆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囚徒困境",通过设计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化解这一"囚徒困境",从而实现图书馆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2.
李玉贤 《科教文汇》2008,(21):198-198
在经济学中,囚徒困境是一个著名的博弈论例子,体现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出发,对囚徒困境这一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个体的理性,并不会导致集体理性的产生;相反却会酿成"公共地悲剧"。本文建立一个分析在集体中为何产生"公共地悲剧"的数学模型,并指出,集体人数越多和个体越理性,产生"公共地悲剧"的现象就越严重。而提高对"乌合之众"危害性的认识,适度控制集体人数,提高集体意识与增强集体荣誉感则是克服领导过程中产生"公共地悲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杜西红 《现代情报》2008,28(1):11-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图书馆组织和员工都倾向于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容易陷入"囚徒困境",给图书馆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本文通过阐释重复博弈条件下图书馆组织和员工双方心理契约的缔结过程,尝试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来探讨促进双方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个体理性到集体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性人假设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在经济生活中,以个体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个体理性与追求公平、效率的集体理性,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解决矛盾,实现从个体理性走向集体理性,根本途径在于设计有效的制度安排:对于无差异的个体,引入时间维度,进行重复博弈;对于差异化个体,采用"智猪博弈"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户合作行为的博弈分析和现实阐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农户历来被认为具有善分不善合的传统,其深层原因是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的冲突以及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但近年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似乎使人们看到农户合作的希望,对这些合作组织形成的一般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成为研究农户合作行为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回顾和评述了建国以来的农户合作运动,然后剖析了农户合作面临的困境,最后对现实中的农户合作行为及合作途径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寻求通过知识共享来快速有效的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知识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但知识共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知识的稀缺性及决策过程中有限理性的存在,使得在知识共享决策过程中存在"囚徒困境"及逆向选择问题。因此,博弈论在知识共享决策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层管理团队(TMT)成员的选择行为,有时是理性的,有时是非理性的。在完全理性假设条件下,TMT信息共享陷入了"囚徒困境"。在理性和非理性行为并存的视角下,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深入剖析TMT信息主体共享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高管成员着眼于长期利益,信息共享均衡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行政管理体制中的权利、利益的矛盾主要源于个体、集体的理性冲突,这两种冲突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行政管理工作中问题识别、行政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行政管理工作方案执行偏差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致使行政管理活动不能获得较好收益的重要因素。本文将简要分析,行政管理过程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社会实践工作中,更好的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收益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往30年集体林区三次林权改革表现了"分-合-分"循环的经验过程,所表达的主要是具有产业特性的林区业态下农户理性选择,及林区发展与外部财政金融等宏观制度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的相关性.随2007年在南方集体林区全面推进林权改革而来的情况,也再次体现了这种相关性的作用.因此,建议以既照顾农民生计又保护生态环境的"社区林业"作为集体林区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强化谈判地位的前提下形成引入外部资本规模进入的条件,实现集体林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企业经营究竟应选择多元化还是归核化,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一个重大难题.运用企业核心资源理论与有限理性决策理论的分析方法,并通过构建模型,对多元化、归核化与企业核心资源三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是实施多元化与归核化的内在基础;多元化与归核化本身是中性的,企业究竟是采用多元化还是归核化,完全取决于企业当时所掌控的核心资源与经营业务的匹配状况.  相似文献   

12.
杨芬  何琪  韦凯  安爱玲 《科教文汇》2013,(28):10-11
本文主要对大学生的“考证热”进行深入探究,在分析我国现有证书制度的合理性的同时,也指出我国“考证热”现象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成功之道,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当前科学哲学正在走向"语境论",这种走向与Science Studies有关。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建构"所理解的"语境",这种"语境"用"社会重构"取代了"理性重建",从而走向了社会本体论意义上的相对主义。其次考察了"科学实践"视野中的"语境",这种语境把科学置于自然-仪器-社会机遇性聚集的空间或场所,从生成论的视角,为科学哲学重新思考客观性、合理性等一系列概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4.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供需双方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渠道选择的困惑。从供需双方渠道选择问题入手,针对其策略选择的有限理性特点,利用演化博弈方法,设计了供应链供需双方渠道选择过程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得到供应方选择双分销渠道和需求方选择网络渠道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了在消费者剩余和供应方的期望利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双方的行为演化和演化稳定策略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航油”事件的行为金融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中航油"事件的始末。"中航油"事件的成因除了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等因素外,还应考虑由于决策者的有限理性而导致的确认偏差、认知失调、过度自信和损失厌恶的心里倾向,并提出了控制决策者行为偏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提修斯之船"是关于物质构成及其同一性的千古之谜。近几十年来,西方形而上学家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主要围绕"形式的连续性"和"物质的连续性"谁更重要而展开。从量子相关性出发,对物质构成的可拓扑结构化作了初步探讨,并从点集拓扑的"连续性"概念出发,探讨了"提修斯之船"何以成为千古之谜。  相似文献   

17.
在具有浓厚文化传统的社会中,相关制度条件会影响到组织治理之特定模式的有效性及主导逻辑.基于先秦“道理论”思想内涵及其传承轨迹的梳理,本文在区分制度制定与执行两个环节的有关制度不变性与响应性“悖论”问题的探讨中,对“德治”和“智治”两种不同组织治理模式各自适用的制度条件以及中国业界实践重塑的方向进行了案例分析与理论评述相糅合的研究,使“一(道)与多(理)”、“不变与变”关系命题获得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8.
女性科学家科研产出之谜及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飞  杨丽 《科学学研究》2009,27(11):1627-1633
研究发现,在科学研究领域,女性科学家不但人数稀少,成果数量也仅是同年龄组男性科学家的一半到三分之二,这就是所谓的女性科学家"科研产出之谜"(the productivity puzzle)。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探讨了问题的成因,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股权溢价、短视性损失厌恶与失望厌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昌生 《预测》2009,28(5):15-19,26
高股权溢价,作为金融市场上的诸多异象之一,自被提出之时起就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试图从理性理论的角度对股权溢价之谜进行解释,但结果却无法令人满意。行为金融则从行为人的短视性损失厌恶和失望厌恶的心理规律出发,对投资者的目标效用函数进行了修正,为我们理解高股权溢价现象的成因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本文则进一步引入行为金融理论对高股权溢价评价周期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高股权溢价与评价周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与美国相关结果的对比,本文证实了我国股票投资者具有高损失厌恶和失望厌恶的心理特征,这一结果为投资者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丁永灿 《大众科技》2013,(5):195-197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课程体系是否完善、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文章依据企业的职业岗位设置及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提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建设改革思路及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