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西藏地区图书馆藏学文献信息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萨 《图书馆论坛》2005,25(4):160-162,80
分析了目前西藏地区图书馆发展藏学文献信息服务的优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西藏地区图书馆藏学信息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藏学文献是西藏高校馆藏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藏学研究的开展和深入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西藏高校图书馆藏学文献资源建设现状的分析,总结了西藏高校图书馆藏学文献资源建设的成就,并提出今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西藏大学图书馆藏学文献中心概况的介绍,指出我馆建立藏学文献中心的必要性和优势,并提出了藏学中心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从五十年馆藏西文文献看国外藏学研究及藏学文献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馆藏西文藏学文献的分析,以点带面,概括出国外对藏学研究及国外出版的藏学文献的特色、意义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国内在收藏和利用国外有关文献时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为藏学研究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文献资源服务。  相似文献   

5.
苏振才 《出版发行研究》2015,(2):109-111,108
藏学是中国地域文化三大显学之一,本文叙述了藏学产生、藏学研究与近现代藏学著作出版的概况,强调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来源,藏学著作是中国出版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应当继承藏学文化遗产,继续加大力度保护和抢救藏文古籍文献,弘扬中国藏学的爱国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6.
钱磊 《新闻前哨》2012,(4):91-91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藏学进入了历史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今已成为世界范围的一门令人瞩目的显学。世纪跨域的今天,互联网深刻影响当今的学术研究。涉藏网络媒体的建立,对藏学研究的形式和方法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为藏族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广泛传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网络环境下藏学研究的特点(一)多样化的信息资源载体传统藏学研究的信息资源主要是在图书、期刊、报纸等印刷型文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网络环境下,  相似文献   

7.
卓嘎 《图书馆论坛》2006,26(3):11-13
通过对目前西藏地区图书馆藏学信息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阐述实现藏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应遵循的原则,提出藏学信息资源共享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关于西藏地区图书馆藏学文献资源共享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西藏地区图书馆藏学文献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指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实现藏学文献资源共享应遵循的原则,提出藏学文献资源共享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目前西藏地区图书馆藏学文献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指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实现藏学文献资源共享应遵循的原则,提出藏学文献资源共享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藏文文献的发展简况,藏文文献在藏学研究中的地位以及藏文文献在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文通过对西藏自治区几所高校图书馆藏学文献资源建设现状的评价与解读,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加强藏学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提出了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崔荩 《兰台世界》2017,(9):34-37
基于CSSC(I1998—2014)数据,以西藏民族大学(原为西藏民族学院)民族学(藏学)一级学科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的来源文献和被引文献(1998—2014)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运用各年引文量和被引量、科研基金资助论文、作者、学科、期刊发文、被引频次等指标进行分析,是对我校民族学(藏学)一级学科17年来研究成果的展示,旨在探索这些研究成果的特色,分析其学术影响力,为我校民族学(藏学)一级学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出版》2013,(1):72
2012年12月21日上午,《现代中国藏学文库》出版10周年座谈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现代中国藏学文库》主编、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出席并讲话,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朱晓明,副总干事洛桑·灵智多杰、柳应华、郑堆等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的40余位作者、专家出席。座谈会由郑堆主持,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毕华介绍了《现代中国藏  相似文献   

14.
藏学研究至今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所设领域之广、所获成果之多,已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地步。用独特的视角整合这些繁细的成果,全方位地揭示藏族历史的脉络,应是藏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藏学研究的旨归所在。对此,丹珠昂奔先生在其近作《藏族文化发展史》中做了有益的尝试。《藏族文化发展史》近日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洋洋百余万字成煌煌巨制,全书除导论外,主体内容共分四编,分别是藏族的史前文化、苯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社会主义藏族新文化。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为构架,将这四个时期的文化模式和特质罗纳备至,阐发尽净。在时间上穷通古今,在内容上包举万端,使之成为一部内容宏富、条贯清晰的藏族文化通史。全书从阐发民族文化底蕴立意.从研究文化的角度,  相似文献   

15.
徽州文献、文书繁富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与敦煌学、藏学并称的中国三大以地域命名的学科--徽学,是以其至今存世繁富的徽州献、书为依托、为根基。究基繁富的原因,盖出于其特定的地域历史社会条件,即特定的徽州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环境,以及二结合的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西藏大学图书馆坐落于神奇而美丽的雪域高原、拉萨河边。是一座散发着独特民族魅力的现代化高校图书馆,目前共拥有新校区、老校区、医学院、农学院、财经学院五个分馆。图书馆长期以来坚持按照"藏汉文并重、以藏学为特色、多学科全面建设"的原则均衡发展,目前纸质文献藏书总量达80余万册,其中,藏文图书2万余册,藏文木刻本2400函。开设有各类独立文献阅览室13个,其中电子阅览室2个、藏学检索室和藏文阅览室各1个。藏文古籍典藏室收藏有丰富的藏文古籍,其中最为珍贵的古籍是正在抢救整理的"菩日文献","菩日文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境内出土的年代最久  相似文献   

17.
《全国新书目》2013,(10):61-63
图书说明:民国时康区(东部藏区)乃多事之区,由于康臧纠纷不断、西康建省及四川成为抗战后方等背景,康区研究受到学界空前重视,诞生了当时三个主要研究康区及藏事的高水准学术期刊。本套校勘影印仝本首次全面搜集、整理和校勘了民国时期极具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康藏前锋》、《康藏研究月刊》、《康导月刊》三种藏学类专业学术期刊,是近年来嘉惠藏学界的又一重大基础性研究资料成果。项目分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张菁 《编辑之友》2010,(4):40-42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截至2010年底,全国所有出版单位,除人民出版社、民族出版社、盲文出版社、藏学出版社外,将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文化自信立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交融发展的悠久历史,宣传中华文化应重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在中华文化百花园,西藏文化具有独特品格和风范.在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语境下,通过西藏历史人物主题出版等模式,加强议题设置,创新历史叙事范式、擦亮新时代“藏学符号”,是新时代对外传播的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0.
谈藏文文献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利用藏文文献是藏学研究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论述了藏文文献的类型和特点以及藏文文献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发藏文文献的对策和途径。参考文献 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