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 川 县对 外宣 传 工作 最近 又 有大 动 作:该县成 立了 伊 川县 对外 宣 传领 导小 组 ,县 委书 记 娄会峰 亲 任组 长 ,从 组 织 上形 成 人人 都 是伊 川 形 象、人 人都 是 外宣 资源 的 “大外 宣 ”格 局。为解 决 困扰通 讯员 稿 子怎 么写 、写 什么 的问 题 ,伊川  相似文献   

2.
杨雯 《出版参考》2010,(28):17-18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今年10月,四川少儿社迎来了三十华诞。作为一个与川少社风雨同舟走过30年,见证了川少社从初期艰苦创业到如今发展壮大全过程的川少人,王建平此时可谓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3.
1997年是日本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先生去世五周年。这一年,大概有不少人或事可以想起并纪念.但我固执地想起小川绅介.这个对中国人、包括电影人至今还很陌生的日本纪录片制作人。  相似文献   

4.
2005年11月29日,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第三党支部全体党员给仙游县石苍乡济川村送来了小学急需的现代信息技术设施——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包括工程卫星电视接收机、天线、21寸彩电等),以及有关图书资料(包括小学生新编字典、中国近代史丛书和各种自然科学科普读物等)。省电大校长樊祺泉、第三党支部书记、科研处处长黄宜梁和第三党支部的全体党员以及仙游县人大、教育局、石川乡的有关领导参加了当天的捐赠活动。济川村全村总人口(常住户口)4000人,其中共产党员40人,全村有本科毕业的305人。济川小学在校学生400多人,教职工18人,校园占地48…  相似文献   

5.
<正>四川自古就有"川酒甲天下"的美誉,这里气候适宜、粮源充足,酿酒历史悠久;这里名酒辈出,有的老窖窖藏达上百年之久,香飘四海。四川的白酒产区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地球同纬度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酒的生态区。"六朵金花"荣耀绽放提及川酒,很多人会想到川酒中的"六朵金花",它们代表着川酒在中国白酒行业中的无限荣耀和领军地位。其实,这里的"金花"是指以国家名义授予川酒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1999,(3)
40年前的3月15日,伴随川化的正式运转,作为与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川化工人报问世了。川化工人报自她诞生之日起,就以其报纸的资料性、史实性忠实地记录了川化集团成长、发展的全过程,以其鼓舞性、可读性、忠实地记录了川化职工队伍发...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蓝田县南六公里一带,大山连绵,奇峰突兀;中有流水环凑沦涟而泻出于两峰之间的,便是世之所谓辋口。辋口南有川曰辋川,唐诗人王维曾经隐居此地;其所居止称辋川别业。 从王维《辋川集》序可知其当日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等凡二十处。时隔千余年,诸游止虽已尽成丘墟,然尚有蛛丝马迹可循。倘若按现存的明万历丙辰郭漱六刻宋郭忠恕《辋川图》临本石刻拓本或万历癸卯王邦才刻《辋川图》总图石刻拓本,去按图索骥,仍可窥其大端。  相似文献   

8.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四川公司、华电四川发电有限公司、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实行“一个机构,三块牌子,合署办公”,统一管理华电在川资产。目前,华电在川共有34家企业,运行装机容量825万千瓦,在建项目总装机300万千瓦,规划建设项目总装机1100万千瓦,资产总额500亿元,员工近8000人。  相似文献   

9.
李嘉 《兰台世界》2012,(16):62-63
一、根据地金融体制建设川陕省苏维埃工农银行是鄂豫皖根据地工农银行的继承和发展,行址设在通江城。它是在川陕省财经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川陕省财经委员会共有600余人,下设货币兑换所、2个造币厂。工农银行是根据地经济的枢纽,其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统一币制,流通苏区金融,实行对工农的低利和无息借贷,帮助合作社的发展。"[1]主要职能是开发银行基金,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制定金融政策,检查和督导各分行业务。  相似文献   

10.
何军 《新闻世界》2009,(9):72-73
真正的纪录片或许就应该是少数人的心灵享受,就像小川绅介首次公演《青年之海》时的情景,到场观众只有三个人(一个记者和小川的弟弟妹妹),观众人数未必比导演人数要多。但唯有舍弃功利性目的,以其作为生活甚至生命的修行方式,可能才会抵达真相,甚至真理。  相似文献   

11.
逝去的历史绵延如川。见证历史长河一段的人,铭记岁月风沙冲砥出的闪光片断,弘扬、光大其宝贵,汲取精华荫泽后人,是广播人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2.
陈柴 《新闻界》2000,(4):55-56
我国大型的化工企业之一的川化集团主办的《川化工人报》 ,从1959年3月17日办报之日起 ,已经走过41个年头了。《川化工人报》深深扎根在基层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为职工文化建设服务 ,成为川化集团两个文明建设重要载体 ,成为全国化工系统、四川省办得严肃认真的内部报纸之一 ,多次受到表彰 ,获得的各种奖励多达60多项。报社90%以上的人次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邹韬奋新闻纪念奖、全国化工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报社评为全国化工新闻先进集体。服从党的领导发挥阵地作用川化集团有职工1 2万人 ,加上离退职工和家属 ,总人…  相似文献   

13.
数据     
《新闻天地》2008,(6):45-45
湖南援川赈灾募捐款物逾7亿,军队和武警出动113080人参与抗震救灾,7支国际和境外救援队伍在川施救.  相似文献   

14.
王勃 《湖北档案》2011,(7):34-38
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江苏嘉定(今上海市)人,近代中国著名的职业外交家,一度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相似文献   

15.
元月29日,中南地区最大的客运枢纽——武昌火车站达到春运高峰。来自川、皖、鄂等省的南下“大军”两万余人塞满车站售票厅、候车室和广场。由于运力不足,车站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16.
高勇 《中国档案》2005,(10):64-65
抗日战争爆发后,川军各将领 纷纷请缨抗战。抗战八年,先后有 300多万川军出川抗战,64万多人 伤亡,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 居全国之冠!川军同全国同胞一起 以血肉之躯筑成一道国防长城!王 铭章只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王铭章,字子钟,四川新都 人。1937年抗战爆发,他积极请缨 抗日。9月12日,亲率第22集团 军122师,并指挥124师徒步出 川,奔赴抗日杀敌前线。1938年3 月,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17日,  相似文献   

17.
本刊上期《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石刻概述》一文对川陕苏区的宣传已有涉及。本文根据《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川陕苏区报刊资料选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     
《当代图书馆》2007,(3):1-1
近年来,在工作重压和生活负累下。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大山、名川、美水、沃田,以大自然的辽阔来辽阔心胸,释放烦忧,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四川省档案馆馆藏的一组川陕革命根据地珍档(5件、60页),记录了川陕苏区从90年的历史中走来,沉淀出的丰厚历史底蕴和宝贵精神财富。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由陕南进入川北,攻占巴中、南江等地。1933年2月,在通江县城分别召开中共川陕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和川陕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中共川陕省委员会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20.
水往低处流,人往富处走。自打礼泉县农民这些年栽种苹果成为西府有名的富县后,邻近的乾县、彬县、永寿等县,以及甘、宁、川、豫几省区的农民纷纷涌到礼泉打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