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苏轼一向被认为是宋代最伟大的文人。在他长达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两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以及大量的散文作品。创作时间之长,作品数量之富,在宋代作家中首屈一指。因此,探讨和研究苏轼的创作分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苏轼文学创作的理解。事实上,对苏轼创作进行分期,自宋代以来大有人在。分期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吴然 《小学语文》2007,(1):50-51
“作家作品”栏目和读者朋友见面了!这个栏目旨在为教师解读文本提供背景资料,为学生提供拓展性阅读素材,主要分为两个板块:作家与创作;相关课文的拓展阅读。本期刊载的是昊然先生关于儿童散文创作的一些心得以及他的两篇散文。昊然先生的散文莱主要有《我的小马》《歌溪》《小鸟在歌唱》《凉山的风》《风雨花集》《珍珠雨》《一碗水》等。散文《我们的民族小学》《珍珠采》分别蝙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土册和三年级下册。[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当下的散文创作存在诸多问题。多得让人都不知道何种问题才是真正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当下的散文界,从事散文创作的作家似乎都缺乏一种超越世情之上的写作。所以我一直认为。在没有发现更多的时候,创作中简单的对于生活的实录。已经成为当下散文创作的问题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考察黑龙江散文家澜涛的散文.就有着一种特别的意义.澜涛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在生活的沙滩上四处探寻,寻找出最让人心动的事件和时刻,然后写成一篇篇给人温暖的文章,用文字的细雨洗刷着人们日渐麻木和疏离的心灵,让人顿悟和感动。从中,我们是能够看出澜涛在散文创作方面的特色和追求的。正是因为他有着自己对于散文的理解,对于散文创作理想和方向的理解,所以他的散文才呈现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研究何其芳的散文创作(尤其是《画梦录》),对当前及其以后的散文创作,意义深远。首先,何其芳对散文创作的态度,严谨、自觉;其次,其散文作品的内容,是作者心中眼里的真善美,有思想,有性情,同时,其散文作品的构思与表达,力避平庸和因袭,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体现出令人钦佩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5.
散文创作,和小说创作一样,越贴近生活就越能在创作过程中突现自己的本色。这个话题人们早已提及,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们熟知的命题,我仍难做到透彻地理解和明确地把它表述清楚。这些年自己的散文创作,我尝试着从贴近生活这方面去努力了,但体会不是很深,创作的效果也不尽人意。为什么?原因很多,但我认为最主要的还应是贴近生活不够紧密和深人的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6.
魏际瑞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他在散文理论上主张“以情为本”、“注重气势”、“文主平实”,在散文创作特色上表现为“文以法胜”,他的散文理论及散文创作在明末清初有较大影响。对揭示“宁都三魏”与“易堂九子”散文理论及散文创作的丰富内涵,颇具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梁衡的散文创作道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现实进程,鲜明地体现出一种执著的理性探索精神。结合时代政治、文化的需要反思人文精神的内蕴以及散文内在形式、语言的革新,是梁衡散文理性探索的一个突出特点,从而使他的作品在表述视角上具有浓郁的文化生态意味,并且由此带来的作品风格在当代散文创作领域也很独特。本文从理论视野出发对梁衡的散文创作道路进行宏观读解,对其创作内在变化,理性探索的意义及理论启示等方面给予了概括性揭示。  相似文献   

8.
单更不仅是著名的散文家,也是著名的评论家。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喜欢文学,从师于巴金等老一辈作家。他尤其喜爱散文这一文体,虽长期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可他的许多评论也常常用散文的笔调抒写。在散文领域,他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真正做¥何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迎接建国50周年的日子里,回顾和总结单复散文的思想、艺术成就,对发展散文创作,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下面,仅从几个侧面,谈谈单复的散文创作。鲜明的时代感单复生张“在这急剧变化、一日千里的现实生活里”,要“加强作品的时代感,要求作家投身于当前的大变革洪流中去,用散…  相似文献   

9.
最近,贾平凹将自己近三四年里的最新文字,亲手选编成一本《天气》,交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谈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与这本散文集的不同时,他说,春天有春天的景色,秋天是秋天的风光,三十多岁的我和快要六十岁的我决然不是一回事了。让他评价自己的散文,他说满意自己中年以后的作品。年轻时好冲动,又唯美,见什么都想写,  相似文献   

10.
丰子恺的散文创作涉及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特别是在对故乡人事的回忆和描摹的散文以及在抗战时期逃难桂林的见闻日记里,丰子恺以清新趣味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民情风俗画卷。丰子恺散文创作的民俗文化元素具体体现在,通过对饮食、方言俗语、人物称谓、岁时节日、信仰与禁忌等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构成他的散文的一些主要情节,揭示人物性格,营造环境氛围,体现作品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1.
老舍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剧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创作了一千多部(篇)作品,尤其在长篇小说艺术上贡献巨大,因而与茅盾、巴金一起,被并称为“现代长篇小说的三大高峰”。老舍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出了不少精美的散文,比如《一些印象》《我的母亲》《宗月大师》《养花》《五月的青岛》等等,都已成为现当代散文的经典篇目。  相似文献   

12.
丰子恺一生散文作品众多,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风格.他在抗战时期的散文,内容丰富,带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又不乏从容与恬淡.此与同时代作家相比,显得十分引人注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抗战大时代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他思想意识和艺术主张对其散文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抗战时期的散文创作,丰富了中国现代散文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中晚唐闽中文学团体作为一支新生力量与韩愈及其所倡导的古文运动颇有夙缘。韩愈散文所呈现的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颂哲尚古、维护儒家道统的思想成为其创作的基石,韩愈散文"雄健宏伟,浑浩流转"创作风格在其创作实践中被奉为圭臬,但囿于时代、地域,闽中文人对韩愈散文创作接受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偏离。  相似文献   

14.
梁衡先生是我国当今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从事新闻实践和新闻管理工作38年,在新闻写作和理论研究、散文创作和理论研究、科普创作和理论研究、政治管理和理论研究诸多领域卓有建树。多篇新闻作品荣获全国好新闻奖,30多篇作品60多次入选各种大中小学课本和其他行业读本,是当代作家作品入选教材最多的一位作家。2012年5月3日,笔者就梁衡先生的治学方法和他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做了访谈,同时还邀请到北京大学博士后董岩和清华大学博士后来尚武两位专家撰写了2篇专题研究论文,与访谈录一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余秋雨散文出现于当代散文陷入发展困境之时.他创作的文化散文开拓了当代散文创作的新境界和发展的新方向;同时他以对知识分子人格和良知的探究参与了当代人文精神的建构.但余秋雨也面临着散文创作的危机和如何突围而出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林希逸是南宋"艾轩学派"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南宋重要的散文家,在文学发展史上是不容忽视的。他的散文理论对南宋散文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包括散文创作应指向创作者的内心世界、注重创新、关注散文实用功能等多个方面内容,对他的散文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我们认识南宋末期散文风貌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梁衡先生是我国当今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从事新闻实践和新闻管理工作38年,在新闻写作和理论研究、散文创作和理论研究、科普创作和理论研究、政治管理和理论研究诸多领域卓有建树。多篇新闻作品荣获全国好新闻奖,30多篇作品60多次入选各种大中小学课本和其他行业读本,是当代作家作品入选教材最多的一位作家。2012年5月3日,笔者就梁衡先生的治学方法和他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做了访谈,同时还邀请到北京大学博士后董岩和清华大学博士后来尚武两位专家撰写了2篇专题研究论文,与访谈录一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当下的散文创作存在诸多问题,多得让人都不知道何种问题才是真正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当下的散文界,从事散文创作的作家似乎都缺乏一种超越世情之上的写作,所以我一直认为,在没有发现更多的时候,创作中简单的对于生活的实录,已经成为当下散文创作的问题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考察黑龙江散文家澜涛的散文,就有着一种特别的意义,澜涛在他的  相似文献   

19.
一、文化散文概念的提出 中国的散文创作是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的,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宋八大家”,人们在阅读中了解了中国的历史,了解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事件和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从鲁迅、瞿秋白,到郭沫若、茅盾、巴金、周扬,散文创作者以极大的热情,丰富了人们的阅读生活,现代人更多地从这些作家的作品中,感受到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对散文创作的束缚,一些作家的散文作品呈现出小家碧玉、风花雪夜、纠缠于个人心灵鸡汤的扭捏流露的迹象,散文创作的通道越来越窄。大约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文坛上曾经掀起一个波浪壮阔、蔚为可观的“文化寻‘根”’热潮,一些以写小说和诗歌而闻名的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出现了以反思批判、张扬个性,重新诠释传统文化的特点,而散文创作在这一时期则表现的平稳、凝重、缓慢,散文作家没有赶上“文化寻‘根”’热,但是,在小说、诗歌中的文化热消歇之后,于八十年代后期却焕发出夺人的光彩。  相似文献   

20.
周立波的散文创作早于他的小说创作,但由于其有广泛深厚的理论积累、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创作题材和形式多种多样,感情朴实真切,有突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因此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