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1月7日至9日,武汉大学新闻系和新闻研究所主持召开了新闻理论讨论会,全国部分高校新闻系、新闻研究和新闻宣传单位,以及新闻出版部门的有关专家、学者、教授三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新闻与宣传、舆论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这是近年来我国新闻理论界的一次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新闻、宣传、舆论是不同层次上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新闻与宣传,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多年来新闻工作中有待处理好的一个实际问题,也是近几年全国新闻理论界探讨的一个热门课题。在理论上搞清楚  相似文献   

2.
中宣部于1995年10月18日一19日在北京召开了新闻院系教师座谈会。会议根据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着重座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为新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培养合格人才。参加座谈会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新闻学院、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武汉大学新闻系、兰州大学新闻系等14个新闻院、系的领导和骨干教师共28人。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七年三月十四日至十八日,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召开了第三次全苏新闻教育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苏共中央宣传部的负责人,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领导人,各大学新闻系和新闻专业、苏共中央直属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印刷学院的代表,苏联新闻工作者协会的领导人,报纸、出版社、电视和广播编辑部以及塔斯社、新闻社的代表共一百余人。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副部长 H·C·耶果罗夫教授主持开会并作了关于全苏新闻教育状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4.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于5月18日至20日举办“迎接21世纪中国新闻业务学术研讨会”。应邀参加的代表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杭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系、兰州大学新闻系、四川联合大学新闻系、厦门大学新闻系、郑州大学新闻系、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和人民日报华东分社、光明日报新闻研究所、黑龙江省新闻研究所、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四川信息汇报、江苏沿海经济信息报、郑州国际经贸报,以及上海新闻界等。  相似文献   

5.
1981年12月7日至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邀请新闻单位和学校的代表,在北京举行世界新闻研究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九个单位十七位同志(名单附后)。这是建国以来世界新闻研究和教学人员的第一次集会,是一次以交流情况为主旨的工作性会议。座谈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副教授张隆栋同志和新闻所世界新闻研究室负责人陶涵同  相似文献   

6.
11月17日下午,首都新闻学会理论组在工人日报社召开学术讨论会,学习党的十三大文件,探索新闻改革。北京各新闻单位、新闻研究和教学机构的有关人士约80人出席了会议。理论组副组长张焕章首先宣读了赵紫阳所作的十三大报告的有关段落。随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教授甘惜分、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会长胡绩伟先后作中心发言。  相似文献   

7.
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新闻人才项德生位居中原腹地、人口8000多万、新闻事业相当发达的河南省,有一个培养社会主义新闻人才的大学新闻系。这就是1983年4月1日郑州大学中文系设立新闻专业,1984年4月23日,正式设立的新闻系。10年间,郑州大学新闻系享改...  相似文献   

8.
《新闻实践》2004,(11):30
10月31日至11月1日,《新闻实践》2004年度编委会在丽水召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省记协主席姚民声,省记协常务副主席傅上伦出席会议并讲话。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虞红鸣到会致欢迎词。担任本刊编委的全省四十多家新闻单位的社长、总编辑和有关院校新闻系的教授参加了会议。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迟全华主持了会议并作了会议总结。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闻界,特别是新闻教育界对苏联的新闻教育并不陌生。五、六十年代,我国曾有一批同志在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列宁格勒大学新闻系学习,其中一部分同志现在是活跃在我国新闻校系的教学、科研骨干。二十多年过去了,苏联新闻教育的现状怎样?较之五、六十年代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从1985年10月起,我在莫斯科大学新闻系进修了一年,其间除到列宁格勒大学新闻系出差外,还参加了几次学术会议,现介绍一些我所知道的情况,供我国新闻教育界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国高等院校从事培养新闻工作人才的共有5个新闻系、4个新闻专业和两个新闻班,而使用新闻工作人员的新闻单位,包括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却超过600个,供求关系严重失调。当然,新闻干部不能单独依靠大学新闻系培养,其他渠道也可输送。但据一些用人单位反映,经过专业训练的新闻系学生一般较有后劲。目前,许多“文革”前的新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建立初期,陕西的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事业都是空白,新闻社团活动也基本没有。这些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也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状况紧密相关,同报纸、广播、电视等主体新闻事业的发展需要密不可分。陕西新闻教育事业发端于6O年代初期。1960年7月,西北政法学院开设了新闻系,招收了一届两班本科生80多人,1964年毕业后停办,这批毕业生大多成为各新闻单位的领导和业务骨干。直到1999年5月19日才又恢复新闻学专业设置,成立法制新闻系。这是我国北方地区目前唯一以法制新闻学为专业方向的新闻系。…  相似文献   

12.
日本新闻学者访华团五位教授: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教授内川芳美、上智大学新闻学科教授春原昭彦、文教大学教授岸田功,创阶大学教授新井直之一、成城大学教授高桥直之,于十月七日到人民大学新闻系访问,进行学术交流。新闻系副系主任秦珪、何梓华和部分教师出席了座谈会。系负责人介绍了新闻系的情况,以及即将成立的新闻学院的计划。日本五教授谈了日本新闻教育、大众传播学研究方面的特点。现将座谈的记录,加以整理,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五月下旬,在复旦大学召开的新闻理论座谈会,就《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若干试写条目进行了广泛、充分的讨论。出席座谈会的有全国新闻学会、中宣部新闻局、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复旦大学新闻系等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企业报、专业报编辑记者及企业宣传干部系统学习新闻业务知识的要求,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记者》杂志社在上海市黄浦区图书馆的协助下,联合举办新闻业务培训班。首期培训班已于5月4日开学上课。为时3个月的培训班,将组织学员较系统地学习新闻采访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进行适量的采访与作实践,从而促进学员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和新闻实践能力。培训班由复旦大学新闻系主讲新闻业务课的副教授和讲师授课。教材采用复旦大学新闻系编写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报纸编辑》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主要的新闻教育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设有新闻理论,中国新闻事业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史、世界新闻、新闻业务、国际报道、英语新闻写作七个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广州暨南大学新闻系,这三所大学新闻系设有新闻学等有关专业。北京广播学  相似文献   

16.
李晓虎 《新闻知识》2002,(11):17-19
在新闻学界颇有名望的何微先生,一生涉足新闻实践、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育等诸多领域,同时也是兼通古文字、考古等学科的专家。南京大学宋新桂教授称他为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家、卓越的社会主义新闻教育家,确为实至名归。[1]何微先生丰富多彩的一生留给世人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闻实践领域,何微先生从一名战地记者做起,曾任新华社晋、京、苏等多个分社的社长,留下厂大量的新闻作品。在新闻教育领域,何老主持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法制新闻系——西北政法学院新闻系,被武汉大学新闻系聘为第一批教授井兼任新闻研究所所长,同时也是南京大学、杭州大学等校新闻系的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17.
5月3日,上海市新闻学会在上海县梅陇乡召开经济新闻研讨会,出席的有上海一些主要报社、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新华社上海分社的负责人、记者、编辑和上海新闻研究所、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同志30余人。会议就上海101厂向社会招标承包的系列报道中引出经验教训,探索经济改革宣传中的新闻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9月13日下午,南京军区后勤部长王太岚少将、副部长刘礼贵少将和100多名机关干部一起,聚精会神听取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教员上课。近年来,南京军区后勤部十分重视发动机关干部结合工作搞报道。为进一步提高大家的新闻写作水平,9月初,他们专门安排了新闻报道课,邀请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郑旷联系部队  相似文献   

19.
9月12日下午,首都新闻学会召开“安岗同志从事新闻工作五十年经验交流会”,中宣部新闻局、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人大新闻系、新闻研究所、社会科学院新闻系等负责人及安岗同志的老战友等近150人出席。安岗同志16岁上中学时,写出第一篇新闻报道,18岁正式走上新闻工作道路,至今已为党辛勤笔耕了五十年。与会同志总结了安岗解  相似文献   

20.
据《莫斯科大学学报》85年第5期报道,去年二月全苏国立大学新闻系和新闻专业举行会议,讨论苏联高教部关于提高培养新闻干部质量的决定。会议共听取了大小报告80个,其中特别引起注意和讨论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问题;加强同新闻工作实践联系的问题;为区报和市报培养专门人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