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版UDC与我国三大分类法的通用复分体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UDC(85年英文版,89年中文版)为基础,就2006年11月更新后的网络版UDC以及《中图法》(第4版)、《人大法》(第6版)、《科图法》(第3版)4部分类法的通用复分表,在系统结构、使用规则、编制理论和技术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从宏观与微观进行分析与比较,指出它们各自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图法》(第四版)修订与使用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已于1999年3月出版,本文介绍了《中图法》的系列版本,概述了四版的修订内容、修订特色、使用方法,并对其进行简评。  相似文献   

3.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地修订、充实、完善和提高,于九○年正式出版发行了,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图法》第三版进行分析。而《中图法》第三版在编制过程中,广泛集中广大分类工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与二版相比较有许多改进之处,其主要表现在: 一、实用性《中图法》第三版为适应各类型图书情报单位专门编制了简本、图书本、资料本、期刊本、使用说明、使用手册、主题词表、索引等八个系列产品与其配套使用。为了利于使用单位做好图书目录的改编工作和新书分类工作还特编制《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与第三版修订类目对照表》,作为使用《中图法》第三版的参考工具书。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系列化的图书分类法,开创我国分类法史上的先河。《中图法》第三版第一次在法律专业类目中采用了双表列类法的编表新方法,它是在参考借鉴了国外分类法编制技术的长处基础上,将组配分类法隐含在分类体系有限地显示出来,从而既满足了综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四版修订的主要特色和方法技术的详细论述,说明《中图法》第四版较第三版更为科学、实用,并结合实际工作对其进行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5.
2000年《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经全面修订,正式出版其第四版。它在国内首先完成了由列举式分类法向组配分类法的转变。本文评述了新版《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三个修订特色:(1)允许自由组配;(2)实行分段标记制;(3)新增人员及环境两个通用复分表。  相似文献   

6.
罗敏文 《图书馆论坛》1995,(3):49-50,20
1《中图法》的权威及其面临的挑战《中图法》编制于70年代中期。当时,国外各种体系分类法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就是向分面组配式分类法发展,《国际十进分类法》为《中图法》的编制,提供了方法上和技术上的借鉴。在国内,《中图法》广泛地吸收了《人大法》、《科图法》、《中小型表》、《大型法》等分类法编制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大型法》的影响更为深刻。《中图法》从1975年第一版到1990年出第三版,在不断修订的过程中,类目总数大幅度地增加,类表结构日趋完善,组配成分不断扩充,其实用性亦随之大大增强。并且先后编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资料法》第四版编制技术方法的新特点,对《资料法》第四版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四版修订的主要特色,说明《中图法》第四版较第三版更为科学、实用,并结合实际工作对其进行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的特点(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以下简称《中图法》)于1999年3月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后,全国出现了一个学习、推广《中图法》的热潮。为了便于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深入了解和使用这部分类法,本文拟从分类法编制的角度,对修订工作和修订结果等方面对《中图法》第4版的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如何使用新版分类法提出一些建议。1《中图法》第4版修订准备和组织的特点 1996年7月《中图法》第五届编委会成立,随即正式启动第4版的修订工作。在制订修订的指导思想、修订原则方面,除遵循各版修订时坚持的稳定性、连续性的一贯原…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的电子版已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制作完成,并于今年5月出版发行。该电子版是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的《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的基础上开发制作而成,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性和方便实用性,可供各类情报与信息单位、图书馆、资料部门以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分类中外图书资料、组织藏书、编制目录、建数据库和文献检索之用,还可作为图书情报教学和图书情报工作者参考。《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的电子版的问世,为用户提供了便利的查询方式,提高了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的3部大型综合性分类法之一。它于1973年3月以试用本形式印出,1975年经全面检查和重点修订后正式出版第1版,1986年6月出版第2版,1990年2月出版第3版,1999年3月出版第4版。第5版修订出版前的调研工作正在着手进行。笔者有幸参加“预防医学、卫生学”类目中的放射卫生及相关类项的修订,就此结合放射医学近年来的发展变化,通过分析《中图法》第4版中的放射卫生的类目设置,提出初步的修订意见,仅供专家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图书分类法,应用广泛。分析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五版与第四版 H 31英语类目变化,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图法使用手册》中“类目复分不加‘0’规则”的辨析付林洋(江西省武宁县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三版)使用手册》(以下简称《使用手册》),自1991年12月出版问世以来,为全国《中图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鲁迅作品及其研究”部分的文体代码异变现象,给采用者带来了歧义困惑,影响了检索效率,也有损于检索体系的形象完整,根据情报检索技术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中图法(第四版)的编制原则,应将异变代码加以矫正,改用“不变代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下称《中图法》)第四版与第三版艺术类目的对比研究,肯定了第四版的修订成绩,也提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修订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应用图书分类法的原理编制图书分类表应遵循的原则,说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对“民法”的列类并不科学,不能满足类分文献资料的要求,并提出了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编制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图法》第四版在编制技术方法方面具有六个特点:融图书分类与资料分类于一体,采用沿革注释,增设指标性类目,保留停用类目,设置世界种族与民族复分表,出版电子分类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世界地区复分表不够完善,通过复分表中缺少人物表与环境表,类目组配程度有待加强,文中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图法》(第五版)P大类的修订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各图书馆文献分类的需要,《中图法》编委会在《中图法》(第四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在《中图法》(第五版)出版之际,笔者作为新版分类法修订课题组成员,就《中图法》(第五版)“P天文学、地球科学”类目的修改特点进行分析,以方便图书馆标引人员快速熟悉、掌握新版分类法。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图法》(第三版)修订的综述杨延成(长沙铁道学院情报室)《中图法》(第三版)出版后,有关研究文章发表不少,主要是围绕《中图法》的体系结构、分类标引和改编藏书等方面去论述,并对《中图法》的修订和使用提出了许多不同观点和意见。这对《中留法》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自1975年出第一版以来,经过两次修订,已于1990年出版了第三版。它的问世是在十多年的图书馆文献分类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充实、完善和提高。因此,《中图法》第三版受到了图书馆等文献工作部门的欢迎,它必将促使文献分类工作更趋于科学、准确和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