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基础教育仍然呈现出“应试教育”的特征,即便是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强势背景下似乎也难以逆转,这当中有礼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从学校教育自身的角度看,除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作用外,现代学校制度设计和教学具体安排中的伦理缺陷,也是一个重要的原测。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2.
“减负”:从“高耗低效”到“低耗高效”广东省珠海市职高周新桥长期以来,由于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厌学,教学质量低下,这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许多人把导致学生“重负”、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应试教育”,并认为只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中小学生流失多、制止难一直是困扰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个难题。对贫困山区来说,中小学生流失问题更为突出。造成学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打工潮”、“经商热”的影响,家长产生只顾眼前抓现成,没有长远眼光  相似文献   

4.
反思“素质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搞“素质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成效甚微,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对“应试教育”存在认识误区,没有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真正把握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各自的内涵。而且,有时候,经常出现“素质教育”理论与“应试教育”理论相交叉、难辩清的情况,这就使得“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理念于实践中的实然相矛盾。  相似文献   

5.
从“高耗低效”到“低耗高效”周新桥长期以来,由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厌学,教学质量低下,这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许多人把导致学生“重负”、教学质最不高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应试教育”,并认为只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减负”的目的便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职学校,招生情况比较火爆,随着生源高峰期过去。无论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学生流失现象都比较严重。综合全国各地中职学校的数据,学生流失率在10%以下属于正常范畴,超过10%这一警戒线,就是不正常的表现。招得来、留得住、送得出,这是职业学校办学三个主要环节。“其实,留得住是个关键。”笔者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多年,从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对中职学校学生流失率增高作了一些分析和思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大体可分为非学校教育教学原因和学校教育教学原因两类。现从“导致学生流失的两类原因”、“学生流失产生的影响”、“控制学生流失的对策”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7.
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现象很严重,其原因有:1.“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的影响;2.家庭困难;3.厌学畏学;4.教育管理不当。如何控制治理学生辍学呢?1.依法治教,加大教育执法力度,成立教育法庭;2.实施一费制度;3.确实做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4.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8.
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本刊编辑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相似文献   

9.
由于高校扩招.教育重心上移.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存和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其中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学生的流失。据不完全统计.有些学校的毕业生竟只有入学人数的50%。大量技校生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了“技工荒”。而导致学生流失现象的原因除外部环境的影响外.缺乏人文教育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王刚 《教书育人》2001,(21):20-20
一、重“少”轻“多”。不少老师在公开课上不敢多说一句话,唯恐陷入应试教育的讲授法中。有时多以录音或学生动口来代替老师讲解,由于缺乏老师用语言开导,单凭学生自主探索实在难以解决很多难题。如此一来,学生动口,动眼、动脑的机会多,动耳听老师讲话则太少了。该误区产生的原因是没有认清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实际上前者的“讲”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后者的“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两者区别不在于课堂“讲”的多少,而在于“讲”的目的不同。所以,引导性语言、开启智力和思维的语言、提高能力的语言应该多“讲”,…  相似文献   

11.
学生流失的原因各不相同。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流失的主要是纪律差、成绩差的“后进生”。他们缺乏上进心、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二是部分学生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三是因为家庭原因.如父母离异或经济条件差而无能力求学,被迫辍学。这种情况由于“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已逐渐好转。四是因经商、打工等情况导致部分学生的流失。  相似文献   

12.
学生负担过重是当前一个普遍存在的、突出的、而又没有解决的老问题。产生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其根源是应试教育。以下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谈几点想法。l、应试教育需要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首要的问题。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无论是外部原因还是内在原因,都受一根指挥棒牵制,那就是以升学率为目标,以考试成绩为准绳的应试教育。当前学校工作最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树立素质教育观,坚定不移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如果没有这个观念,仅仅在方法上兜圈子,仅仅在作业的“量”上做点文章,学生是永远卸不掉沉重的课业负担的。2、改革教材,建立科…  相似文献   

13.
十堰市委、市政府对贫困学生的流失问题十分重视,从“科教兴市”的战略高度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认识到“今天多一个流失生,明天就会多一个贫困户”,学生流失的问题是影响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地方教育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小学的应试教育仍然在强势发展,这在应试训练的强度与难度、学生的学习压力、超级中学的崛起、“数字化生存”等方面有新表现。风靡全国的“高效课堂”对教学效率和课堂的偏重,凸显的是一种新的工具化价值。地方政府对“教育 GDP”(升学率、“北清率”)的追求和竞争,是应试教育屡禁不止最重要的原因。改变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需要文化更新和制度创新,人文主义的价值重建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  相似文献   

15.
所谓“流失生”,是指因品学不好等原因而被学校开除或自行中途辍学的学生。近年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发达的沿海还是贫困的山区,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学生“流失”现象比较普遍,有的还很严重。流失区域之广,流量之大,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面对学生的“流失”,家长担忧,教师担忧,学生自己也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6.
要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王守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  相似文献   

17.
在基础教育的诸多问题中,忽视个性发展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长期的应试教育往往以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传授知识。这种课堂教学又常常使得很多教师习惯于手执教鞭在教学中搞“一言堂”,在对学生的要求上“一刀切”,把学生完全置于被动地位。这种应试教育无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无视学生的个性、“天赋”和个别差异。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性及本应得到的充分发展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都在这种“目中无人”的教育中丧失殆尽。没有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良好个性不可能形成。这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促成学生畸形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他们个性中的缺陷——依赖性强,奋斗性差,唯唯诺诺,听凭摆布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前,农村中学生大量流失,已成为我省“普九”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笔者根据所了解的情况,结合工作实际,就初、高中流失生的产生和应该采取的措施等问题,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学生弃学的原因 (一)教育评价的误导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育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的考评以  相似文献   

19.
传统价值及生活方式在社会变革及价值颠覆的今天必然带来道德的困惑,而“师道精神”的流失及高调的内容无助于德育效果的实现,“应试教育”又从内在心理机制制约了学生“利他”动机及社会对学生品质的关注,同时复杂的社会现实也以生动直观的形式考验着社会的“道德底线”,因此,德育是艰难的,有缺陷的,更是必须在困境中坚持并展开的。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王岱说过:“现在教育的弊端,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问题,而且是一种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流失的表现,是一种社会政治庸俗化、功利化的集中反映。也许现行教育的症结就在此吧。”传统语文课堂教学,那种荒谬的肢解,那种专制的答案,学生听课的那份“虔诚”,课堂气氛的那份沉寂——有人戏说语文课成了艺术的屠宰场,成为情感的死囚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