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传统"六书"汉字理论是古文字的造字类型的分析原则,也是古代汉字教学的重要参考,现代汉字虽然形体上多演变为记号字,传统"六书"汉字理论对汉语教学有一定影响。本文以HSK甲级字中的部分现代汉字为参考,还原古文字形体,利用"六书"理论建构汉字形体与意义之间的联系,进而帮助学习者在直观感知汉字形义关系,提高汉字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象意”与“会意”辨韩伟传统的文字学理沦有"六书说"。"六书"名称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六书"细回,汉代记述的有三家:一为班同,一为郑众,一为许慎。许慎不仅有细目,有定义与字例.还用"六书"理论具体分析了九千三百余字,结集为《说文解宇》。《说...  相似文献   

3.
汉字的"六书"理论是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形成所作的归纳和概括,而非造字法。"六书说"依据小篆分析汉字结构,反映了汉字构造的法则,许慎用它分析汉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也有局限性。唐兰、陈梦家、裘锡圭分别提出"三书说"理论,对传统"六书"有所突破,又有新的问题出现。本文以时间为纲,对相关理论家主要观点做出阐释,并分析他们之间的继承和发展、价值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字体演变和汉字简化对汉字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汉字简化使得汉字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用"六书"理论进行现代简体的汉字教学已经变得很不合适。应当从小篆字体出发,用那些尚未改变其形符、声符的形声字来组织教学或者至少还原成其繁体字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5.
郑樵《六书略》是宋代的重要文字学著作,它以"六书列字"为特色。字典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具有"查检性",力求方便使用该字典的人。而《六书略》以"六书"为编排顺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字典。  相似文献   

6.
转注作为"六书"之一,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观点不一。地下古文字材料的出土为这一文字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角度。本文以古文字材料为基础,结合汉字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成过程对这一理论内涵的阐释作出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过去研究汉字学的人都把“六书”奉为不可违逆的指针。“六书说”在建立起权威后逐渐变成束缚字学的桎梏。后代学因此对其提出了不少批评。“‘六书说’能给我们什么?”的质疑似乎大大减弱了“六书”的影响。实际上,“六书”理论对字学及其他学科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识字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通过“六书”理论的指导得以实现;汉字词义系统的探求亦大多能通过“六书”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找到理据;比较字学的研究方法需要“六书”理论的丰富……种种新探索使“六书”理论在现代依然体现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从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每周十个课时下降到每周五个课时,而且在原来的2500个字的教学任务变成了现在的3000个,也就是说在实际的教学中识字效率的要求提高了一倍多。这样的教学要求给小学语文教师以更大的压力,一直沿用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如此高的效率需求,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有所改变。古老的"六书"识字法在这样的条件下重新登上教学舞台,本文将研究传统的"六书"说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讨论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过去研究汉字学的人都把"六书"奉为不可违逆的指针。"六书说"在建立起权威后逐渐变成束缚文字学的桎梏。后代学者因此对其提出了不少批评。"'六书说'能给我们什么?"的质疑似乎大大减弱了"六书"的影响。实际上,"六书"理论对文字学及其他学科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识字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通过"六书"理论的指导得以实现;汉字词义系统的探求亦大多能通过"六书"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找到理据;比较文字学的研究方法需要"六书"理论的丰富……种种新探索使"六书"理论在现代依然体现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杨清澄先生的《六书新论》一书 ,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对传统的六书理论有所继承 ,又有新的发展 ,是一部有创新特色的研究“六书”的通论性专著。自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具体阐述六书理论以来 ,不论是旧小学、新文字学 ,还是古文字学 ,乃至现代汉语教学中的文字部分 ,关于“六书”问题的讨论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这是因为许慎对“六书”的界说过于简单 ,举例也不详细 ,导致后人对此的解释人各一词。故有“传统六书说”、“四体二用说”及“三书说”等理论观点。杨清澄先生在总结前人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以扎实的小学功底和严谨的治…  相似文献   

11.
胡秉虔的《说文管见》是清代《说文解字》研究中的重要著作,传布较广,影响深远。书中重视《说文解字》体例的阐发;重视汉字的孳乳分化;运用多种方法对词义进行考释;全面地对《说文系传》进行了研究。胡氏所论,多发前人所未发。  相似文献   

12.
中唐时期李阳冰曾刊定《说文》。就徐铉《说文解字》和徐锴《说文系传》中所引李阳冰之说,可以对李之刊定分为刊定字形、别立新解、刊定字形兼别立新解等若干类,分析其对《说文》的刊改情况。通过量化分析可知李阳冰之刊定主要是定为会意字,其次为象形字;李阳冰对有些字的刊定突破了传统六书的构造方法;徐锴、徐铉对李阳冰有些字的刊改是肯定的,但同时又极力维护了许说。  相似文献   

13.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玉篇》是《说文》和隋唐以后字书的桥梁。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主要通过对《原本玉篇残卷》的考察去探讨两者在释义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汉字历史发展的角度浅析了《说文解字》的前十则省声字,从中可以看出省声不是一种造字的方法而是一种用字的方法。由于各种原因,《说文解字》对省声字的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对待《说文解字》中的省声字时要采取谨慎态度,在具体分析其形声字时,要采取历时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帛书<易传>整体形成在秦代<挟书律>施行之前,帛书<易传>的散乱期和<挟书律>的施行期基本重合,帛书的整理期在<挟书律>废除到汉文帝前元十二年之间.帛本<易传>中<说卦>前三章的归属问题,帛本<系辞>与今本<系辞>的先后关系问题,帛书<易传>的成书时间问题,都可在这一框架下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释儒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儒义为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柔代表了谦逊,无私的美德。秦汉时代称儒生为术士,术指道艺。  相似文献   

17.
谈《说文解字》“同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意"是许慎《说文解字》的说解用语之一,它既沟通了造字意图相同的汉字,也解释了有相同参构意图的部件。"同意"对后人分析汉字字形有较大的影响,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同意"做了必要的阐释与补正。  相似文献   

18.
大徐本《说文·食部》共收录汉字62个,重文18个,段玉裁在其《说文解字注》中对这部字的修改一共有12处,涉及到字音、字形、字义三个方面,其中对字义作修改的一共有八处,可分为修改用字、增补用字、删减用字三类。我们将这三类情况分别罗列,加以整理,并对其进行辨正。  相似文献   

19.
许慎的《说文解字》蕴涵了很深的宇宙全息思想,这可以从他关于文字创制的思想、540部首的建立、始一终亥的排次等方面去认识。对于许慎的宇宙全息思想,我们得出初步结论为:第一,观象别异:精神对物质的全息重演;第二,部首的建立:宇宙结构模式的全息重演;第三,始一终亥:宇宙生成演化的全息重演。  相似文献   

20.
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回顾10年来《说解字》的研究,有综合性研究、词义研究、“六书”研究、历史化研究、体例研究、比较研究、方言研究和许慎《说解字》研究等8个方面的新成就。本时期《说解字》研究显示出重视普及性研究和学科转向渐趋自觉等四个方面的新特点,同时,也指出了今后《说解字》研究尚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