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电视业的发展相对西方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其中电视剧以1958年的《一口菜饼子》为发端,但真正取得迅猛发展,却是在1978年——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以后才出现的事。本文所说的“转型期”,是指1978年起端,包括现时在内的相当长的一个时  相似文献   

2.
在地方电视台中.广东电视台的电视剧制作一直受到同行们的关注。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到90年代末.以《商界》,《外来妹》、《公关小姐》、《情满珠江》、《农民的儿子》、《英雄无悔》、《和平年代》为代表的电视剧,一直在中国电视行业中为人称道.也获得了足够的荣耀:1987年《公关小姐》在广东台播出时,其收视率竟然达到90.99%,同时还获“飞天奖”和大众电视“金鹰奖”;1994年制作的《情满珠江》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立即轰动全国,获“飞天奖”,“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金鹰奖”等三大全国级奖项的一等奖;  相似文献   

3.
当代都市情感剧的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琰 《新闻爱好者》2011,(17):24-25
近年来以婚恋为题材的都市情感剧很受观众欢迎,比如《金婚》、《双面胶》、《蜗居》、《王贵和安娜》、《婚姻保卫战》。这些电视剧在取得了骄人收视率的同时,还引起了社会话题的热议。随着媒介重心的转移和视觉文化的强势崛起,中国电视剧逐渐摆脱了对小说等文学作品的依附,获得了强势话语权和独立主体的地位,成为当今最广泛和重要的叙事艺术之一,其社会文化地位已是今非昔比,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成为时下最具影响力,负载社会文化意义最多的艺术样态。而情感剧热播的背后,恰恰折射出的是现代中国人婚姻城堡里种种不可言说的问题,记录的是中国人婚姻伦理文化变迁的无奈与希冀。  相似文献   

4.
李丽 《新闻爱好者》2010,(9):159-160
上世纪70年代末,戏曲电视剧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品种诞生了。它的出现是以1979年上海电视台摄制的《孟丽君》和浙江电视台的《桃子风波》为标志的。三十年一路走来,戏曲电视剧这个年轻的新兴的艺术,经过了幼稚的初探到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致上应该说戏曲电视剧创作经历了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赵长军 《声屏世界》2002,(10):34-35
放眼当今中国电视荧屏,我们欣喜地发现,在现实题材电视剧中有一类创作始终保持着一种高昂的直面现实、社会和人生的艺术精神,关注广大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聚焦现实生活,反映平常人生,谱写出一曲小人物的人生之歌。这类电视剧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凡人小事》开始,经过90年代的《渴望》《咱爸咱妈》《儿女情长》,到《一年又一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空镜子》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系列,描绘出当代中国普通百姓生活的画卷。这类电视剧的总体特征是,创作者具有平民意识,能够最大限度的贴近现实生活,以情感人,着意于情的点化。中央电视台2002年6月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大哥》则是这种创作精神的延伸与继续。在《大哥》中,我们看到了现实主义艺术的魁力,看到真实艺术的恒久生命力。应该说,这是真实的艺术和艺术的真实。 然而,在今天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里,似乎一切都被利益所裹挟。因而,原来纯粹意义上独立的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6.
李炜 《声屏世界》2008,(5):40-41
在如今繁荣的电视剧创作中,表现普通大众日常生活和伦理亲情的电视剧一直增势强劲,好的作品往往一开播就成为收视热点,加之国家广电总局的政策扶持,有效促进了电视剧创作中平民叙事的不断发展。事实上,从较早的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开始,平民叙事就已经在电视剧市场中显示出了它独特且持久的魅力。近期由陶虹、奚美娟主演的24集电视剧《保姆》在上海、南京、武汉、杭州等地的收视排行榜中均名列前茅。以《保姆》这样一部热播电视剧为代表来深入解析电视剧创作中的平民叙事的叙事策略及艺术特点,显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媛媛 《声屏世界》2007,(11):41-43
鲁迅先生说:“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的,总是承受着先前的遗产。“华夏文明根系中有各种不同的文化向量,地域文化孕育的电视剧艺术也呈现出不同形态。电视剧《大宅门》《大染坊》《乔家大院》讲述的都是商家大院中发生的故事,却传承了三种不同的地域文化。下面就以上述三部电视剧为例,谈一谈电视剧创作中的地域化倾向。  相似文献   

8.
也许是中国人骨子里固有的忧患意识和怀古思想作怪的缘故,上个世纪末,中国的化人普遍变得有些怀古和感伤,电视人同样也不例外。历史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除电视剧外,历史题材的电视专题片也相继问世,从中央台的《百年中同》、《记忆》到各地的《百年XX》,  相似文献   

9.
从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开始,中国电视剧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而在最近20年里,浙江电视剧以其不俗的成绩崭露头角,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反映当代城市生活的都市生活剧。 所谓都市生活剧,顾名思义就是反映时代背景下平民生活,试图以朴素通俗的人生故事传达平民大众的理想和愿望的电视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将其自身所具备的文化意蕴传递到观众心中,引发一种大众共享的价值观念、共存的人文精神,导致了大众价值观念的趋同,促使社会成员产生归属感。对比中国和美国电视剧,可以清楚的发现因为大众收视心理,播出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中美电视剧所呈现不同特色。本文从电视剧叙事的叙事功能、播出制度方面对中美两国电视剧作一比较。一、叙事功能比较1·美剧重乐更重教美国观众看电视的主要目的和电视工作者拍电视剧的主要目的是统一的,那就是娱乐消遣。于是,电视剧这一广受欢迎的电视艺术样式,在这种紧张刺激而又轻松愉快的叙事习惯中不断地被继承了下来。收看电视剧可以解读为从现在的生活和从“万花筒”中探视未来。所以美剧偏重于表现社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电视剧,作为一门最年轻的叙事艺术,虽然仅仅经过了40几年的发展历史,但却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据2002年统计,当年审批通过的电视剧已达到了804部、16420集,电视剧在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观看电视剧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但对于电视剧艺术的理论研究,尤其是电视剧发展史的研究还是相当薄弱的.北京广播学院的高鑫教授和吴秋雅博士合著的<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可以说是近年来关于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的主打栏目《心理访谈》,是为了缓解人们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和心理压力而开办的。该栏目以其独特的定位和专业的心理分析,受到了观众的认可,自开播以来收视率持续升高,现已成为该频道收视率仅次于电视剧的栏目。以心理视角解读,实现个体和谐《心理访谈》和以往的一些只是针对心理现象泛泛而谈的电视心理节目不同,不仅仅针对“有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的人”,而且提倡从心理学的视角解决生活中与大众关系非常密切的一些日常生活难题,比如家庭矛盾、子女教育、上下级关系、婚姻、社会交往等等方面的压力或者迷茫,对于这些十…  相似文献   

13.
从1959年的《我的一家》算起,中国谍战电视剧的发展已经历五十多年。纵观五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谍战电视剧不但形成了规模,树立了品牌,而且在技术条件、艺术水准、美学追求、文化内涵、生产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试从反面人物形象塑造的发展演变入手,管窥中国谍战电视剧的艺术进步。类型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的家庭伦理剧逐渐发展为一种类型剧,而这一类型化电视剧的延展与突破则构成了近两年电视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热点。在入围第28届飞天奖的82部长篇电视剧中,家庭伦理剧的比重超过10%。《媳妇的美好时代》、《幸福来敲门》、《家常菜》、《老大的幸福》等剧,分别在人物塑造、叙事策略、审美效果上进行创新探索,托举起多名社会热议的荧屏人物,适应了新时期大众不断变化的审美心理和文化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5.
电视剧《钢铁年代》是一部蕴含人文关怀、情感蕴藉的工业题材电视剧作品,该剧体现了创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中国人文精神价值的探索。本文将从该剧对工业题材的厚度诠释,人物形象的人性之美,在市场与艺术之间的叙事智性等方面,解析工业题材电视剧应有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16.
新主流影视艺术旨在弘扬国家意识形态,作品题材符合社会前进方向,艺术表现形式契合大众的审美需求,是向青年人传达主流意识形态的优选窗口。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挑战,亟须在改进中加强。作为建党百年献礼作品,重大题材电视剧《功勋》引发热播风潮,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全新的视角和启示。本文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问题和方法出发,探讨新主流影视艺术的思政功能指向及实现。  相似文献   

17.
生活在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在创造新生活的同时,同样体味着由之引发的诸如道德滑坡、亲情淡化、价值迷失等生命情感,具有强烈责任感和文化自觉意识的电视人通过艺术作品予以表现和回应。电视剧《老有所依》直面社会养老问题,真实地反映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状态,以建构时代的、民族的中国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为己任,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该部电视剧的创作追求的是一种真、善、美的文化品格,担负着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的文化责任。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历史题材电视剧成为当代艺术家精神投入的创造性作品,深受广大观众的热忱欢迎与潮流追捧,不仅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传播力、影响力与共情力,还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激烈争议与文化批评,其中《大秦帝国》《三国演义》《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等是代表作品。优秀历史电视剧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创作价值,这些创作价值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在追求艺术高质量时代,我们更要继承发扬优秀历史电视剧的创作理念,并发挥其重要的艺术感化与批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梁莹 《视听》2021,(1):53-54
近年来,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重回大众视野,聚焦现代家庭亲子关系,展现在家庭教育环境下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一系列故事.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多以"抚慰焦虑,温情搞笑"为路线,关注社会热点,迎合观众审美需求,深受大众欢迎.目前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也存在内容局限、情节同质化、对家庭教育现实引导推动不足等问题.本文以电视剧《小欢喜》为...  相似文献   

20.
电视剧《三个奶爸》讲述青年人因为抚养孩子而逐渐成长并且开始承担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的青春励志故事,拥有现实热点问题的冲突叙事和当代青年的情感聚焦。通过对现实题材电视剧作品的关注,强调电视剧作品与人文社会的关系思考,分析其现实意义与时代特征,展示当代都市青年心理特征和情感表达,从社会观照的现实角度分析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