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物理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实验教学能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开放实验就是要打破传统实验方法,对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实验对象和实验教学方式的全面开放.当前各个高校开放实验教学过程中都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解决策略是要建立一套与开放实验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开放实验平台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平台。本文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化学开放实验室的实际,对开放管理系统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建设,提出了"分层次开放实验教学"的教学理念,将开放实验分为趣味性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四个层次;开创性构建开放实验教学绿色化模式,为探索开放实验教学运行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远程开放实验教学是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巩固和丰富远程开放课程学习、增强学生实践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详细地分析了远程开放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后,提出解决远程开放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新方法,即改革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构建遥控实验和协同实验、开发仿真实验软件和虚拟实验,并提出开发基于Agent的实验系统服务于远程开放实验教学.新方法和新思路不仅能克服远程开放实验教学当前的困境,也为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开拓更广泛的领域和发展空间,对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开放实验平台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平台。本文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化学开放实验室的实际,对开放管理系统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建设,提出了"分层次开放实验教学"的教学理念,将开放实验分为趣味性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四个层次;开创性构建开放实验教学绿色化模式,为探索开放实验教学运行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开放式"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的开放不仅是观念意识上的开放,也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成绩考核上的开放;同时,要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还必须重视实验室的开放,即实验时间、实验对象、实验仪器材料以及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的开放。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7,(11):62-65
开放实验是以学生自主实验为主的新型实验教学形式,能够起到培养实验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和提高专业综合素质的实验教学效果.结合作者组织指导开放实验教学的经验与体会,摸索和探讨了地方高校生物类开放实验教学的培养模式,为开放实验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开放实验教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于卫  周礼中  卢丽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2):1574-1576,1582
该文以高等工科院校基础课程开放实验教学为主线,从实行实验独立设课、开放的重要性、实验开放运行模式、实验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管理、实验队伍建设和实验室的运行机制等方面,详细探讨了高等工科院校基础课程实验开放教学模式的高效运行方法。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学科开放实验教学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计算机学科实验教学内容,对开放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进行了讨论,包括开放实验平台的系统结构、实验内容分类组织、平台管理功能设计等.学生可以从校园网上的任意一台计算机远程登录开放实验教学平台,完成计算机软件、硬件和网络等课程的实验和课程设计.开放实验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方便灵活的实验环境,也使实验设备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材料工程开放模式实验教学的一些必要条件,包括组建实验教学中心,加大实验经费的投入,建立稳定实验队伍,实行开放运行机制,实验教学质量保证方面的内容。在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实验的基础上,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知识系统全面、时间自主开放的材料成形实验平台为目的,构建了适合开放的实验内容。对原有的68个课程实验进行整合和改进,形成了4个主要方向的开放实验。实验内容既来源于、服务于材料工程专业核心理论课程教学,又反映出现代材料加工工程最新工艺、最新技术发展方向。实践结果表明:开放模式的实验教学设备利用率高、实验效果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继续、补充和深化。传统实验教学存在各种条件限制,而开放实验是实验教学的趋势。通过开放克服了实验空间、时间、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同时培养了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实验开放类型在实验内容和开放程度两方面存在区别,在开放程序上分为公布、预约、审查、实验、总结。当前开放实验室需要解决基础条件和实验技术力量两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不足,提出了将验证性教学改为以校园周边真实环境为监测对象,同时与创新性开放实验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探索。结果表明: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其操作技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提供了参与科研活动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开源GIS项目对于培养学生在GIS领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具有重大作用。通过分析当前开源GIS项目的发展现状,提出将开源GIS项目引入高校GIS专业的实验教学中,探索了基于开源GIS项目实验教学的特色及课程设置思路,为全面促进和提高GIS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带来对教师的新的要求.新的要求体现在对教师的评价中,也带来了教师教学评价的变化.对网络环境下教学评价应包括信息技术技能、引导作用、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和利用网络开展教学科研的能力.同时还应将新的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师教学评价过程中,对于教师评价方法进行丰富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孟庆男 《教育学报》2004,(10):17-20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 ,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课程形态的变革。为了适应这一新的课程形态 ,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态进行改造 ,并营造出新型的课堂教学形态 :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形态、活动性的课堂教学形态、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形态、生活性的课堂教学形态、快乐性的课堂教学形态。其目的就在于帮助教师尽快走进新课堂。  相似文献   

15.
开放型语文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是真正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本文从开放课堂教学目标,开放教学内容及开放教学组织形式等开放教学的构成要素诸方面探讨了如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做到语文开放式教学.  相似文献   

16.
实践性教学是开放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分析云南电大开放教育土建类专业在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组织实施难等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和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应在实践条件较好的地区或教学点集中组织实践性教学,或依托学生单位进行实践性教学、利用模拟实验软件完成实践性教学、采用录像进行实验演示和指导等方法使实践性教学能够有效的开展,提高电大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提高中学生物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西部地区中学生物实验培训在观念、方法、内容和对象上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建议,包括:建立长期、有效的实验培训机制,使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更新落后、陈旧的培训内容,合理、公平地选择培训对象,以切实提高在职中学生物教师实验教学能力,从而顺利地推进生物新课程改革与教学。  相似文献   

18.
许多高校采用了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为保障开放的顺利实施,需要进行一些新的变革。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验内容开放、开放管理、师资保障、实验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实验室开放管理的理念、方法和具体措施,对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课堂演示试验仍然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手段。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教师在使用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注意把握演示实验的应用原则及要点,充分利用每个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Schon (1987) has criticized the normative curriculum of professional schools including technical colleges: at first basic science (mathematics, physics, etc.), then applied science, and finally technical skills of day‐to‐day practice. In Schön's opinion, the tradi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s an obstacle to changing teaching methods from drill and practice to open‐learning environments. Solomon (1986) presents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which teachers take in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in stages from drill and practice to open‐learning environments. This paper reports a six‐year case study, inspired by the work of Schön and Solomon, on the impact of, and the teachers’ role in, the use of computers and Mathcad in the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of technical colleges.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was started with 51 first‐year students during the academic year 1988‐1989 at the Technical Institute of Jyvaskyld. The clas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ad 162 and the clas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6 lessons of mathematics during the first experimental year. Two senior lecturers of mathematics taught the classes. Before the experiment, computers had never been used in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at the institute. The various ways of using Mathcad were classified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s filled and files saved by the teachers, as well as on the notes made by the researcher. The teachers’ ways of using computers in our experiment during the years 1988‐1995 clearly showed the existence of stages. Some of the stages were the same for both teachers, but there were also some differences. Both teachers started by fitting an open computer‐based environment into the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