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巧用输液器     
医院的护士给病人输液,先把药瓶倒挂在支架上,然后将输液管带进气孔的一端插进瓶口内,再将带针头的一端扎进病人的血管里,把针头固定好,最后转动开关使瓶中药液滴入血管的速度符合要求,瓶中药液滴完时,拔下针头输液即告结束。输液器的这种药液自动流出药量大小可调的结构使我联想到棉药涂茎器、农作物施肥器等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上。 1.棉花涂茎器 棉区的人都知道涂茎法是防治棉蚜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该法由于手工蘸药涂抹,操作麻烦,所以很多人对此法表示冷漠。若是利用输液器的结构原理制一个防治棉蚜的涂茎器,操作就方便多了。具体做法是:先  相似文献   

2.
智能小护士     
<正>输液是医院中常见的治疗方式,但如果药液打完了未及时拔去针头,易造成回血现象。所以患者在输液时要经常查看瓶中的药液是否打完,以便提醒护士拔针头。这无疑给患者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与担心,让患者无法得到很好的休息。为使病人在输液中既安全又能及时提醒护士药液即将输完,我发明了一种可自动报警、提醒护士拔针头的装置。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19)
为减轻医护人员负担,提高输液效率,输液自动化、规范化,该文设计了一种自动换液报警输液器。它由液面监测模块、管夹控制单元、报警装置、集液装置等组成。该输液器应用干簧管继电器达到液位监测的目的,以管夹控制单元控制换液,以蜂鸣器(可改为发讯器连接护士站)作为输液完成的报警装置。该输液器集换液报警于一身,输液时药液瓶依次自动切换,输液完毕自动报警,以达到静脉输液自动化的目的。该设计方案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耗电少,耗材少,装置可循环使用且无须每次消毒,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前医院和诊所在给病人输液时所使用的输液器存在许多缺点:1、病人在打吊瓶时须不时地注意吊瓶里的液体,以便在打完时及时取下或换药。2、病人如要打多瓶药,需提前拔下塑料针头换药,瓶中可能还有残留液体,造成了浪费。3、如果药品在流完时没有及时处理,则液体很有可能流到气室  相似文献   

5.
输液疗法是现代医院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通常在医院内静脉输液已是一项非常普通的治疗程序,在临床治疗中药物从静脉注入是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项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我科是以综合性大外科,病人的治疗通常都需靠静脉给药。完成输液的过程与输液器具有密切关系,套管针的使用与一般针头的使用相比,具有更多的优点,现将我使用套管针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医院输液过程中,瓶塞穿刺针的针尖在药水快输完时暴露在液面外,导致一些药物白白浪费;有些病人将针尖往下拉,使针头一半在输液瓶内一半在外,很不卫生;还有的病人要求护士陪在旁边等着药物输完,耽误了护士的时间。经过观察,我发现瓶塞穿刺针的针头只在离针尖0.5cm的下方有一个排药孔,而整个针头的长度为3.5cm,即当输液液面在离瓶口3cm处时药液就无法从排药孔流出。能不能尽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为减少或避免小儿科患儿静脉输液针固定不妥而导致穿刺处肿胀、渗血、脱落针头、输液滴速不理想,造成反复穿刺所形成的血管损伤次数及造成患儿的痛苦和护理质量、护士的工作量,应用比较安全稳妥,跟皮肤无粘性的弹性绑带固定法。方法将150例使用静脉输液的儿科门诊患儿随机分组,分别用静脉输液贴上用传统普通胶布固定及静脉输液贴上用弹力绑带固定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静脉输液贴上用传统普通胶布固定因粘性大而患儿皮肤破皮数位15个,因皮肤湿性大或油性皮肤引起针头脱落10个,而弹性绷带固定法无患儿皮肤破皮及针头脱落。结论弹力绑带在小儿科固定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固定效果显著于普通胶布,取材及操作更方便简单,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防治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存在的不良反应 ,却常被人们所忽视 ,现就输液反应的原因及护理介绍如下 :1 常见原因1 .1 反复穿刺使血管内膜受损 ,常发生在老年体弱的病人 ,由于长期运用静脉输液治疗疾病 ,反复在同一部  相似文献   

9.
吸附丝气相色谱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建跃  侯镜德 《科技通报》1991,7(5):296-298
在φ0.5mm×90mm金属镍丝的一端涂上几mg活性炭,制成的吸附丝用于吸附液体、固体或大气中的微量有机物。借助居里点裂解器加热吸附丝,使被采集到的化合物瞬间解吸出来,然后直接导入气相色谱仪或色/质联用仪进行分析。实验表明,吸附丝气相色谱法灵敏度高,速度快,操作简便,费用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纵横》2013,(24):25-25
专利号:ZL201120219422.X当前的零用药液,如眼药水、碘酒等有着潜在危险,即从开始使用时就会进入空气,致使药液逐步失效,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危害人体健康。灵活方便、高效安全的吊水器,用无弹性软袋盛放药液,可以有效改善上述情况,又因软袋无弹性,可以保证药液内不进入空气,使其处于真空保存状态。另外,将药液注入人体的力量也是靠弹簧夹的压力或给气囊冲气所产生的压力,患者在输液时可自由行走,冬天还可以把药液袋放在被窝里或揣在怀里,当然也可把药液软袋放在温水盆里,靠弹簧夹在压力把药液送入人体,而药液从始至终都不接触空气,所以极其方便灵活又安全高效;也可将药液软袋放在气囊内,靠向气囊内充气所产生的压力把药液送入人体。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一次生病,在医院输液的时候,由于非常无聊,我打开书包,准备拿本书出来看,谁知身子不小心动了一下,输液针头一下子就滑了出来。妈妈见状,赶紧叫来护士帮我重新扎针输液。为了防止我再动,护士特意用胶带把我整只手都绑在了一块小木板上。唉,只动了一下,不仅多挨了一针不说,还挨了妈妈的批评,心里很不是滋味。其他人输液的时候是不是也会遇到我这种情况呢?  相似文献   

12.
妈妈在中医院上班,每天都要给不少的病人熬中药,常常因把药渣倒入药液中而烦恼。我在“创适发明目”活动中,上交了这一课题,铺导者师在上科技课的,向全班同学表扬了我,能找到这样的好课题,真不错,我喑地下决心要把这件作品研制出来。我常留到妈妈用一块铁片挡住药渣,假若在铁片上钻一些小孔,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我把制好的作品交给辅导老师,老师拿着作品高兴地说,问题是解决了,不过铁易使中药失效,最好改用铝片,而目应将铝片盖做成与乌中药罐的口径相同,并能方便地卡在罐口上。倒药液时,罐盖不致下掉,当我把改进后的作品交…  相似文献   

13.
周萍 《西藏科技》2006,(11):47-47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灭菌药液直接滴入静脉内,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腹泻病人常感口渴和烦躁不安,精力不集中,软弱无力、皮肤粘膜干燥,因此血管有相对不明显,血管塌陷不充盈等特点,尤其是小孩或老人,一次穿刺成功难度较大,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更好的达到护理治疗的要求,为医院优质服务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4.
静脉穿刺为临床常用的互利技术操作之一,多年来,临床上多数护理人员采用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即针头进入皮下后先走行一段距离,在刺入血管(下称“平行进针法”)。通过临床实践,我们总结了“快速进针,直入血管”的穿刺法,即针头快速进入表皮后直接刺入血管(下称“快速直入法”)。在临床应用中,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快速直入法”具有疼痛轻,一针见血成功率高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夏天,我最喜欢喝雪碧了。最近几天实在太热了,喝了雪碧还是不过瘾,我恨不得钻到冰库里去呢!嘿嘿,昨天我北着爸爸把一瓶雪碧藏到了冰箱的冷冻柜里。这不,一瓶冒着白烟的冻雪碧“出炉”了。哇,好冷啊!摸上去硬梆梆的,我连忙把它当作“降温器”,在手臂上滚来滚去,一会儿冻雪碧就有  相似文献   

16.
周末吃早饭时,我从食品柜中取出我最爱吃的辣酱。可当我试图拧开瓶盖时,瓶盖怎么也打不开。怎样才能轻松地拧开瓶盖呢?我一边吃饭一边思考着各种开瓶方法。吃好早饭, 我便开始做起了“开瓶”实验。首先,用润滑法。我用棉花棒把润滑油涂在瓶盖的四周,我一边涂一边想:润滑油渗透到瓶盖里面,可以减少瓶盖与瓶子之间的摩擦,那么拧开瓶盖,不就简单了吗?涂完后,我试图拧开瓶盖,可瓶盖上的油不一会就沾到了我的手上,打起了滑,怎么也拧不开瓶盖。原来,润滑油是无法渗入到瓶盖中的,反而把手  相似文献   

17.
智能化的液体点滴控制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目前现代医院液体点滴自动化装置的各种缺陷和不足,设计一种智能输液监控系统,采用AT89C58单片机作为主从机的核心,利用MAX232进行远程数据信息的传输,构成了一个分布式的主从局域控制网,采用光电传感原理实现对液体点滴速度的测量和检测,用步进电动机拖动控制储液瓶的高度,实现点滴速度的自动调节,并把液体点滴的速度准确的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医护人员和病人一目了然,使点滴输液变的更加方便和安全。  相似文献   

18.
煤气是可以用来灌入玩具气球,使它得到浮力的。但千万别使这种气球接近火烟,因为这种气体是极容易爆炸的。先把一只大玻璃瓶装满了水,在瓶塞上插入二根玻璃管子(一根应使它长到差不多碰着瓶底),再用一根橡皮管把煤气口和短的玻璃管起来,用另一根橡皮管接在长的玻璃管上,一端通在下面的一只水桶上。把煤气开关一开,压力便由于虹吸管的作用迫使瓶中的水沿着  相似文献   

19.
<正>在医院输液的病人经常没有家人或护士的陪伴,病人输完液后若不能及时拔除针管,就会导致血液倒流,引起不必要的危险。因此我设计了点滴自动报警装置。一、工作原理通过固定在输液瓶或输液管上的光电传感器,利用液面下降到预定位置时对光的反射或折射情况的变化判断药液是否输完。将特制的红外光电传感器紧靠输液瓶口卡于输液管上,当瓶内液体未输完时,管内充满液体,光电传感器发光管发  相似文献   

20.
实验机器人     
我喜欢做实验,但有些实验有危险,所以,我想发明实验机器人。~天,我们上了科学课,老师要我们做让电灯亮起来的实验,实验机器人来给我们做演示,它拿一节干电池,一根电线和一个小灯泡,先把电线两头的皮弄掉,再把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靠着电池的另一端,最后把电线的一端靠着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哈哈!小灯泡亮了。我的实验成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