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倾销与反倾销已成为世界贸易领域的热门话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主要的贸易大国,不仅已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和最大的受害国,也是国外产品大举倾销的严重受害国,如何应对外商对我国的倾销行为,保住和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是当前值得认真研究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指出了外商在华大肆倾销给我国造成的严重后果,分析了导致外商在华倾销的重要原因,最后重点提出了应对外商在华倾销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策略的变化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的入世,跨国公司对华经营策略作了战略调整,加快了对中国的人才资源、市场资源的争夺,我国市场已进入了国际化竞争时代,基于这一深刘变化,跨国公司近年来在华经营策略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取得了长足发展,这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就业机会及对外贸易增长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扩大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本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的主题是"外商在华投资"。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首先分析外商在华投资的现状,提出了外资进入中国的主要原因,分析外商投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中国经济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解决方法以及如何正确应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外商在华投资在进入方式、技术层次、产业层次、地区结构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特点。在入世后过渡期必须研究新的、更加主动和理性的引资策略,抓住机会使引进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近日,二十多位来自北大、北航的MBA学员,被邀请到研华(中国)有限公司,参加“技创新管理专栏”座谈会。这是研华公司与高等院校人才交流活动的一项特色内容。为促进MBA学员了解研华,建立对研华管理文化的兴趣和树立管理品牌,并从中发现管理人才进行继续合作,研华坚持深入校园,与广大学子有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按照惯例,公司总经理何春盛首先和大家分享了一本好书。随后,所有MBA学员就“全球化经营策略”展开讨论,各抒几见,会场气氛轻松、热烈。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外国毒品商在华肆无忌惮地走私鸦片,他们不仅公开贩卖片、毒品,甚至还在租界或租借地内就地制造毒品。外商之所以敢无视中国法令,则主要其有治外法权为护符。正因为此,中国人民所以一直把反对外国对华毒品易与废除外人华治外法权的斗争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张健 《教育与职业》2006,(17):38-40
在职业学校现代化的诸多要素中,有三个要素最为关键,即办学体制的创新、课程体系的改革、数字化校园建设。只有具备这三个要素,职业学校现代化才能得以真正实现。本文以深圳市华强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来阐述建设现代化职业学校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农产品的收购商业中,由于很多农产品的收购有在华外商的参与,且外商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一些特权,因而在收购中对价格力图压抑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竞争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这种抑价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限制。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取得了长足发展,这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就业机会及对外贸易增长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扩大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本文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江南与福建广东的经济联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清时期,江南与广东福建两大经济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强的互补性.江南需要广东或福建的木材、纸张、染料、烟叶、食糖、花果、铁货、洋货、南货等商品,广东或福建需要江南的棉花、棉布、生丝、丝绸等大宗工业原料和产品.通过经由浙东或江西或安徽的三条内地商道和沿海的一条商道,江南与广东福建之间保持着极为密切的经济联系,而且华南与华北之间的商品流通,通常经由江南转输,从广州出口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的丝绸、棉布等大宗商品,也主要来自江南地区.而沟通两大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主体,来自广东福建各地的地域商帮有着压倒其它地域商帮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愈益繁荣,商人阶层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士农工商”的传统阶层界限被逐渐打破,商人享有的权利比以往更广泛。徽州作为传统中国社会的一个典型的区域,随着徽商活动领域和范围的不断拓展,家中日常琐事几乎都由徽商妇人来完成的。同时,徽商妇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家庭角色,男耕女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她们与商品市场联系更加密切,其劳作的各方面都受到市场需求的支配。  相似文献   

13.
重农抑商与中国商人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商人自产生之日起 ,就始终处于受贬抑的地位 ,为追求秩序稳定的封建王朝 ,“重农抑商”一直作为基本政策沿袭下来 ,造成了中国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 ,恶劣的成长环境是“奸商”大量产生的土壤 ,商人最终追求“官商”结合 ,严重地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中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士人,但他们在以西门庆为代表的商人面前,都以不同的形式败下阵来。这种现象表明,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崛起,士商地位已悄然发生变化,尊士抑商的传统观念正被颠覆。  相似文献   

15.
山陕商人是我国明清时期最大的商人势力,他们由粮商、布商发展到盐商、茶商、票商,进而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他们之所以能成功,除了地理上的优势、艰苦奋斗精神外,就是把儒家忠义、诚信的理念和经营之道结合在一起。儒家文化的亲和力,使他们赢得了顾客,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但儒家文化的保守性,也使他们在与外国资本的竞争中迅速衰落。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嘉兴是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其商业和市场异常活跃。徽商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商帮之一,在嘉兴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徽商的活动,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进了其市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沟通了商品流通渠道、推进海外贸易事业的发展和推动了当地封建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此同时,徽商在嘉兴经营活动,为徽商的资本积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产业证券市场的思想不仅是战时后方产业经济发展在思想上的反映,而且通过这场论战,使人们认识到了证券市场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从而在认识上,推动了中国华商证券市场从以政府公债为主体韵财政证券市场向以企业股票、债券为主体的产业证券市场的转变,明确了战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方向,为战后证券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市场发展的经济背景、农村与城镇市场、主要商品种类与贸易规模、商人与商人资本、总体考察等五个方面回顾西南地区传统市场研究,阐释了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研究中还必须充分运用市场理论,注重局部研究与整体考察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鲁商和徽商皆为中国十大商帮中的典范,两大商帮的崛起存在众多的相似之处。它们都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传统观念的转型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