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4年级下册第5单元。教材简析:"商不变的规律"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中以"找规律"为主线,使学生掌握商不变时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规律,从而抽象概括出商不变的  相似文献   

2.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双向交流的主渠道,是学生向教师反馈信息最简捷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外部动因。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在探索规律中提问,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思维的有序性是指学生在观察思考时,按一定顺序,捕捉事物的特征和数量间的内在联系,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对此,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时,可先  相似文献   

3.
教学的小高潮也就是课中的“闪光点”,它能使学生兴奋、沉思、体味,能使学生在读、说、算、想的训练中,智力和能力得到发展,智慧花蕾欣然绽开。 1、在教学难点处设置“小高潮” 教学难点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教师怎样突破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如:“商不变的性质”一节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理解商不变的性质分两层含义。一是被除数的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二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理解第一层含义是难点中的难点,这个过程是设计这堂课小高潮的最好环节,我是这样安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执教了《商不变性质》一课 ,在多次试教、反思、再设计的过程中 ,留下了深刻的体会与思考 ,现介绍如下 :一、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1.提出猜想先让学生说说加法、减法或乘法运算中有些什么特点 ,再让学生凭自己的感觉猜一猜在除法运算中可能会有哪些特点存在 ,结果学生有了这样的猜想 :①被除数变大 ,除数不变 ,商会变大。②被除数变小 ,除数不变 ,商会变小。③被除数不变 ,除数变小 ,商反而大。④被除数不变 ,除数变大 ,商反而小。[教师创设一个学生较容易回答的问题 ,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加、减、乘法运算特性的认知情况 ,激起学生对…  相似文献   

5.
我们下学校听课时,发现一些教师在教学“应用商不变的性质。使被除数、除数末尾都有0的有余数除法简便计算”这一内容时,未能向学生讲清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但余数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道理,致使学生在处理余数时发生错误。为了避免这一失误,首先教师要着重给学生讲清楚,因为应用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余数也随着缩小相同的倍数。所以,要得到原来的余数,就必须将所得余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其次在实际教学中,可选用下面几种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6.
戎曙光 《河北教育》2006,(11):36-39
小学数学中“商不变性质”,传统的教法是“已知性质”,再用实例来验证性质,一般都是教师先提出:商有没有不变的性质呢?之后,通过让学生将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发现商不变的性质。在这一过程中,从问题的提出到结论的得出毫无疑问都是十分顺畅的。但学生对教师是怎么想到“商不变性质”,以及为什么被除数与除数要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一无所知,他们只是在听从教师的指令,所谓探究也只是在教师指令下的机械操作。显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未完全发挥,数学思维和能力又怎能提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学习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为此,笔者尝试改变传统的课堂引入策略,在建立猜想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应用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可以使一些除法计算更为简便,但应用商不变性质对一些有余数的除法进行简便计算时,学生因不能正确地判定余数的多少,常常造成计算错误。原因何在呢?据了解,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学生误认为余数也是商。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对于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结果,经常用“甲数除以乙数,商是几余几”这样的形式来对学生表述。于是,一些学生也以为不完全商和余数都叫做商,  相似文献   

8.
教学“商不变性质”,一般的教法是,先让学生填出表中每组除法的商: 然后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让学生从比较中概括出商不变性质。具体过程大体是:从左往右看,以第1组为标准,先将第2组与第1组比较,被除数有什么变化?除数有什么变化?商呢?再将第3-5组依次与第1组比较,回答上述问题。进而让学生概括出“被除数和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区里举行"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课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以下是其中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段。通过对一组除法算式的观察,学生得出了对于"商不变规律"的猜想,接下来教师引导学  相似文献   

10.
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材料,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商不变性质”去探索。学生回忆了什么是“商不变性质”之后,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1÷2=2÷4=3÷6”改用分数表示:12=42=63。从左往右看,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什么是不变的?从右向左看呢?联想“商不变性质”,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说明…  相似文献   

11.
短议二则     
一、“63000÷800=630÷8”是否成立?我曾听过一堂数学课,内容是“商不变性质”。当学生基本上掌握这一性质后,教师就开始教学“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运算”这一内容。其中有如下一个教学片断。“有些除法可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运算”。教师继续说:“如63000÷900可简便成630÷9、63000÷800可简便成630÷8;……可书写成63000÷900=630÷9;63000÷800=630÷8;……。”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0页。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商不变性质。(学生口述)2.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数。(1)1640÷80=164÷()=()÷0.8(2)12÷0.4=()÷4=()学生正确填写后,师生共同讨论:第(2)题中最后所得的商“30”是谁的商?生1:既是120除以4的商,也是12除以0.4的商。师:12÷0.4的商是怎样求出的?生2:是根据商不变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求出的。师生共同小结:在一道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小数,我们可以根据商不变性质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求商。[意图: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作辅助探究,在让学生重温“商不变性质”…  相似文献   

13.
[方法一]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道除法算式:3÷4、6÷8、9÷12。引导学生思考:这三道除法算式相等吗?为什么?有的学生说:这三道除法算式的商都是0.75,所以是相等的。也有的学生说:根据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相同的倍数,所以三道除法算式是相等的。教师特别表扬了后者,紧接着说:在除法中有商不变性质,分数与除法有密切联系,那么在分数中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方法二]教师有声有色地讲一个故事:一天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猴妈妈说:有24个桃,平均分成四份,给小猴三份。小猴嫌三份太少,猴妈妈又说:把这些桃平均分成八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商不变性质"的练习课时.在我引领学生回顾了"商不变性质"概念之后.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是一个思维比较灵活爱提问题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陈大兵 《甘肃教育》2012,(11):90-91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思考、仔细琢磨,最大程度地体会编者意图,用准、用足、用活习题,使其在教学中释放更多的精彩。下面笔者结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商不变规律"一节的教学,谈谈如何活用习题资源,实现对习题的高效应用。思考与设计一"商不变规律"第一课时的练习,我安排了教材中的"试一试"、"练一练"1、2题和"观察与思考"。在学生探索得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的结论后,我在练习环节,跳过"试一试"先安排了"练一练"第1题(图1)。  相似文献   

16.
商不变的规律及应用(教材第84~85页例10、例11和例12),第1课时,新授课。 《商不变规律及应用》是《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中的教学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计算,也学习了乘法中积和因数的一些变化规律。这节课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  相似文献   

17.
有幸听了一位教师教学“商不变性质”这一课,由衷地钦佩他明确的揭题和巧妙的结尾。他是这样揭示课题的:“这节课,我们学习‘商不变的性质及应用’,要求:(1)学懂商不变的性质;(2)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者不仅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的研究对象包含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研究数量之间和图形之间的关系比数量和图形更重要。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研究规律的内容,本质上就是研究数量之间和图形之间的关系。“商不变的规律”是四则运算的一个重要规律,有些老师教学时止步于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商不变的规律”、怎样推导“商不变的规律”及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这样教学使学生对“商不变的规律”的认识停留在知识层面,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实验教材第50~51页,原来的教学内容是商不变的性质,现在改为商的变化规律。我们组数学教师共同讨论,认为此举有些不妥,现谈谈我们的看法。1.商的变化规律外延较大。它不仅包涵商不变的规律,也包涵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引起商的变化;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除数不变,引起商的变化;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除数缩小或扩大若干倍,引起商的变化。可这节课,仅仅让学生探究商不变的规律,再运用商不变的规律灵活计算题目,怎么能把这节内容定为商的变化规律呢?2.学生探究的目的不明确。学生一直围绕…  相似文献   

20.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变不变性质”的例11,主要是解决利用商不变性质进行计算后,如果有余数怎么处理的问题,我校四年级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在备到这一节时,发生了这样的争论:一部分教师认为在教学时,不仅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