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尉  王乾 《今传媒》2016,(1):81-82
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的洛阳是"一带一路"经济带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建设"一带一路"新征程中地位特殊.消除"一带一路"洛阳区域规划的阻碍,创新现有合作发展规划,协同向前成为"一带一路"洛阳区成败的关键点.在新形势下,各区域协调发展,打破各省市画地为牢的发展模式,已然成为新时期"一带一路"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玉容  李永胜  李乐洋 《传媒》2021,(23):76-78
"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文化交融是"一带一路"的精神灵魂,而跨文化媒体传播是文化交融的重要渠道.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万里行"案例的追踪研究,总结评价其传播效能,提出提升跨文化媒体传播效能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何明星 《出版广角》2015,(14):20-22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具有自己的特殊性.通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2009年至2013年近5年来翻译出版的中国图书进行数据研究,我们可以将这些地区划分为三大类来研究中国图书的翻译出版现状.我们要从针对"一带一路"国家设立的中华文化传播基金入手,对其按照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则进行运作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赵晓蕊) 2015年11月8日,由河北大学伊斯兰国家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承办,17家大学及社会研究机构协办的"一带一路与伊斯兰国家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传媒、文化、哲学、国际关系等不同领域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近80人参会.与会专家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以及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等话题开展了开放、多元的研讨.与会机构共同倡议成立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智库联盟",并发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智库联盟倡议书》.  相似文献   

5.
非洲在"一带一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成为拉动"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力量.肯尼亚是目前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在非洲的重要支点,也是目前沿线国家中获得中国资助最多的国家.对于中国来说,文化的传播应该成为走进非洲、走进肯尼亚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一带一路"的经济和其他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丽 《出版广角》2018,(7):55-57
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创新图书出版的对外传播形式,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加强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在对"一带一路"图书出版对外传播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丝路书香出版工程"部分项目,探索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图书出版传播模式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郭艳 《东南传播》2021,(4):9-12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的国际关系与国际格局下,提出的亚欧非经济合作发展倡议,它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意在打造经济合作、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然而,在西方媒体的恶意渲染和炒作下,"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个别地区还缺乏有效诠释和深入理解.共情传播兼具情感感染与价值理性,它以协助理解、引导参与为导向,应用于"一带一路"倡议传播中,在破解传播困境,重塑国家间理解和信任关系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作为一个更具开放性的对外传播理念,共情传播中的"一带一路"倡议,指向以文化敏感激发个体文化共情力、以空间视角叙事凝聚群体情感、以赋能公共交往汇聚共识的多维策略,这对媒体组织和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及实践转变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8.
期刊广告作为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外宣传的使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理念为期刊广告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同时,期刊广告又是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软实力"提升和文化传播.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为增强期刊广告宣传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期刊广告语言应秉承"以人为本"文化适应"的价值追求,发扬"绣花"精神,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真正实现与"一带一路"的战略融合.  相似文献   

9.
《传媒》2017,(18)
蔡达峰:丰富"一带一路"国际出版合作内容,提升出版合作的品质.为此中国政府实施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项目,支持反映当代中国主题等领域优秀图书的翻译出版,国际出版交流合作的内容不断丰富.在"一带一路"的开放格局下,中国出版应充分发挥出版品牌和内容创新优势,精心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需求,推出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的优秀作品,让各国优秀图书走进中国、让中国优秀图书走向世界.深入交流,共建出版合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已成为带动国家和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要求从顶层设计层面上重视推进文化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本文以福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推进福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为背景,阐述福建影视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在实施"一带一路"文化发展战略下深入推动福建影视传媒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甄云霞 《出版科学》2021,29(5):5-13
当前,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纵深拓展、成绩斐然,文化交流合作层层开展、全面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出版合作进入提质增效阶段,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也面临新的困局和议题;因此,要站在大外交的高度,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加强和改进"一带一路"国际出版工作.从内容、渠道、模式、体制机制等层面努力提高出版传播能力:构建完善的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抓住时机,增强数字出版技术赋能;充分正视"一带一路"出版合作的不平衡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提质增效;调动对外合作各领域力量,全面构建"一带一路"出版合作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是我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外出版业的交流合作也迎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中国出版业更是获得了丰富的选题资源和市场空间,众多的出版社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踏上了新的征程.笔者希望围绕关注度较高的对外汉语、文学经典和中医药图书版权输出,结合近年来图书出版"走出去"的案例,与出版同仁一同探讨图书出版如何更好地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主流媒体既要做文化先行者,又要做融媒建设者和产业拓展者,在对外宣传中不断寻求突破,大力推进与新时代相适应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以融媒背景下连云港广播电视台"一带一路"宣传为例,从文化共振、跨媒互动、产业融合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回应现实关切,建立理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概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对"一带一路"的认识现状,提出要利用各种渠道客观传播我国"一带一路"合作倡仪的文化内涵,以开放包容理念传播、学习和吸收沿途国优秀文化,以文化交流夯实民意基础,实施跨界文化管理,促进"一带一路"沿途国经济合作,实现"共羸"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田龙过 《传媒》2018,(12):91-93
"一带一路"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是寻求共识的过程.基于国际关系共识,挖掘丝路历史记忆,在多元差异的价值体系中求同存异,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基础,也是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核心内容;依托"母题"和"原型"等世界性的话语形态、文化元素和叙事框架,搭建起价值传播的"共识"之基,是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策略.有了这两个共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的价值目标、价值传播和价值实现才能得到有机统一,才能伴随着"倡议"的落实实现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最大效果.  相似文献   

16.
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北边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地区.做好"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新疆专题新闻报道将直接关系到地区的发展.新闻报道在塑造地区形象和提升地区形象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孙华 《声屏世界》2022,(4):24-26
吉安采茶戏历史悠久,是江西流传的一种特色剧种,是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写照,与当地民众生活密切联系,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文章通过论述吉安采茶戏的历史渊源和生存现状,探讨吉安采茶戏在新时代环境中面临的发展困境,分析这一地方剧种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呼吁更多人关注地方戏的传播和发展,并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下吉安采茶戏...  相似文献   

18.
基于当前知识与文化传播研究的研究成果,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知识与文化传播问题,讨论了统筹考虑知识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问题,及其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性,指出高校参与"一带一路"知识与文化传播的优势所在,对高校全面、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雪松 《传媒》2018,(8):54-56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积极参与21世纪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顶层战略设计.自从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该倡议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响应,并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澳大利亚一直与中国保持密切的贸易关系,但到目前为止,仍未与中国正式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笔者试图全面考察澳大利亚主流纸媒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建构情况,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金勇  崔玉娇  李正荣 《传媒》2016,(24):79-82
2013年9月,中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为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效实施,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培养一流的国际传播人才是当务之急.当前,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存在语言能力薄弱、高端人才缺乏、因应环境不力等问题,因此一流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路径要坚持多管齐下、合力构建的原则.本文从外国语言功底、新闻传播业务、国际格局视野和文学底蕴积淀四个方面,提出"四轮驱动"打造一流国际传播人才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