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芳 《科教文汇》2013,(35):50-50,52
1973年,美国著名女性作家尤多拉·韦尔蒂凭借小说《乐观者的女儿》获得普利策奖。《乐观者的女儿》中麦凯尔瓦法官的乐观主义精神,热爱自然的主题以及小说中过去与现实时空交错的浪漫主义写法,使这部小说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2.
黄婷婷 《科教文汇》2011,(25):88-89
简·奥斯丁是19世纪初期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劝导》是其最后也是最好的一部小说。作者通过对女人公安妮·埃利奥特的爱情与婚姻的描写,表现出自己的成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侯庆华 《科教文汇》2013,(22):97-97,99
《嘉莉妹妹》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的第一部作品,也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中的代表作。本文将以小说《嘉莉妹妹》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自然主义在小说中的体现,旨在从美国梦与现代女性两个全新的角度探讨《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相似文献   

4.
刘婷婷 《科教文汇》2009,(31):255-256
以第一人称叙述语气写成的《阿格尼斯·格雷》是安妮·勃朗特的代表作,有很强的自传性。安妮·勃朗特从叙述视角、女性话语和叙述结构方面颠覆了女性在文本中被动言说的传统,充分展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她还通过对阿格尼斯在现实生活、爱情方面的遭遇,分析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小说在揭示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合理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逐步提高。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阿格尼斯·格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第一人称叙述语气写成的<阿格尼斯·格雷>是安妮·勃朗特的代表作.有很强的自传性.安妮·勃朗特从叙述视角、女性话语和叙述结构方面颠覆了女性在文本中被动言说的传统,充分展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她还通过对阿格尼斯在现实生活、爱情方面的遭遇,分析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小说在揭示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合理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逐步提高.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阿格尼斯·格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刁曼云 《科教文汇》2010,(20):68-69
《简·爱》中的两位女性伯莎·梅森和简·爱是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的两任妻子。简·爱与小说作者夏洛特·勃朗特一样都是英国白人女性,而伯莎·梅森则来自于英国殖民地。简·爱嫁给了罗切斯特,生活中充满希望,伯莎·梅森嫁给罗切斯特却是噩梦的开始。从作者对她们的态度和命运的安排可以看出她的女权主义观,这反映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女权主义与后殖民女权主义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沈玉婷 《科教文汇》2014,(19):110-110
弗兰纳里·奥康纳作为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女性南方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受到美国南方文化的影响,她的小说融入了大量的哥特艺术手法。暴力、怪诞与融入的喜剧元素是奥康纳小说哥特艺术的主要特色。因此,哥特艺术手法既是奥康纳小说的一个主要特色,也是奥康纳用于传递主题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
弗兰纳里·奥康纳作为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女性南方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受到美国南方文化的影响,她的小说融入了大量的哥特艺术手法。暴力、怪诞与融入的喜剧元素是奥康纳小说哥特艺术的主要特色。因此,哥特艺术手法既是奥康纳小说的一个主要特色,也是奥康纳用于传递主题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
张力在莫里亚克的小说《苔蕾丝·德斯盖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这一独特的观察视角,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张力的女性人物形象。这种蕴含在人物形象中的理性与本能的冲突,束缚与自由的矛盾,使得小说中的主人公苔蕾丝显得尤为独特。在人性的撕裂中,苔蕾丝形象暗含了一种批判否定精神和异质多元的价值指向。本文即以《苔蕾丝·德斯盖鲁》为代表来分析莫里亚克作品中的张力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埃及医生、女性主义作家、社会活动家纳娃勒·赛阿达维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她对"女性割礼"及其他与女性身心相关的敏感话题的探讨在当代阿拉伯社会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其深具改革意义的从医经历和清醒的启蒙意识、深厚的启蒙精神,有"当代埃及鲁迅"之称.纳娃勒·赛阿达维的小说《琪娜》出版于2008年,用高度隐喻的笔触描绘了父权制下埃及女性的传统观念与生存处境.小说主人公琪娜出生便被母亲博杜尔抛弃在街头,在养母琪娜特和女教师玛丽亚姆的呵护下顺利长大,成为一名歌唱家,最后不幸在街头的游行示威中中弹身亡.  相似文献   

11.
简·奥斯丁是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她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反讽艺术受到了西方文学评论界的高度评价。简·奥斯丁生活在一个舒适的安逸的环境中,接触到的是农村中产阶级、牧师等人物,她以女性的敏锐和细腻感觉描绘周围小小的世界,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奥斯丁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庄园风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她的文学背景,分析了她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创作风格和艺术,同时指出了她对英国小说发展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彭欢 《科教文汇》2011,(16):77-78
"张力"在莫里亚克的小说《苔蕾丝·德斯盖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这一独特的观察视角,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张力的女性人物形象。这种蕴含在人物形象中的理性与本能的冲突,束缚与自由的矛盾,使得小说中的主人公苔蕾丝显得尤为独特。在人性的撕裂中,苔蕾丝形象暗含了一种批判否定精神和异质多元的价值指向。本文即以《苔蕾丝·德斯盖鲁》为代表来分析莫里亚克作品中的张力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伯莎·梅森作为《简·爱》中的一个边缘性人物,在小说中的描写较少且形象可怕,仿佛只是一个用来推动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故事发展的精神失常的工具性人物。但这终不是她原本应有的模样。文章意从被评论家发掘出来的文本典型——伯莎·梅森出发,结合维多利亚时期女性书写的整体生态,浅析维多利亚时期文本中女性典型的塑造历程。  相似文献   

14.
周敏 《科教文汇》2009,(33):246-248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尤以探索黑人女性的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要目的。本文通过对其小说《秀拉》中的女主人公秀拉——一位在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勇敢地追寻自我的女英雄的形象分析,并用对比的手法展现其与黑人社区传统价值观的正面冲突,从而揭示虽然黑人女性叛逆传统道德观的这条道路艰辛而曲折,但是黑人女性觉醒、自救的意识必将战胜传统。  相似文献   

15.
高爱英 《科教文汇》2009,(3):242-242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里斯·沃克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色》运用了独特的女性话语方式。92封信,其中70封是西莉写给上帝的,22封是聂蒂写给西莉的。语言策略的意义不仅是语言的表层的工具作用和深层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其民族意识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里斯·沃克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色》运用了独特的女性话语方式。92封信,其中70封是西莉写给上帝的,22封是聂蒂写给西莉的。语言策略的意义不仅是语言的表层的工具作用和深层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其民族意识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肖芳  胡文萍 《科教文汇》2012,(28):73-74
小说《黄色墙纸》自问世以来,大多评论家都认为该小说是作者对男权主义社会对女性压迫的揭露和控诉。本文从小说主题入手.论证了“休息疗法”对女性的身体禁锢和精神压迫。  相似文献   

18.
隐形是科学幻想小说永恒的主题之一,从H.G.威尔斯的作品到著名的影片《星际迷航》,无不有隐身的情节出现.而现在.科学家终于发现了一种能使物体消失不见的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服饰描写在中国现代文学中首屈一指。她的小说展示了清末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女性服饰的发展变化,并善于通过服饰描写来表现女性的性格或命运。张爱玲对服饰描写的兴趣来源于其人生经历、恋衣癖和艺术化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文章试图用女性主义神话原型批评来解读托尼·莫里森小说<秀拉>中的女性形象秀拉,探索西方宗教神话中的女性原型采分析这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从而解读托尼·莫里森如何运用女性主义神话原型批评来表达非洲女性对男权压迫的反抗希望以及黑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