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高校专业学科的就业状况分析 我国高校共有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等12个学科门类,在各个学科门类中又分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学科等。 当前,高校专业学科就业状况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不同层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低不同。一般来说,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越好,截止到2004年9月1日,200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其中研究生、本科生、高职(专科)生分别为93%、84%、61%;同一专业类别的毕业生,本科层次的比高职(专科)的就业要好。以2004年江西省内高校的工商管理  相似文献   

2.
数字     
就业2004年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共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134万人,占当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48%。由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完成的一份《同济大学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企业调研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倾向于采用中介机构代理来招聘人才的比例,上海地区仅占0.5%,外地单位仅占1.5%;与此同时,企业对专科学历层次人才需求却仍达19%,仅次于本科学历层次,位于硕士、博士学历层次之上。目前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全国个体、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已达8000多万人,1992年以来个体、私营企业平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600多万个。2004年,上海市城镇…  相似文献   

3.
董少校 《成才之路》2010,(34):I0016-I0016
最近,两条新闻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也引起了笔者的思考。《2010复旦就业行业报告》显示,文科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与专业相关性越来越低;江苏省教育厅发布,该省首次出现毕业生学历层次与就业率倒挂现象,学历越高、就业率越低,博士生就业率最低。  相似文献   

4.
博士生就业偏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分析表明,身份特征对博士生的就业偏好存在显著影响.相比较而言,男性、"985工程"高校和科研单位博士生最想到高等学校就业的比例较低:博士生父亲的学历越高,最想到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就业的比例越低,而最想到京津沪地区就业的比例越高;学源地就业仍然是毕业生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5.
我国劳动力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只有8.93%,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毕业生选择向院校分布集中、经济发达、对毕业生吸纳能力强的大城市集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文凭膨胀.文章用北京市企业调查数据验证了这一点,并发现高校扩招以后的北京劳动市场中,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发生过度教育的比例随着时间的推进呈现增长的趋势,而研究生层次的学历供给正在逐渐被日益提升学历要求的劳动力市场所吸收.除了新增毕业生,老员工在原有岗位上也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己的学历,加剧了过度教育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育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就业率以及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等方面的表现同中有异.通过对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08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分析两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方面各自的特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探究体育学院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设置已经突破了原来仅仅局限在体育院校师范类院校的局面。随之而来的就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各培养高校关注的焦点。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才能扩大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已经成为大部分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河南省2008届体育教育毕业生公开资料的收集整理,针对高校体育专业就业渠道狭窄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贵阳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0-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工作期间的能力需求进行调研.研究认为:1.贵阳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质量较高,拥有较好的就业率;2.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这5年间始终是毕业生最主要和最稳定的就业渠道;3.专业技术能力是从事体育教师的毕业生首要的能力需求;4.人际沟通与合作和语言表达是毕业生普遍认为重要性较高的两项基本能力;5.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当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策略;6.课程设置应当围绕两个核心展开,一是体育专业技术学习;二是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福建省2006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剖析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善就业状况途径的意见,其目的是为今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如何适应市场需求,拓宽学生就业途径,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河西学院2004—2005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并就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其特性,根据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特点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湖北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环节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就业市场建设,积极开辟实习就业基地;建立全员参与就业工作责任制;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学历层次七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3.
2008-2012年间吉首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总就业率的增长幅度高于吉首大学整体水平;传统就业方式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升学、自主创业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女生以传统方式就业和出国、出境的比例高于男生;本科生就业比例普遍高于专科生;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理学等学科毕业生就业所占比例较高,变化最大的学科是工学和文学;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湘西自治州;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企业单位、事业单位、项目类单位,就业比例变化较大的也是这三类单位。这些特点的形成是国家教育政策、民族政策、社会发展现状、大学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发展特点等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提高认识、健全机制、加强研究、推进改革,是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才培养与就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分析了中国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去向及就业质量状况。结果显示: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未就业比例很低,但其中超过20%的博士从事临时性的博士后工作、灵活就业和合同就业;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和行业分布呈现多元化特征,在高校或教育行业之外,企业、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已成为博士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从地区流向看,博士就业具有属地化和向北上广等东部地区集聚的特征;博士毕业生工作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性较高,但部分学科薪酬回报不如硕士毕业生。在供需结构转变、博士就业多元化背景下,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博士生教育目标和培养机制,加强博士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追踪调查,重视博士生就业及就业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困难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情况尤甚。本文拟通过调查研究我校体育教育专业2013届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和不足,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同时也为广西的体育教育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苏敏 《职教论坛》2020,(1):73-76
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择业、报考机关事业单位、晋升、落户等方面面临诸多政策限制和不公平待遇,主要包括学历歧视、户籍迁入限制等,致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很难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就业,难以在一二线城市落户。就业不公平将导致社会不稳定与不和谐,进而影响社会的整体进步。占据教育体系半壁江山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与落户困境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双课堂、双身份、三层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兽医专业2010-2012届毕业生就业方向、就业地区、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自该模式实施以来,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由单一的兽药厂向多方向转化;就业地区也由省内扩展到省外;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为进一步完善该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茂名学院2007、2008届体育学系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分析了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现状与特点,对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和社会需求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沈阳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06、2007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统计,从客观实际出发,分析了基础教育和社会对体育师资、体育人才的需求情况;针对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提出了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办出体育专业的特色,适应社会需求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许多专科院校升级为本科院校,新升格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河池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难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为新升格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