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互联网+"给广播内容生产与传播提供了富有活力的广阔平台,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无法有效回应"互联网+"时代信息流向的复杂性,也很难有效指导广播内容生产及其传播效果提升,认知传播学重视"人"在"互联网+"时代对信息传播活动的影响与左右。从认知传播视域出发,遵循认知传播规律,重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内容生产者;把握广播的媒介特色,创作富有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声音文本;努力打通各种传播渠道,发挥"人"在传播中的主动性;明确受众身份,内容生产引领受众与细分受众并行,聚合受众内容生产力等,都是有助于广播内容生产和传播创新的有益路径。  相似文献   

2.
周永琳 《出版广角》2013,(11):28-29
手机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在内容上,具备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等特点;在传播途径上,中间环节更少,传播与更新速度更快;在终端呈现上,形式更多样,携带更方便。近年来的移动互联网热潮,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数字内容产品和服务方式日益凸显其战略地位。手机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在内容上,具备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等特点;在传播途径上,中间环节更少,传播与更新速  相似文献   

3.
蒲姗姗 《出版广角》2018,(10):60-62
信息服务方的"推"与信息传播载体及需求方的"拉",共同构成信息传播动力机制.在图书馆微内容传播中,图书馆是服务者,作用是推动微内容的传播;信息需求方则是微平台上的广大用户,用户需求拉动微内容的传播;而微平台作为信息传播载体,旨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有针对性地拉取有价值的内容(知识与信息),以满足用户需求.因此,图书馆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通过整合信息传播生态链机制,优化微内容传播要素的驱动力,可提升微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数字传播时代思政工作创新面临的信息传播新格局,具体表现为:传播者的被动性与角色泛化;受众的主动性与虚拟交往的盛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与"影子传播"的形成;传播内容的短新快与后现代文化的兴起等特点。因此,思政工作在信息传播新格局中的创新应着眼于:转变思想,准确定位,增强服务意识;内容优化细分,实施目标传播;多渠道交叉覆盖,发挥新媒体优势;激发受众活力,形成发散型网状传播体系;加强舆论引导,发挥隐性把关作用等方面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简要总结并分析社会性媒介内容传播过程(生产与使用)的基本特征。社会性媒介内容生产与使用过程整合为内容产用过程,内容生产者与使用者都成为内容参与者,即内容产用者。其内容传播管理过程体现为由集体看门人参与的集体看门过程。社会性媒介内容传播过程的四项基本特征分别是:内容参与的开放式、协作参与式;参与者自发、平等地参与,但角色不同;互动式的内容评估过程导致内容的持续未完成状态;内容公有,恰当体现个人价值。  相似文献   

6.
媒体融合环境中,传播出版内容价值实现模式需要迭代和升级。出版企业内容价值创新要与理念创新融合,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与科技创新融合,实现内容传播的升级;与互联网模式融合,实现出版模式突破。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对社会化媒体进行内容分析,探讨内容聚合对于其开放平台建构的影响;同时通过网络人际传播线索消除进路的理论框架以及超人际传播模型,分析社会化媒体中的人际传播模式,进而探索其社会性的传播线索图景,最终为探析社会化媒体的本体意义寻找出路.本研究发现,内容聚合为社会化媒体开放平台构建奠定了基础;传播线索消除进路的突围与超人际模型的探索推进了社会化媒体的网络人际传播;而内容聚合与新型人际传播模式彰显着社会化媒体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手机媒体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或者APP等移动平台自身传播特性,充分显现了内容营销传播的优势,当前企业微信公众订阅号开启了移动内容营销传播的新起点。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微信公众订阅号的个案内容和后台数据,归纳总结移动内容营销传播以下内在特征:话题类型整合直接传播与互动娱乐促销;推送标题吸引受众关注,提升品牌影响力;文本内容提升转发量并增强品牌渗透力;图文阅读中带图首条优势明显,深化品牌内涵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河文化传播是继承弘扬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弘扬民族精神、民族气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作为官方媒体传播平台,学习强国平台在传播内容上通过资源整合与专题报道,聚焦黄河文化的传播内容与传播意义;在传播方式上通过场景叠加与渠道整合,聚焦黄河文化的多媒体传播与融媒体传播;在传播策略上通过滚动式传播和交叉式传播,提升了传播的连续性和长效性;在传播对象上兼顾受众的文化层次和兴趣爱好,实现了全民普及覆盖、聚焦核心受众的传播效果。学习强国平台的黄河文化传播策略是当代媒体传播的典型范例,对整合传媒资源和打造主流传播渠道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内容为王”,国外叫“C ontentis king”,认为媒体在生存和竞争中主要是依靠传播内容而非传播媒介,内容建设上的成功必然带来整个经营战略的成功。在以前的有关“内容为王”的研究中,都是将内容与其它传播要素相比较,如技术和内容的比较,内容为王;与营销、广告、发行、编辑等诸要素比较,内容最重要。这些都是与内容异质的比较,本文想从传播过程三要素(传播者、受众和传播渠道)的层面上,讨论在不同的传播要素上对“内容为王”的解读。一、传播者层面上的解读从传播者的角度来说,对媒介内容的影响有5种:1.来自媒介工作者个人的影响;2.来自媒…  相似文献   

11.
融媒体传播具有范围广、渗透力强的特点,为科技期刊的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中华护理杂志》为例,分别从以下4个层面分享融媒体传播的经验:专业和普及传播内容的生产;构建融媒体矩阵,协同增强传播效果;精准推送与互动交流;组建和培养具备融媒体思维的复合型编辑队伍.融媒体时代下,科技期刊应在专业化定位的基础上,通过聚集和整合内容资源,在专业传播与普及传播之间寻求平衡发展,借助多种传播媒介,不断提升专业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2.
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滨 《编辑之友》2016,(11):36-41
信息技术发展对学术传播带来巨大影响,内容获取与有效传播成为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针对国内外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现状,分析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数字期刊将成为学术期刊主要出版形态;多种出版模式共同服务于学术交流和传播;多指标和多维度评价构成新的期刊和论文评价机制;移动数字出版将促进传播内容与渠道深度融合;单介质线性出版流程将向跨媒体融合“云出版”转变.文章提出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因应策略:优化传播内容,提高传播质量,增强传播效果,制订整体规划,加强版权保护,构建学术期刊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保障体系,探索合作共赢的数字化发展路径,促进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传统媒体提升核心竞争力,内容是重中之重。要始终保持内容为王的定力,在内容质量上精益求精,在内容表现形式上推陈出新,在内容传播效果上下足功夫;不断强化自身内容制作优势,结合正能量与大流量,用心做有格调的内容,打造更多大众喜闻乐见、刷屏传播的作品;通过优质内容吸引流量,赢得发展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网络与数字技术驱使全球文化共生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需考虑内外有异同,国别受众文化接受差异以及对中华文化的信任度;需基于文化认同机制、文化分享机制、文化传播机制进行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选择,构建中华文化"认同、分层与传播"的内容遴选机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内容数据库,建立"社交+智能+共享"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平台及相应多源动态监测体系;"中华文化+科技"的新文创产业平台,创新网络与数字传播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何波 《视听界》2013,(2):62-65
移动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的浪潮,带来了传播形态的突破和视听内容的广泛发展。尤其是2011年以来,国内视听网站纷纷推出移动客户端,抢占移动互联网市场;电信运营商加强与视听网站的合作,涉足内容制作和集成分发领域;第三方内容制作机构如雨后春笋,移动视听内容不断丰富,互联网视听业务得到进一步延伸与补充。本文从移动互联网终端视听节目的传播模式、内容构成和传播特点三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终端视听节目作深入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余人 《出版广角》2012,(8):61-63
从传播学"五要素"来看,中国儿童文学的传播主体是政府、组织、个人;传播内容是优秀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或与之相关的信息;传播的渠道是,不同主体选择或大众媒体或专业媒体;传播的对象是真正喜欢和阅读中国儿童文学的目标人群;传播的效果是兼顾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中国儿童文学传播与推广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播意识与传播技巧欠缺,导致传播效果不理想。只有提高了原创力与传播力,中国儿童文学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徐振云 《出版科学》2015,23(1):67-71
全民阅读被广泛关注的今天,中国大陆地区在为常规格式版作品阅读障碍者制作和传播无障碍格式版作品的过程中,存在诸如传播环境不完善,传播者受局限,传播内容种类少、数量小、质量低,传播渠道不畅,受传者接受程度有限,传播效果无人关注,缺乏健全的反馈机制等诸多问题.笔者在资料收集与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对策: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被授权实体责权利;扩展传播内容,统一传播格式;捋顺传播渠道;提高常规格式版作品阅读障碍者的可接受能力;关注传播效果,建立反馈机制,实施全方位监督.  相似文献   

18.
西藏口语传播的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语传播是西藏最早出现的信息传播方式.口语传播具有不同于其他传播类型的显著特点,具体表现为: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形式多样性;传播主体的集体性、匿名性;传播形态的程式性和变异性的辩证统一;声情并茂的传播技巧;人际传播为主兼具大众传播雏形的传播形态;对非语言符号的倚重性;口传信息范围的狭窄与变形等.  相似文献   

19.
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传播离不开政策语境、技术语境和文化语境构筑的多维复合语境。同时数字技术在赋能红色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以数字技术赋能主客协同、资源整合与媒介延展为主要内容。然而,在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传播实践中,萦绕着传播主体话语权弱化、思考能力下降和协同难度增加;传播内容同质化、娱乐化以及侵权与失真;传播媒介单一、影响力下降以及融而不合等诸多困境。为此,可通过主体联合、内容整合、媒介融合等路径加以破解。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媒体出现了四个显著的变化:其一,微传播成为主流传播方式;其二,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正在加速融合;其三,新媒体的社会化属性增强;其四,新媒体安全成为最重要的国家战略.陕西20家较有影响的传统媒体已开启了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平台,本文通过统计这20家微信公众号传播度和传播内容,试图探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后在传播内容和传播度上的相互影响与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