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中充分显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其创作中对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集中反映在小说的人物形象上,通过在作品中对人道主义的表现,能够加强读者对人道主义的进一步理解。就此,文章在阐述人道主义内涵的基础上,从狄更斯的成长历程出发,分析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并通过其作品对人道主义思想的展示,辩证地分析人道主义思想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十九世纪欧洲文学的中心主题--人道主义思想出发,以分属欧洲三个文学大国英国、法国、俄国的三位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维克多·雨果、列夫·托尔斯泰作为十九世纪欧洲文坛人道主义的三大代表,以他们的部分作品为例分析了人道主义思想与传统基督教博爱观念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十九世纪最为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远大前程》是其晚期的代表作,受到全球读者的好评。以《远大前程》为重点,通过对《远大前程》与其他作品的对比分析,来探讨狄更斯小说的故事性特点。  相似文献   

4.
《远大前程》这部作品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的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对该作品作了归纳分析,总结出了《远大前程》这部作品中通过人物主题双重性,人物身份双重性和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而表现出深层次结构上的矛盾的对立和冲突,《远大前程》文本中还包含了多层次的二元对立成分,用来表现狄更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社会阴暗面的讽刺的憎恨以及普通群众善良品质的歌颂和肯定,也是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思想和创作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文学家,其成就以长篇小说最为突出。狄更斯思想的核心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但是,他的人道主义更多地侧重于伦理道德的范畴。作为一个思想家,狄更斯是不深刻的:作为一个道德家,狄更斯却是杰出的。形成狄更斯的道德思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不一一列述,只指出一点:狄更斯生活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是以讲究道德而著名的,这种时代氛围不可能不对他产生影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分析了《李尔王》的种种矛盾冲突,阐明了作品选材的深刻性。指出作品通过正反两方面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热情宣扬了人道主义;无情鞭挞了利己主义,深刻反映了十六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同时指出了《李尔王》艺术技巧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作为维多利亚时期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其第一部社会小说《雾都孤儿》中运用了大量的哥特式写作手法来刻画环境、揭示人物的心理冲突、构造情节、烘托主题,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批判力度。本文将从哥特式场景、哥特式人物、哥特式情节以及哥特式主题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雾都孤儿》中的哥特因子。  相似文献   

8.
加缪从巴斯喀哲理中发现了人生的荒谬,人并不幸福,都被判处了死刑,但是他与以往的哲学家逃遁荒诞不同,他认为应该以乐观的态度正视荒诞,反抗荒诞,而这种反抗就是人的自救方式,这其中也包含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这种积极向上的反抗精神始终贯穿在他的文学创作里。以哲学著作《西西弗神话》《反抗者》,小说《局外人》《鼠疫》等这几部作品为例,来分析加缪的反抗自救意识以及他关切现实的精神,能更深地理解加缪的荒诞哲学思想及其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新体验小说”在中国文坛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预约死亡》是新体验小说中的一部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品,作者毕淑敏因独特的生活和从医经验,在其小说创作过程中,大多围绕着死亡这个主题。本文针对“新体验小说”《预约死亡》中的人道主义以及与其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各主人公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的解读,从道德方面分析了二战后家庭中权威主义伦理观的存在,及其这种观念对于战后英国人与人之间疏离的和家庭不和谐的关系的影响,揭示了英国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人的精神危机和带来的社会危机,展示了斯威夫特对于人道主义的立场和对人道主义伦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阿宁在《灾星》中对当下国人精神弱点的解剖与批判,使其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对于弱势群体的深沉关注又显示出了阿宁对于物质社会中人们精神世界所暴露的暗疾和危机的深刻思考。这种现实观照和对人性的深度挖掘也体现出了阿宁《灾星》中的批判精神具有鲁迅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俄国文学一直以其对社会的关注、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强烈的现实主义引人注目。《癌症楼》是俄国作家索尔仁尼琴根据其20世纪六七十年代身患癌症住院治疗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作品具有表面上强烈的倾向性和内在的隐喻性、象征性。本文在对《癌症楼》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文学与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13.
阿宁在《灾星》中对当下国人精神弱点的解剖与批判,使其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对于弱势群体的深沉关注又显示出了阿宁对于物质社会中人们精神世界所暴露的暗疾和危机的深刻思考。这种现实观照和对人性的深度挖掘也体现出了阿宁《灾星》中的批判精神具有鲁迅的风格。  相似文献   

14.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一般地以个人主义为核心”。(该书50页)这是一个既分析了历史上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又分析了现实中存在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宣传,而总结概括出来的科学结论。这一结论为研究和分析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的方法论。据此,本文仅就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核心是个人主义的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一部经典作品,这部作品在英国文坛上享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方言的翻译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加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志贺直哉的文学作品很少涉及社会和阶级的问题,他的灵感思路多来源于家庭矛盾和实际生活中的琐事。志贺直哉在作品中对妇女和婚姻的刻画、对孩子追求梦想的描述使他的作品散发着人道主义魅力,被认为是社会政治思想性单薄的作家。本文将根据志贺直哉的文学作品来分析其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7.
作家余华是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活着》以极其冷静简洁的笔调为我们展现了纨绔子弟福贵的人生悲剧以及由时代造成的福贵一家人的悲惨命运。作品反映了中国旧社会最底层民众的生存现实,展现了在社会造成的苦难面前,人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流露出生命至上的医者情怀和尊重生命的仁爱精神。这些都根源于余华童年的生长环境以及青年时期的从医经历,医者的职责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作品体现出一种人道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18.
约翰·弥尔顿是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思想家,其代表作《失乐园》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他在《失乐园》中刻画的亚当和夏娃的形象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意识,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在经典戏剧作品《凯撒大帝》中,充分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传统和思想,通过对凯撒、凯歇斯等人物的塑造,向读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古罗马精神。该剧取材于古罗马历史讲述了以勃鲁托斯为首的叛党如何谋划、实施刺杀凯撒大帝的历史事件,是一部充满政治和哲学色彩的悲剧。本文将对戏剧中的英雄人物裘利斯·凯撒的人物性格和历史意义进行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20.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末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前人对该作品做了一系列研究,但是对苔丝的反抗精神分析得尚不够系统,不够全面。为了让世人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苔丝的伟大之处,该论文这篇小说进行了定性分析,发现苔丝的反抗精神在宗教、法律、伦理道德等层面都有体现,从而得出结论尽管苔丝的反抗不够彻底但是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