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平乐的桂江船家是漂泊的族类,他们长期漂泊于桂江到广东沿海一带的港口,漂泊不定的、特殊的、跨地域的劳动生活使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平乐桂江船家饮食风味深受粤菜影响,但在选料的创造性上与烹制技艺上又自成一体、独具特色。在创造大众性的美食品种上更是独树一帜。平乐桂江船家饮食文化中最有价值之处在于它的用料的广泛性及菜谱的大众化,他们的饮食除了色、香、味、鲜、清(淡)、型外,还有自创及大众化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对平乐当地居民和船家进行调查,指出船家渔业生态文化和桂江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了船家渔业生态文化和桂江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提出了船家渔业生态文化在桂江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及桂江的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活在桂江上的船家,千百年来形成了自己的居住民俗,主要体现在:以船为家的蛋民居住风格;独特的船屋——风帆船的形状,造船材料的使用、行船前的饮食与言语忌讳,居住色调的选择,船家与伙计和睦共处等,这些独特的居住民俗特色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桂江船家生产、生活、宗教、审美、人际关系等多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在其嬗变过程中深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生态,具有系统性、阶段性、传承性和地域性特征。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大,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中国饮食文化。本文根据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适当考虑历史和民族因素,按照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原则,把中国饮食文化分为7个饮食文化圈。  相似文献   

5.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所在地乐山市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但目前开发成效与不足并存。为使其饮食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开发,文章提出乐山市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应建立饮食文化数据库,对饮食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调查、研究;培育饮食文化遗产项目品牌;创新饮食文化项目产品;建立饮食文化项目地标;开发饮食文化旅游商品;积极申报饮食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饮食文化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颇受学界关注且有一定数量的学术成果面世;无论是以文化人类学为视角架构傣族饮食文化体系、总结傣族饮食文化特征,还是针对德宏、西双版纳、元江等傣族聚居区进行区域性傣族饮食文化研究,以及探讨傣族饮食文化与傣族医学、养生哲学之关系,都对深入发掘傣族饮食文化的内涵,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产生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未来可尝试成立专门的傣族饮食文化研究机构,进行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更新和改进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进而为更理性、深入地研究傣族饮食文化,以及建构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傣族饮食文化体系作必要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7.
龙虹 《学前教育》2008,(10):4-5
香港作为彖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汇点,素有“美食天堂”之称,因为它不仅传承了中国许多传统的饮食文化,而且还受外国文化影响,集中了世界各地的美食,日、韩、泰、印、葡等餐厅更是随处可见。这些外来饮食文化丰富了香港本地的饮食文化,当然也丰富了香港人的生活。这一特点,在香港维多利亚幼稚园的食谱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创建富有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数据库,是丰富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学科的创新性研究。数据库理论与饮食文化学研究的交叉,是新饮食文化运动研究范式的转变。赵荣光饮食文化数据库的建构,是以中国饮食文化历史发展规律与结构特点为依据,以"赵氏理论"为研究性样本。此数据库对促进中国饮食文化学网络数据化的研究,具有突出的学术意义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杨艺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5):135-137,127
红瑶是居住在桂北地区的一个山地民族,红瑶饮食文化是特定的生态背景和历史人文环境相互结合的产物,有着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通过梳理饮食文化发展的脉络,界定红瑶饮食文化特点,并提出了对红瑶饮食文化进行全方位体验性开发思路,以进一步实现对红瑶饮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相似文献   

10.
新乡尽管拥有丰富的饮食文化资源,但开发得并不充分,存在诸多问题。开发策略主要有:打造"中国厨师之都"美誉,弘扬北方独特米文化,打造南太行绿色饮食区,设计推出饮食文化特色旅游线路,加大饮食文化的宣传力度等。  相似文献   

11.
浅谈民族饮食文化与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味食品。充分利用各民族饮食文化,通过让游客参与民族食品的制作,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美食街道,定期举办专题美食节等活动,开发和包装以民族饮食文化为主的旅游线路,既可以承扬民族饮食文化,又可以丰富旅游的内涵,实现饮食业与旅游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饮食文化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饮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对贵州旅游发展来说不可或缺。促进贵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以文脉强化区域特色,充分挖掘和整合饮食文化资源,以优势品牌提升餐饮业竞争力,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这既有利于丰富贵州旅游活动内容,又有利于发展与传播贵州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3.
惠施与船家     
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惠施与船家》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为自己的长处而沾沾自喜,也不要为自己的短处而悲观失望。惠施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魏王十分欣赏他的才学。虽然惠施是宋国人,但魏王仍将他视为上宾,经常听他讲学,向他请教治国之道,与他讨论天下形势。有一年,魏国宰相因病  相似文献   

14.
论唐朝岭南的饮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是岭南饮食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丰富的鱼类资源、崇尚烹调技艺的民俗民风和日益增多的国际文化交流,很快使岭南饮食摆脱猎头、食人的野蛮习气,初步形成一个以生猛海鲜为主、山珍野味和河鲜为辅的饮食文化圈,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体系中独具个性、烹调技艺较高、极有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西夏地区的饮食文化主要受自然环境、民族构成以及对外交往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地理环境为西夏人民的饮食提供了物质基础,民族构成是西夏饮食文化形成的主体因素,西夏人民的对外交往则进一步丰富和改善了西夏人民的饮食。  相似文献   

16.
地理环境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它们对一个地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大 ,这是形成我国丰富的饮食文化和众多各具特色地方菜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四川佛教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饮食文化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独特的佛教旅游资源,四川地区佛教旅游资源丰富,开发佛教饮食文化可与发展佛教旅游相互促进,本文指出了四川开发佛教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意义,并对如何开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饮食描写源远流长,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饮食文化对于促进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丰富其内容以及加强其民族特色等,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魏晋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不断、政治混乱的一个年代。战争的混乱成为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但是在南北人口不断迁移和融合的过程中,魏晋六朝时候的饮食也在潜移默化的变幻,胡人和中原的交流同样丰富了魏晋六朝时期饮食。魏晋六朝时期饮食文化可以说是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也中国饮食文化重大的转折点。魏晋六朝时期文学发展迅速,众多的文人创作和饮食分不开。魏晋六朝的饮食文化为文人创作提供了题材,文人的创作也推动了魏晋六朝饮食文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20.
西夏地区的饮食文化主要受到西夏自然环境、西夏民族构成以及西夏人民的对外交往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西夏地理环境为西夏人民的饮食提供了物质基础,西夏民族构成是西夏饮食文化形成的主体因素,西夏人民的对外交往则进一步丰富和改善了西夏人民的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