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联想,是记忆的延伸,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法宝之一.由此及彼的联想,常能拓宽我们的视野,启发我们的思维,纵向横向的联想,往往进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a b=1是我们在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式子,以它为条件,我们能产生哪些联想呢?  相似文献   

2.
联想是数学解题的钥匙,它沟通了数学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联想是数学思维的火花,它是接通不同解题思路之间的桥梁.联想出智慧,新奇的联想,可以使解题别开生面,妙趣横生,给人以美的熏陶.面对一个数学问题,我们要仔细观察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抓住关键的结构特征,挖掘其中蕴涵的特殊规律和内在联系,并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解题模式相类比,提取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与之相匹配的模式,联想与它们相关的知识信息,通过分析探求出正确简捷的解题途径.  相似文献   

3.
解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普遍认可.长期的解题经验和解题教学的实践表明,完美的解题与广泛的数学联想是密切相关的.对有些问题我们通常说“想不到”,实际上应该说是“联不上”.因此,要想提高解题能力,首先要在解题中提高联想水平.“外形联想”是根据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所显露的外形结构特征,联想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数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物理习题足依据一定的物理模型设计而成的,明确物理模型是解题的关键,物理解题中的“模型联想法”是指通过相似、相近、类比、相关性等联想,以一些基本的物理模型为思维元素,并借助它们进行思考分析,从而迅速把握物理问题的处理方向.运用“模型联想法”解题,可将那些物理过程复杂,已知条件隐晦的物理模型变换成与之等效的简单、明了的基本模型或分解成一些基本物理模型的组合,往往可达到别开生面、化繁为简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覃倩 《考试周刊》2011,(70):74-75
在数学中,证明是引用一些真实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真实性的思维方式.精心联想和变易论题是数学证明中的两种常用的解题思路.精心联想这种解题思路中一般可从联想定义和定理、联想方法这两个方面进行:变易论题这种解题思路中往往用得比较多的是简化已知条件、增加辅助条件.  相似文献   

6.
解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普遍认可.长期的解题经验和解题教学的实践表明,完美的解题与广泛的数学联想是密切相关的.对有些问题我们通常说“想不到”,实际上应该说是“联不上”.因此,要想提高解题能力,首先要在解题中提高联想水平.“外形联想”是根据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所显露的外形结构特征联想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数学模式.它不仅能达到另辟蹊径,化难为易的目的,还能丰富我们的想象能力.现举例说明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运用联想思维解决数学问题□平凉市教委安宝成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寻求已知条件和结论之间逻辑联系的过程.由此及彼的联想,常常能启发我们的思维,沟通条件和结论的联系,起搭桥开路的作用.进行联想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充分注意题目的结构,注意条件和结论的特...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一、思维广阔性的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维活动作用范围的广泛和全面的程度.它表现为能全面地分析问题,作出广泛的联想.因而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处理和解决问题.1.加强联想训练加强联想训练,就是要强化学生的联想意识,拓宽学生思维视野.在数学教学中,联想训练的方法是很多的,可以从定义、定理、公式等出发进行联想.例如:由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2×底×高可以联想到等底等高…  相似文献   

9.
对于某些数学问题,从结构上的特点出发,在寻求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间逻辑关系的思考过程中,由此及彼的联想(联想定义、定理、或学过、解决过的类似问题等),常常能启发思维,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本文通过数例介绍几种常见的联想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的中考题中,经常遇到圆有关的判断说理问题.解答它们,要注意从题设条件出发,联想有关的性质和定理.  相似文献   

11.
联想是由此及彼的思考方法,对某些数学问题,联想一些形式相同的,思考方法、结构特征类似的熟悉问题或常规问题,通过迁移从而顿悟出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过程.而观察是联想的基础,在观察中认识数学题目的形式、结构、特征.每个数学题,无疑都要涉及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而要知道应当联系哪些知识来解题,则需要依据于题目的具体特征.数学解题经历着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只有通过对题的数、式、形作全面、深入、正确的观察,透过现象认识各种本质特征,才能联想有关知识,制定解题策略.所以,解题应从观察入手.  相似文献   

12.
复数的应用     
复数的应用孙学文(甘肃省高台县一中734300)复数知识沟通了代数、几何、三角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应用几乎遍及中学数学的各个领域.运用复数解题时,只要勤于思考,善于联想,挖掘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中所隐含的意义,许多数学问题都可转化为复数问题来解决.下面举例...  相似文献   

13.
审题琐谈     
审题就是要了解题意,搞清楚课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它是处理问题的首要环节,是联想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逐步学会审题.下面谈自已的一些做法.一、审查题目的条件1.审查题设条件全面审查题目的条件,分清主次,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是解题成败的关键.例1已知数列{a_n为等比数列,首项为z(zC),z=3,公比q一1/2z,这个数列中任何连续三项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均构成直角三角形且第一项的对应点为直角顶点,求复数z.分析:本题条件较多,但主要条件是a_n,a_( 1),a_(n 2)对…  相似文献   

14.
赵玮 《中学教研》2010,(10):15-19
在处理一些有关自然数的问题时,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通过联想,恰当地构造一个有助于解题的辅助数列,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是一种很有用的解题方法.现举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合理运用联想,使问题创造性地得到解决,下面举例加以说明.一、接近联想接近联想是由命题的已知条件和结论的外表形态与结构特征,联想  相似文献   

16.
规律探索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探索发现有关数学对象所具有的规律性或不变性的问题,它往往给出了一组变化了的数、式子、图形或条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分析、猜想来探索规律.它体现了“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考察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观察、联想、归纳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题型可涉及填空、选择或解答.下面以近年的中考题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7.
立体几何中的许多问题可用化归思想去处理.其基本思路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对空间图形的观察、分析、联想,将已学过的数学原理方法,运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向着目标设法实施并有效转化,在条件与结论之间实行合理的化归.常用的策略有:空间图形平面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非常规问题常规化等.  相似文献   

18.
梅凤 《学苑教育》2012,(17):42-42
初中七年级数学经常会遇到类似打电话问题,此类问题都是用含字母的式子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数学工具之一.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往往联想不到,如果以打电话问题来理解,此类问题就很好解决了.我们先看打电话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宋运碧 《理科爱好者》2004,(22):71-71,76
在数学解题活动中,当常规的推理不能奏效时.更多地需要对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观察、广泛联想,创造出沟通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桥梁.即通过构造一定的数学模型,来打开解题的通道,这种解题方法称为构造法.历史上有许多的数学家曾用构造方法成功地解决过数学上的难题.如欧几里德在《几何原本》中证明“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相似文献   

20.
形似联想是借助于时间上和空间上性质接近而产生的联想,它由已知条件或结论的外表形态与结构特征,想到与此接近的熟知的定义、定理、公式和图形.这种联想,在数学的教学中非常普遍,比如我们所做的习题,大多情况下都可以借助课堂上学到的内容,通过形似联想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