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记者的主要任务是报道客观事实。但所报道的客观事实是重要还是不重要,是新鲜还是不新鲜,这就牵涉到人们经常说的新闻敏感了。所谓新闻敏感,就是记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亦即新闻发现力。而新闻发现力是记者最基本、也是最难培养的素质。可以说,是否具备新闻发现力,是一个新闻从业人员能不能成为一名好记者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获取新闻线索,记者发现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一位外国新闻学者说过:"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能成为新闻记者。"新闻的生命力贵在发现。而记者发现新闻的能力,无疑是保证新闻传播正常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一个高素质的优秀新闻记者,毫无疑问必须是一个有着超强新闻敏感意识的新闻发现者。新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新闻敏感性强的记者,"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  相似文献   

3.
邵奎 《军事记者》2011,(2):72-72
所谓新闻发现力,就是通讯员在具备新闻敏感的基础上,把他人没有发现的新闻及时准确地报道出去的一种能力。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在《记者的发现力》中提到:“新闻工作者善于发现新鲜事物,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就是‘发现力”’。那么,通讯员应该如何培养新闻发现力呢?  相似文献   

4.
我的专栏开出后,接到了许多朋友的来电。他们或是给予鼓励,或是提供选题,或与我展开讨论。前不久,接到宁波日报高级编辑张登贵的来电,说是在我的《新闻发现力:记者的第一基本功》一文中(刊《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5.
记者几乎每天都在社会生活中寻找新闻,但一件客观事件发生后,在有的记者眼中能够发现其新闻价值,有的则不能;有的记者能在其中挖掘出重要新闻价值,有的记者能看到的新闻价值很表面很浅显。在外部采访条件相同的状态下,记者的素质与新闻发现力之间存在着决定性的关系。一、正确的价值观和强烈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陈栋 《报刊之友》2013,(8):115-116
新闻发现力是新闻从业人员——记者有效及时地判别新闻事件中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认知能力,是新闻记者通过自身感官和逻辑思维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或事实中所涵括的即时性、重要性、突显性、趣味性等构成新闻价值诸要素的职业敏感力,是新闻记者必备的首要素质,也是新闻传播活动得以展开的基础与保证。本文认为,社会责任意识、新闻敏感意识、技巧意识和记者自身素质等对记者的新闻发现力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生活中,并不缺少新闻,缺少的只是发现。记者生命力,其实就是发现力。因此,一个人之所以被称为记者,并不是一种职业头衔使然,而是因为他比普通人看到的更多、思考得更深。一个优秀的记者,穷其一生,都在追求“发现”。苦与乐、喜与悲尽在于斯。 南振中同志的《记者的发现力》一书,论述的就是记者素养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内容——发现力问题。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他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来的心得与体验。 我与振中同志相识已有多年,无论是他在新华社山东分社当农村记者时,还是他到了北京成为新华社的总编辑,他对新事物的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群众看问题的立场和视角去认识、分析事物,是新闻工作者增强群众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增强大局观的必要渠道,也是记者提高新闻发现力的有效途径。用群众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甚至可以让记者从广告信息中也能发现新闻——立足于群众,从群众的所急、所需、所喜、所恶去想问题、做事情,可以让我们坐享许多送上门来的新闻。  相似文献   

9.
陈钢 《新闻知识》2015,(3):107-108,96
在突发事件、重大活动、热点问题、重大调研等"显性新闻"之外,围绕新政策、新趋势、新民情等"隐性新闻"开展日常就地调研挖掘新闻,是媒体记者的一项基本功。能否抓住机遇把"大新闻"做出"高大上",是记者职业素养和水准的体现,同样,在表面相对平静之下让日常"小新闻"出彩,也反映着记者的发现力、采集力、写作力。根据笔者多年新闻工作体会,让日常就地调研不断"出彩",一要克服审美疲劳、保持职业热情,二要坚持"走  相似文献   

10.
“发现力”就是经过深入研究与探索,看到或者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新鲜事物、揭示前人尚未揭示的内在规律的能力。发现力不同于我们所说的新闻敏感,它比新闻敏感又更进一步、又更高了一个层次。新闻敏感只是记者对某一事物或事件的认识程度。也就是说,面对眼前发生的事件,知道它是新闻并能采写出来,但是没有更深一步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如何发现新闻?这个问题是许多的记者,特别是初学写新闻的记者时常感到迷惑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涛 《当代传播》2013,(1):108-109
记者的成功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发现的水平和深度,其意义十分重大.新闻发现力是记者把握世界的方式,理性思维在新闻发现力的构成中居于重要位置,培养记者的思维方式已成为当下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记者的工作就是去跑、去找、去挖掘新闻,因此,练就一副铁脚板,是记者的必备素质。然而,我们看到,现在有一些记者不愿走出去,呆在办公室里的时间占多数,与百姓、与基层的交往越来越少,新闻发现力随之慢慢降低,新闻嗅觉渐渐失  相似文献   

14.
刘慧 《新闻天地》2003,(6):51-52
一些机关单位的新闻宣传专干总是埋怨本单位没有好的新闻素材,写不出好的新闻。其实,新闻素材各个单位都不缺,缺少的是宣传专干从新闻素材中挖掘出好的新闻。新闻专干要想写出好新闻,必须培养自己的新闻发现意识。 "发现"乃新闻之母。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说过,"新闻记者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发现,是事实转化为新闻的关键一步,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而且这种发现要独具慧眼,要领先一步,要略胜一筹。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认为:"发现"是一种力量,记者的生命力其实就是发现力。优秀新闻作品大多始于记者的发现。法西斯灭亡十多年  相似文献   

15.
熊萍 《新闻知识》2008,(1):84-85
新闻需要发现并成于发现,记者的发现力直接决定记者怎样做,能够走多远,但当前部分记者缺乏的就是这种能力,发现不了有价值的新闻,有时新闻素材摆在面前却"嗅"不到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或者根本就不愿花精力和时间做深层挖掘而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浅层次报道上,哄抢新闻并由此造成简单重复,以致一些本具有极高新闻价值的作品因记者发现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称职的新闻编辑记者,拥有极高的新闻敏感度能够帮助记者及时发现并判断手上的新闻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反之,没有新闻敏感度的记者很难挖掘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新闻,而政治敏感力是编辑记者能够在激烈的新闻行业中立足的基本能力之一。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编辑记者的政治敏感力呢?本文将从五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发现刘恩和     
杨龙 《新闻窗》2007,(3):50-51
新闻报道重在“发现、表现”。著名记者穆青在《用毕生去发现》一文中谈到:“生活中并不缺少新闻,缺少的只是发现。记者的生命力,其实就是发现力。一个优秀的记者,穷其一生,都在追求发现。”发现刘恩和是我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来最大的收获之一。刘恩和所在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后坪乡茨坝村地处贵州与重庆交界  相似文献   

18.
我干新闻这一行已经八年了 ,与许多同行一样 ,先当记者 ,后做编辑。在长期编辑记者稿件 ,我发现许多记者在采访公务活动尤其是会议时最易犯的毛病之一 ,即罗列许多程式化的“新闻”事实 ,而把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湮没了。在一般公务活动包括各种会议的采访报道中 ,我们不应有闻必录 ,有录必报 ,而应透过其大量的、纷繁琐碎的一般事实去捕捉那些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在整个新闻采写的过程中 ,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做工作 ,一是搜集什么 ,一是抛弃什么。这一肯定和否定相结合的过程 ,实际上是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过程。1995年冬…  相似文献   

19.
记者既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新生事物的发现者;新闻的本质在于发现,写作在其次。目前,新闻界持这种观点的人越来越多。但如何发现新闻?众说不一,莫衷一是。比较权威的是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同志在《中国记者》1997年第6期上发表的《积极开发自己的发现力》的长篇文章,以及前不久出版的《记者的“发现力”》的专著。所以,笔者一度认为:如何发现新闻是个大题目,不是什么简要的公式可以概括了的。但是,看了《新华文摘》2002年第一期转自《发明与革新》杂志的一篇短文———《科学发现的公式》后,笔者的想法改变了。《科学发…  相似文献   

20.
记者间最大的能力差距不是新闻写作能力的差距,而是发现新闻能力的差距。如何培养新闻发现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问题意识:1.从旧报纸旧线索中发现好新闻要靠问题意识。许多人认为新闻以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