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静脉管理的方法,减少化疗药物渗漏给病人造成的痛苦。方法将按传统静脉输液流程进行化疗的病人131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进行静脉管理后化疗的病人1177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静脉炎、药物渗漏的发生率及两组病人对护士的满意率。结果对照组静脉炎396例,药物渗漏15例,其中皮肤溃烂2例;观察组静脉炎59例,药物渗漏7例;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对护士的满意率分别为95.7%、99.0%。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进行肿瘤化疗病人的静脉管理,可减少病人痛苦,提高静脉化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在肿瘤护理中,化疗药物刺激及因反复穿刺造成的机体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而且使肿瘤治疗不能顺利进行。2008年1月-2009年2月铜陵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对152例肿瘤患者在化疗时应用了浅静脉置管化疗并观察静脉留置针在肿瘤患者化疗时使用的效果,置管时间2-7d。浅静脉置管的应用减少或避免了患者化疗时化疗药物对血管及血管周围组织的损伤。肿瘤患者化疗时使用效果满意,极大的方便了病人治疗时的需要。降低了化疗药物推注外渗的风险。同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普通静脉针的换代产品,三十年前已在欧美国家普及应用.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可应用于各年龄阶段,尤其是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避免了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量.我科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1月,临床共应用110例,在实际应用中护理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静脉是给药.营养及液体补充的必经通路.化疗药物对局部静脉有较强的刺激,使静脉血管硬化,萎缩、变细.加上护士对手背静脉使用缺乏计划性,造成手背浅静脉的破坏.如果采用手背浅静脉和指间静脉交替使用的方法,就有十余条小静脉可供选择.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和减轻对手背主要静脉的破坏。也有利于输液部位的保护和静脉的恢复,大大提高化疗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使用率.作为医护人员,必须在熟练掌握应用解剖学知识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浅静脉穿刺方法,减轻病人痛苦,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脉和口服地塞米松方案于紫杉醇化疗前预处理的疗效,探索最佳紫杉醇药物预处理方法.方法:收集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初次使用紫杉醇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57例,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静脉组):紫杉醇化疗前30min给予0.9%的氯化钠注射液冲管,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入壶,再肌肉注射苯海拉明20mg,静脉注射西咪替定300mg后,予紫杉醇270mg,静滴,d1,联合铂类药物同时使用止吐药物,每21天重复(80例);乙组(口服组):紫杉醇化疗前12小时、6小时各给予地塞米松20mg口服,再肌肉注射苯海拉明20 mg,静脉注射西咪替定300mg,予紫杉醇270mg,静滴,d1,联合铂类药物同时使用止吐药物,每21天重复(77例);结果:甲组1.25%(1/80);乙组3.89%(3/77),其中一例过敏患者再次静脉给予地塞米松20 mg后继续化疗未再发生过敏现象.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我科紫杉醇化疗前预防过敏反应静脉用药方案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口服用药方案,预防效果与口服给药方案相似,而且具有简单、易被患者接受的优点,即使发生过敏反应,经处理使用化疗前静脉给药方案仍可以使紫杉醇治疗得以继续.  相似文献   

6.
目的:中枢性高热病人应用冰毯机加药物吲哚美辛栓肛门内给药降温的效果观察。方法:对中枢性高热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冰毯机加药物吲哚美辛栓肛门内给药降温和冰毯机降温,比较两组病人降温效果。结果:两组病人降温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毯机加药物吲哚美辛栓肛门内给药降温效果明显优于冰毯机降温。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是临床中一项重要的给药途径,特别是白血病病人需长期住院治疗,加之药物毒性大,对血管破坏严重,给临床穿刺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我们采用指背间小静脉穿刺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介入治疗是肿瘤病人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 ,恶心、呕吐是恶性肿瘤病人介入化疗最常见的毒性反应之一 ,病人常因严重呕吐中断治疗 ,且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自 1999.3~ 2 0 0 1.7月以来 ,对恶性肿瘤介入化疗病人应用枢丹预防呕吐 ,并与单用胃复安比较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选择介入治疗病人 4 8例 ,观察组 :其中卵巢癌 2 5例次 ,乳腺癌 3例 ,绒毛膜上皮癌10例次 ;年龄 2 1~ 6 0岁。另选择介入化疗的方案相同 ,病人一般情况相同 ,而给予胃复安治疗呕吐 4 8例恶性病人作为对照组。1.2 化疗方法 采用动脉给药 ,…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评价化疗中正确的给药方法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67例化疗患者给药前的评估、给药方法。结果正确的给药方法可减少用药的不良反应,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结论按时、准确、安全给药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可提高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结核病中能致死、致残的危重病型。在临床上,除选择可通过血脑屏障的有效抗结核药物外,寻求更适宜的给药途径亦是治疗结脑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已有人试行鞘内用药,脑池穿刺给药等,但这些给药方式疗效如何还需大量临床资料验证。自1980年以来,我们采取化疗加鞘内注药治疗30例本院住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使用一次性空气净化输液器(简称净化输液器)降低生脉注射液输液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把180例静脉输注生脉注射液的2型糖尿病并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92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使用普通输液器,实验组使用净化输液器,观察两组患者的输液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6%,对照组输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3%,实验组输液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净化输液器在静脉输注生脉注射液中能有效过滤不溶性微粒,减少输液不良发应,保证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减少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方法:随机将2012年在肿瘤科住院病人76例作为对照组,给临床抗肿瘤治疗和常规的护理措施;同期住院病人74例作为干预组,在化疗过程中除常规护理措施之外,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的化疗药物外渗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并能提高病人满意度,促进化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本通过36例病人行中心静脉导管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简称TPN)的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结果认为:TPN支持治疗使由于大剂量化疗而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化疗得到顺利实施,使肿瘤晚期病人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能帮助消化道手术病人度过危险期。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nmatoid Arthritis RA)是风湿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能否得到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控制病情、改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对传统治疗法的不断总结和反思,RA的治疗方法也逐渐被更新。本文总结了目前比较公认的化疗方案。 1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历史和联合化疗的提出 70年代之前,虽已有很多抗风湿药物可供选择,但临床上可谓“无章可循”。70年代,将抗风湿药分为:一线药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二线药为疾病缓解抗风湿药(SMARDs);三线药为类固醇激素,同时,还依此为序拟定了“金字塔”RA治疗模式。即对RA病人依  相似文献   

15.
手术是治疗早期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而术后适时化疗也是避免或减少癌细胞扩散、延长生命的重要措施。我院普外科病房1997.5~2000.11月共收治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46例,总化疗次数502次,均通过静脉途径给药,由于我们的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多数患者都能积极配合,顺利完成化疗过程,现将用药过程的观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心理护理 当患者得知被确诊为癌症后,多表现为恐惧、绝望  相似文献   

16.
一次性输液器已使用多年,但在临床操作时常见到穿刺针进入血管内不易见回血,特别是穿刺细小的血管或血容量不足的血管时,往往针头已进入血管内,却无法判断仍在盲目的穿刺或退出重新刺入,造成穿刺失败,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我们分析了静脉穿刺不易见回血的原因,主要在于输液  相似文献   

17.
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静脉穿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重危病人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同时也是对护士基本素质的衡量和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因此,熟练的护理技术可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安全感,由于个体静脉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差异较大,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各类血管的特点,灵活掌握穿刺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下面就对静脉穿刺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做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8.
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 ,也是临床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静脉穿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重危病人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 ,同时也是对护士基本素质的衡量和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因此 ,熟练的护理技术可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安全感 ,由于个体静脉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临床差异较大 ,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各类血管的特点 ,灵活掌握穿刺的方法和技巧 ,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下面就对静脉穿刺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做简要探讨。1.扎止血带握拳法。当我们在治疗时 ,按医嘱为病人准备好液体 ,来到患者面前 ,排…  相似文献   

19.
现阶级对于多数宫颈癌患者化疗,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对于血管损伤较大。为了防止患者穿刺部位外渗、外漏、静脉炎、重复穿刺的的痛苦和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实践中我们选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用于患者化疗优于成人静脉留置针。现将本院产科2002.3-2006.6月应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用于宫颈癌患者行5-Fu持续96h化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妇科化疗病人逐渐增多,化疗药物对于病人的治疗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大多数的抗癌药物缺乏选择性,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的正常细胞具有一定的破坏性,特别是治疗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时,用药量很大,需接近中毒量才能发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