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吃“忆苦饭”虽非中国首创,但在改革开放之前,倒也曾一度时兴过的, 只是现在已无人问津了。不知是因为当年的“忆苦饭”太“苦”,还是如今的生活太“阔”,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经济强国日本。最近竟把“忆苦饭”送上了小学的餐桌。  相似文献   

2.
早就在中国绝迹的“忆苦饭”,目前却在美国的不少中小学校校园甚至幼儿园里大行其道。毋庸置疑,其宗旨与中式“忆苦饭”大不相同,主要是为帮助孩子懂得珍惜粮食,学会同情穷人。马里兰州的温顿小学校最近为全体学生组办了一次为期3天的“要饭”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的不少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里,吃“忆苦饭”非常流行,其宗旨据说主要是为帮助孩子懂得珍惜粮食,学会同情穷人,并直接或间接地获取国际知识。马里兰州温顿小学“要饭”课马里兰州的温顿小学最近为全体学生组织了一次为期3天的“要饭”课,按规定,由少数学生担任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负责发饭,而其他大多数学生则扮演流浪汉、乞丐或穷人。在这3天内,每每到了就餐时间,扮演不同角色的孩子们便各就各位“体验”生活。只见“工作人员”仔细地将饭菜分发给每个“无家可归者”,而“要饭者”则就地坐下大吃起来。尽管这种“生活体验”课的形式十分活…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的不少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里,吃“忆苦饭”非常流行,其宗旨据说主要是为帮助孩子懂得珍惜粮食.学会同情穷人,并直接或间接地获取国际知识。马里兰州的温顿小学最近为全体学生组织了一次为期3天的“要饭”课,按规定,由少数学生担任慈善机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的不少中小学校园,吃“忆苦饭”非常流行。其宗旨主要是帮助孩子学会珍瞄粮食,同情弱者。马里兰州的温顿小学曾为全体学生组办了一次为期3天的“要饭”课。按规定,由少数学生担任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负责发  相似文献   

6.
下雨了     
设计思路:夏天到了,又到了一年中的雨季.一天早上,趁着天晴刚带孩子们来到户外玩,没想到一会儿天就又下起了大雨,我带着孩子们急急忙忙回到教室以后,他们一脸失望地说:“唉,又下雨了,今天不能出去玩了.”“我不喜欢下雨天.”“要是下雨天也能出去玩就好了.”  相似文献   

7.
刮了几天的大风,今天终于停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召唤着这些在室内闷了好久的孩子们。孩子们欢笑着来到宽阔的户外场地。“咱们来玩‘三个字’的游戏吧!”“好!”孩子们积极地响应着我的建议。只见身佩“红五星”标志的“小猎人”东跑西窜,宽阔的场地上“被捕者”的队伍在一点点地壮大。欢快的笑声渐渐地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焦急——“被捕者们”原地不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的不少中小学校校园甚至幼儿园里,吃“忆苦饭”非常流行。其宗旨据说主要是为帮  相似文献   

9.
深秋的一天,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苍耳妈妈正在给孩子们打点行装。可不是吗,孩子们都长大了,个个成了浑圆鼓胀的小豆子。“孩子们!”苍耳妈妈深情地看了小豆子们一眼,“你们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越来越多的小学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快乐午餐”。这不仅给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以充分、全面的营养,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科学的饮食习惯,因而受到家长们的欢迎,而孩子们也被“快乐午餐”中洋溢的人情味、艺术气氛所陶醉。“快乐午餐”不仅成功地引导孩子改变了偏食的习惯,还十分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孩子们经常到  相似文献   

11.
春游也好,秋游也罢,在孩子们眼里,“游”之意不在“春”、“秋”,而在于孩子们能快乐地走出课堂,可以不守规则的“自由”一天。那新鲜劲,足以雀跃孩子们的每一根神经。我作为学校少先队辅导员,有理由在当今这个不断高涨的“以人为  相似文献   

12.
老师的微笑     
一天下午,我和小朋友做完游戏,坐在草坪上休息。孩子们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说着话。看着他们交谈的开心样儿,我也来了兴致,笑着问他们:“你们最喜欢干什么呀?”孩子们见我很高兴地加入他们的谈话,纷纷抢着说:“我最喜欢玩小汽车。”“我最喜欢弹琴。”“我  相似文献   

13.
活动背景一天午饭后,小朋友们照例到动物角去喂小兔子,突然,孩子们惊呼起来:“壁虎!壁虎!”顺着他们视线,只见一只壁虎正静静地吸附在墙角边。我立即示意孩子们静下来:“看看壁虎是什么样的?在干么?”小朋友们睁大眼睛,屏住呼吸,观察了一会儿就叽叽喳喳地嚷起来:“壁虎有四条腿。”“壁虎有一条巴。”婉婷小朋友还不解地自语:“壁虎为什么在墙壁上不掉下来呢?”这时壁虎大概受了惊吓,“哧溜”一就溜走了。“哦……”孩子们失望地叫了起来。面对孩子们如此浓厚的兴趣,我参与的热情也高涨起来。应该说农村的孩子对于“壁虎”…  相似文献   

14.
种树的启示     
户外活动时,我发现许筱睿、马赛几个小朋友拿了两片绿叶子往树下沙土里埋。问她们干什么,她们满脸兴奋地说:“我们在种树呢!”看来,孩子们对种树产生了兴趣。我决定鼓励他们自由探索,寻求答案。第二天,第三天,孩子们失望地发现:小树并没有长出来。她们一商量,觉得应该给小树叶喝点水,可是沙土里的树叶喝饱了水,一连几天还是没有动静。这次孩子们倒不急了,面对我的询问,反而安慰我说:“过两天,再过两天就会长出来了,长得和树妈妈一样高。”看到这种情况,我启发她们挖开土坑看看树叶变成什么样了?孩子们惊奇地发现绿叶子已…  相似文献   

15.
站在讲台上,彭雳被台下几十双黑亮的童眸感动。在充满童稚的期待中,她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至美的境界:“天黑了,小鸟睡着了。我们轻轻地走到小河边,听青蛙唱歌……” 这是彭雳教学的一个画面。谁能相信,为了让孩子们真切地听到青蛙的“歌声”,她已连续十天在天  相似文献   

16.
偶然发现一天早餐后,我准备组织孩子进行集体活动,孩子们却趣味盎然地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他们对我的指令似乎“听而不闻”。怎么办呢?无奈之下,我想起孩子们喜欢玩“开火车”的游戏,就大声念起了“开火车”游戏的儿歌。“小朋友,快快来,我们的火车就要开!”果然,孩子们听到儿歌  相似文献   

17.
[案例]当我和着掌声走进教室的时候,这意味着六(6)班的孩子在过最后一个儿童节了。“孩子们,老师送给你们一件特殊的礼物。”我慢慢地打开一个纸箱,神秘地说,“这个礼物,每个人只要在脖子上挂一天,它就归你所有了。“耶!”孩子们一听喜出望外。“不过,咱们可要‘礼尚往来!’”我故意卖了一个关子,“一天以后,我希望也能收到你们的‘礼也能收到你们的‘礼物’——每个人在纸上谈一谈保护它的感受,好吗?”“好!”“一言为定!”“哇!”始料未及的孩子们个个目瞪口呆,人人惊诧不已,原来领到的“礼物”竟然是人手一个的生鸡蛋。一天之后,我如期收…  相似文献   

18.
赵娜  王超 《学前教育》2009,(6):18-19
夏天到了,孩子们都很喜欢玩水和沙子,当老师把一大盆水倒入沙池中时,孩子们会兴奋地大叫。随着水倒入沙中,他们会观察到水渗进沙子中的情况,随着水的下渗会用手拼命向下挖,更会发出各种疑问并展开热烈的讨论:“水跑到哪里去了呢?”“它变没了。”“它跑到沙子下面去了。”“它渗下去了。”孩子们兴奋地说着玩着。过了几天,我带孩子们到种植园地去给植物浇水,他们一桶一桶地提着水,将它们倒进土里,  相似文献   

19.
生成背景一天.扬扬小朋友从家里拿来一本印有黄河石的挂历,自豪地宣称挂历上的黄河石是爸爸的收藏品。孩子们好奇地围上去欣赏,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瞧。一条龙。”“不,是云彩。”“像雪花”“像老爷爷。”同时,孩子们也提出了许多疑问:“为什么石头的花纹都不一样?”  相似文献   

20.
王桂林 《班主任》2013,(6):34-35
寒假过后,开学第一天,望着孩子们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我亲切地问道:“同学们,你们这个寒假过得开心吗?” “开心!”孩子们异口同声,眼睛里闪烁着喜悦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