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家教》的全体工作人员:你们好!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专家。我女儿11岁,她身体状况很好。由于身体好,发育得早,现在乳房渐渐发育。孩子很苦恼,总是问我怎么办。我给她讲解了很多生理知识,可她还是想不开,穿衣服也很不自然,我想请专家给孩子一个很好的解释,让她不再苦恼。  相似文献   

2.
丝乔 《家长》2012,(4):28-29
我说女儿下午怎么对我耍起"手段"来了,原来都是照猫画虎,从画上面学来的。 周六下午,我给女儿辅导数学。有一道应用题,女儿写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相差很大,我知道她没有完全理解题意,就耐心地给她讲了一遍。我问女儿听明白没有。她抬起头望着我,目光中有些迷茫,我知道她还是没有明白。我又给她讲了一遍,这回女儿表示听明白了,随后她说口渴,就去喝水了。 趁着女儿喝水的工夫,我把那道应用题换了几个数,再让女儿做。谁知,女儿还是做错了。我见状,生气地对女儿说:“你这孩子怎么回事,一遍不行,我给你讲两遍,你说听懂了,可还没过两分钟,我换了几个数,你就不会了。”  相似文献   

3.
孙娜 《师道》2013,(10):11-11
记得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特别在乎女儿成绩的稳定,但凡她考不了一百分,我就开始抓狂,拼命想着这次考试失利的原因,因为一年级的课程,孩子的姥姥已经给她讲了一遍。(姥姥是小学退休教师,一辈子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经验颇丰)在这第二遍学习之后的考试居然得不了一百分,是孩子没有学会吗?是孩子的智力和理解力有问题吗?于是我赶紧联系孩子的班主任。班主任老师的分析,让我刹那间醒悟。她告诉我:"不认真"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没  相似文献   

4.
“别看电视了,快来吃饭!”喊了三遍,女儿才极不情愿地走向餐桌。“还要不要吃饭了?”我面有愠色。“妈妈,我把这碗饭吃得干干净净的,你就再让我看一集《奥特曼》,好吗?”女儿丝毫不理会我的不快。“好,好,快吃吧,多吃点!吃完奶奶帮你放。”我能说什么呢?要是不答应她,这顿饭她准能吃上个把钟头。"女儿长大后准能成为谈判专家。"先生不止一次这么说。的确,女儿很会提条件,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体会到,和女儿讲条件实在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寸步不让“五一”长假,我们带孩子去看望外婆。外婆家在外地,我们聚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不…  相似文献   

5.
我是贵刊的一名新读者,与《中华家教》相识的时间还不长。由于孩子刚上幼儿园.我非常关心他的成长.包括身体、知识的掌握等等。尽管我决心做个好爸爸,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许多方面不懂.也无从学起。一位朋友便向我推荐了《中华家教》。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女儿今年读小学三年级。几年前当她还在幼儿园时我们就发现她有唱歌的天赋,为此还高薪聘请了专职音乐教师培养她。孩子由老师精心调教后果然长进不小,每当幼儿园有节目表演,女儿总是要么表演独唱,要么在合唱队中担任领唱。孩子进小学后,一位任课的音乐教师有一次在谈到我女儿情况时,也很兴奋地对我说:“你女儿的嗓子相当不错,只要舍得投资好好培养,将来肯定会有大出息的。”就这样,两年多来我们在孩子身上花费了几乎所有积蓄,不光请师范院校毕业的在职音乐老师教孩子唱歌,还特意为孩子买了一架钢琴。当然,一天天长大的孩子自己也越来…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家庭与家教》——我的挚爱我是一名铁路工人,常年工作在戈壁小站。自从认识了《家庭与家教》以后,我就有种想当教师的冲动,一有不懂的就请教《家庭与家教》,没有学生,就把女儿当做学生。乌鲁木齐教育学院在哈密举办教师培训班,我毅然报了名,一年后,我终于拿到了“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这下我信心更足了。我又到邮局订阅了2005年的《家庭与家教》,一有空就看就学,见到好文章我就推荐给学生家长,让更多的父母受益,让更多的家庭快乐幸福。  相似文献   

8.
变换角色     
孩子大多喜欢和比自己大的人玩,但因为不懂正确的交往方式,常会发生争吵。我的侄女比我女儿大5岁,女儿特别喜欢和她玩,总爱跟在她的身边。我侄女看书,我女儿也要看书,而且非要看和她姐姐一样的书;两人一起玩积木,女儿就非要玩她姐姐手里的那块。如果不让她玩,她就放声大哭,还边哭边数落她姐姐:“你大,应该让着我。”看着女儿这样无理取闹,我和侄女一起商量了一个办法:变换角色。我对女儿说:“嘟嘟,你喜欢当大姐姐吗?”女儿一听当姐姐,眼睛一亮:“喜欢,当谁的大姐姐呢?”侄女接着说:“当我的姐姐,我来做小妹妹。”我摸着女儿的头说:“大姐姐…  相似文献   

9.
女儿是个顽皮的孩子,和小朋友吵架是常事。记得女儿刚上幼儿园时,因为和小朋友抢玩具,还把小朋友的脸咬了一口。紧接着没几天又因为咬人挨了批评,说她还不服气。她有她的理由,这个不给她玩具,那个先打了她。有一次,她和一个比她大的孩子争着荡秋千,被那个孩子一脚给踢倒了。当时我很心疼,把她抱在怀里,跟她讲小姐姐这样做不对,你不要像她那样欺负比你小的孩子。我想与其指责别的孩子,不如借此机会让她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减少她犯同样错误的机会。孩子们因为争东西吵架的时候比较多,我们总是尽量让她让着点,让她多…  相似文献   

10.
向女儿认错     
《宁夏教育》2010,(5):78-78
去年,为了让上小学的女儿取得好成绩,我为她买了好几门功课的《三点一测》,让她“加餐”。可女儿不领情,一个学期过去了,她的《三点一测》基本没做。我大发雷霆,女儿很害怕,经常躲着我。她看我时,那惊恐的眼神让我心痛,让我心寒。  相似文献   

11.
正女儿今年五岁,乖巧又懂事,朋友经常问我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我的育儿经验是:把孩子当朋友。朋友原则一:尊重与平等我和女儿相处得很友好,我从不认为女儿无知,而是把她看成大人,凡事都用商量的口气与她沟通。女儿爱看动画片,如果不加约束她会一直看。这时我就和和气气对她说:"妈妈小时候就爱看电视,当时不懂,所以现在戴上厚厚的镜片,遮挡了妈妈漂亮的大眼睛,你说妈妈说得对吗?"听了  相似文献   

12.
咨询热线     
《家教博览》:我是您的新读者,前些天订了《家教博览》。看后感觉真的很好,看到您这里有热线邮箱,就更是高兴了,我女儿今年4岁,最近我发现女儿比前些日子有些变化,心里也很着急,可又不知道什么方法才能帮助孩子去除她的这些毛病。以前孩子学什么事还是很认真的,前一个月有些感冒,就一直没上幼儿园,这一个月里她变得做事不认真,写作业时总是东张西望,以前十几分钟就可以写完的作业,现在半个小时有时一个小时才能写完,而且写得没有以前那样好,我很担心,如果孩子养成这样的毛病,将来的学习怎么办。读者叶子叶子:《家教博览…  相似文献   

13.
女儿上学比较早,一遇到数学难题,哪怕只拐上一个弯,她的小脑袋瓜都转不过来。看着她拿回来的82分的卷子,我憋着怒火给她把错题讲了一遍,她很认真地听。之后我发现,她写作业的时候好像不快乐了,看着最爱看的《喜洋洋与灰太狼》也没有了笑声。我知道,孩子在为她的成绩"赎罪"!这时,老公推开了家里的门,我兴师问罪地大声说:"告诉爸爸,你考了多少分!"孩子的头像是栽到土里的"小萝卜",根本看不到小脸,她吐着舌头,不  相似文献   

14.
自行开发家教的方法和能力李桂花是辽北大坡乡的农民,她的女儿刘小兰在县中学读初中二年级。一次家长会,女儿的班主任老师对她说:“你女儿考了全班第一名,这孩子很有  相似文献   

15.
亲爱的朋友: 给你介绍一位送上门的、权威的“家庭教师”,你愿意吗?她的名字叫《中华家教》。★《中华家教》是全国妇联主管,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指导,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会刊,是发行量最大的国家级家庭教育类期刊。★《中华家教》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家庭教育类期刊,办刊10年来曾指导数千万父母培养孩子成才。★《中华家教》是全国32万所家长学校的必备教材,传阅率极高,据调查显示,《中华家教》每本平均传阅率达9—12人,每期读者约1000万人。  相似文献   

16.
问:女儿快四周岁了,一直很乖巧的她开始变得有点自说自话了。以前让她做点什么事情,她都非常乐意去做,而现在她要么磨磨蹭蹭,要么充耳不闻。我只得说如果你做好这件事,妈妈就给你吃什么好吃的或者带你去哪里玩,她才会马上把事情做好。例如现在晚上看英语碟片,你问她问题,她明明知道,却偏偏乱说。如果有一个好吃的东西摆在面前,她马上把正确答案告诉你了。现在为了让她做点事情,要么拿点她感兴趣的东西作交换,要么阴下脸强迫她做,好像没有其他好的办法。我拉脸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想想总不太好。有时想耐心说服她,可一点也不管用。用好吃的去引…  相似文献   

17.
教育体制和选拔机制我了解得太浅,不能随便评论。但我那些孙子辈的人,有的还在上中学,看到他们从早到晚地做功课,实在是苦不堪言,让我很是感慨。我的孙子还比较小的时候,语文常常不及格。我就奇怪,你语文怎么会不及格呢?我给你讲讲。他说你讲不了,你根本就不懂。我连初中的语文都根本不懂?后来我一看,我真不懂。  相似文献   

18.
元月初的一天晚上,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在家做期末复习的功课。9点左右时还剩一道数学题不会做,她准备等我开会回来讲解以后,就可以去睡觉了。我回来后,一看题目并不太难,便让她先试着做一做。她却连试也不试,硬让我直接讲给她。这时我有些火了:"一遇到难题就交给我,你一点也不动脑筋思考,养成了依赖的坏毛病,以后怎么攻克难题呢?先自己做,不懂的地方我再指导。"我的口气强硬。没想到任性的女儿一下子从我手中夺走了笔,生着气拿起书和本子走回自己房间去了。我也感到非常的生气。第二天中午,孩子的外公说:"孩子昨晚做了半个晚…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家庭与家教》我的好选择一个好的选择,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自从我2005年订阅了《家庭与家教》杂志,她便成了我的知心朋友,也改变了我传统的、偏激的教子方法,使我懂得了怎样尊重孩子,学会了怎样与孩子沟通,同时我也成了孩子的好朋友。懂事的女儿看到我的变化,高兴地说“:妈妈自从有了《家庭与家教》,就成了现代妈妈了,我再也不怕她了。”虽然与孩子的沟通已不成问题,我相信女儿是个身心健康而且快乐成长的小女孩,但是在女儿的学习上我却不是个好母亲,为此我时常困惑不已。平日里好强的我,忙工作,忙学习,忙父母,忙兄弟姐妹,可忙到女…  相似文献   

20.
漪然 《父母必读》2010,(5):154-156
“妈妈。再给我讲一遍吧。”“哎呀,这个故事都讲了八百遍了!”当这样的对话第N次出现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一个故事都讲得熟能成诵了,孩子还是不厌其烦地让你再讲一次。通常你会怎么做呢?是硬着头皮将“嚼之无味”的故事再读一遍;还是想出了别的什么办法,既可以满足孩子再听一遍的要求,又可以让自己讲得更加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