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她从今年开始迷上了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习成绩。我们做家长的非常苦恼!面对她直线下降的成绩,我们想把她送到寄宿制学校去读书,不知道此法可以克服她对网络的迷恋吗?有没有其他的好办法让她既可以上网却又不迷网?”根据我们对3870位中小学生家长的调查,68.6%的家长“非常赞同”或“赞同”孩子上网,但60.5%的家长对孩子上网表示“非常担心”或“有点担心”。可见,大多数家长并不反对子女上网,只是担心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要预防孩子的网络沉溺行为,家长要做到以下“五要”。1.要以身作则。在上网时间、上…  相似文献   

2.
教育信息     
★广州市城调队“暑期青少年教育状况”专项调查显示:接受访问的家长中,41.0%安排自己的子女在暑假期间参加课外辅导或者兴趣班等暑期教育。对于子女暑假期间的安排,73.0%的受访家长表示希望他们学习和放松相结合,20.0%希望子女以学习为主,只有7%希望子女以消遣放松为主。家长为子女报读暑期教育班平均花费了522元,其中花费在200元或以下的占了16.7%,花费201元-500元的有33.3%,花费501-1000元的有50.0%。★美兰德信息公司今年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汉、沈阳8个城市700余名14岁~24岁的城市青少年开展调查。调查显示,66.8…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采用HLM模型和路径分析模型探究中小学生家长学习参与对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1)小学生学业成绩随着家长学习参与频率的增加而提高,而初中生家长学习参与频率与子女学业成绩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2)对于亲子关系较好的小学生,家长学习参与频率的增加有利于其学业成绩的提升;但对于亲子关系较差的中小学生,家长要适度控制其参与子女学习的频率,以促使子女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3)学习自信心在中小学生家长学习参与和子女学业成绩之间发挥中介作用。(4)亲子关系在中小学生家长学习参与和子女学习自信心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并进而对子女的学业成绩产生积极影响。由此,建议中小学生家长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初中生家长适度控制对子女学习的参与频率,采用适合子女的学习参与方式,努力提升学习参与质量。此外,在参与子女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式教育提升子女的学习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世界教育信息》2006,(4):32-32
“德智体”正变为“德心体”,学习成绩好不再是上海市大多数家长心目中好孩子的首要标准。上海市妇联、市社科院联合发布的首份家庭教育最新发展状况报告显示,道德品质、心理和身体健康正成为上海市民家庭教育的三大要素。调查显示,65.9%的家长把子女的道德品质作为衡量家庭教育成败的首要标准,而子女的心理健康首次取代学习成绩位列第二,排在第三位的则是身体健康。有76%的家长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成果表示满意。据分析,子女的心理健康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目前上海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  相似文献   

5.
暑假将至,我市百万中小学生即将暂时告别紧张有序的校园生活,回到家庭,走向社会。公园、商场、网吧、文化体育场地及各种娱乐场所将是中小学生暑假放松消遣的主要地方。中小学生心理、生理发育还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高,自制能力也较差,很容易上当受骗,甚至被坏人教唆而违法犯罪。许多双职工家长因无暇照管放假的孩子,对此非常担心。怎么办呢?家长不妨从以下几点对孩子进行教育,以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抵御来自各方面的侵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四处林立的网吧对学校形成包围之势,中小学生进入网络频繁,这种现象给学校和家长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由于网络游戏成瘾造成的危害巨大,严重影响到中小学校教学秩序和中小学生学习生活,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所谓中小学生网络成瘾是指中小学生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长,不玩网络就会出现各种躯体不适和情绪障碍的一种社会性现象。中小学生独立性差,自控能力低,如果长期到网吧玩电脑,极易产生上瘾的症状,所以又称网络游戏成瘾为“网络成瘾性”。  相似文献   

7.
八面来风     
《教育》2006,(23)
中小学生月花逾300上海父母太“大方”●家庭每月经济收入在800元以下,而子女每月零花钱却逾300元。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最近做了一项调查,他们随机采访了上海市中心城区及市郊的名牌、普通中小学近3800名学生及近1000名家长,调查结果显示:上海中小学生每个月零花钱数目不小,上海家长对子女太“大方”。在调查中,上海中小学生平均每月所拥有的零花钱在50元以上的比例分别为69.1%和28.9%,不少中小学生的零用钱甚至达到月均300元以上。与此同时,上海小学生每年度所拥有的压岁钱金额普遍较高,76%的小学生压岁钱金额超过500元,其中11.8%的小学生压…  相似文献   

8.
每逢暑假,孩子开心,家长忧心。孩子觉得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了,家长担心暑假把孩子放“野”了,甚至学坏了。孩子的心情、家长的心情都可以理解。我们想帮助家长分析一下暑假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有利于孩子过好暑假的建议,供广大家长参考。根据以往的经验,孩子们的暑假可能出现以下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青少年的亲子依恋、自我控制、学校氛围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网络游戏成瘾寻求合理有效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父母依恋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学校氛围量表、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866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调查结果:(1)中小学生的亲子依恋对其网络游戏成瘾具有预测作用;(2)自我控制能力在亲子依恋和网络游戏成瘾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学校氛围调节了中介路径的后半段以及直接路径。结论: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积极的学校氛围,可以促进中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最终达到预防和减轻网络游戏成瘾,增强社会适应,得到健康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中小学生为对象,了解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状况,探讨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特征状况,分析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查伊宁市3所民族中学310名学生和80名家长进行调查,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问卷为自编问卷.[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不容乐观,其学习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网络成瘾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存在问题,加强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但网络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和教师对子女或学生上网心存忧虑和担心。为此,我们自编"中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研究。问卷有31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生的暑假到来了,为了使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文明、愉快、有意义的暑假,教育部早在6月25日就发出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远离不良文化,过好安全文明暑假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相似文献   

13.
有调查数字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在接受心理咨询时表现出厌学情绪。那么孩子们为何不愿上学呢? 其一是网络成瘾。假期里,家长  相似文献   

14.
一年一度的暑假又到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将如何安排自己孩子的暑期生活呢?日前,记者着手调查"孩子如何过暑假",结果却相当出人意料:在接受调查的41名中小学生中,有36人将在各式各样的培训班里度过整个假期,比例高达88%。这些培训班,大都为各类学科课程辅导班,也有不少是音乐、美术、舞蹈等特长班。面对多如牛毛的培训班,家长们眼花缭乱,孩子们也无所适从。怎么办?  相似文献   

15.
以452名富裕家庭子女为研究对象,运用《中学生网络使用问卷》和《中文版网络成瘾量表》进行调查。与以往研究相比,富裕家庭子女的网络使用基本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高危人群学生表现出较为严重的网络成瘾倾向;对网络成瘾产生显著效应的因素是“网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平均每次上网时间”、“性别”、“平均每月上网次数”、“上网的主要目的”。富裕家庭子女网络成瘾对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家长不良教育心态对子女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的心理素质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早期性、广泛性、深刻性和长期性。心理学认为,个人心理素质的形成很关键的是取决于儿童时代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作用。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曾对1326名中小学生家长及其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发现家长  相似文献   

17.
暑假期间,城里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逼着他们的小孩上各种补习班、培训班,总想趁暑假这两个来月,为儿女预制辉煌前程。农村的孩子,大多成为父母田间地头的“跟班”。还有的家长因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已经放假的子女,又怕他们外出滋事,就将孩子反锁在家中,让他们整天面对着电视电脑电扇……这个暑假,你过得潇洒吗?  相似文献   

18.
张一文  郑志军 《广东第二课堂》2008,(12):F0003-F0003
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教育杂志社承办的广东省首届“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你一定也参加了吧?怎么样,收获很大吧?全省15万名中小学生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阅读了由活动主办单位推荐的14本书刊,度过了一个充实和愉快的暑假。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中的非理性成份李秀英现今我国中小学生家长是从特殊历史时期走来,又处在社会经济变革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一代家长.他们一方面意识到子女受教育程度是未来前程的“资本”,舍得经济投人,舍得付出时间和记力,另一方面,他们又承继着田家传统伦理...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生家长期望水平的个体化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长期望理论研究,是当前心理学、教育学研究领域的新课题。调研发现中小学生家长对子女的学习、学历期望值偏高。家长期望水平个体化指向要合理定位:要以子女身心发展现有水平的个体特质为基准,与子女的自我价值发展趋向一致,以适度超过子女现有发展水平为目标,使家长期望水平与子女的学业成就动机都能向高一级的目标、方向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