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常爽 《考试周刊》2007,(51):125-126
"恋女情结",本文指父亲对女儿无意识的爱与归属的感情。从文艺心理学的视角来看,高老头对女儿的过分爱恋与依附归因于他的"恋女情结","恋女情结"是造成高老头悲剧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悲剧与文化、人物与象征、叙事与造型及爱的诠释四点对两部中西方同是描写人鬼之恋的影片,进行了深入的探示,以使观众对这两部电影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坚强、自尊、独立,富有反抗和勇气,是世界众多文学作品中一个光辉永恒的女性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心理结构理论来解读简.爱复杂而典型的性格,以进一步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人鬼恋行走在情与理的边缘.与狐女的自由和独立不同,女鬼与人世更近,更希望融入人世,获得人世的幸福.因此,分析《聊斋志异》人鬼恋中女鬼的形象,更能揭示蒲松龄矛盾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5.
在艾伟的《爱人有罪》中,作者将罪与赎罪、身体与灵魂以及爱与罪等矛盾困惑置于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体系中,传达出了艾伟对人在伦理道德面前的困惑矛盾的深切思考。本文拟对这些矛盾困惑做深入分析并试图探讨这些伦理矛盾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王平 《海外英语》2014,(8):207-208,210
爱米丽的《呼啸山庄》被世界各国的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研究。该文采取对比分析、举例说明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作品中各个人物和上下两代人的爱情,结合爱米丽自身的时代背景,分析说明《呼啸山庄》中爱情悲剧的原因,从"我与自我"的角度引出这部作品的主题是"爱"。  相似文献   

7.
路遥的《人生》与《平凡的世界》都是描述小说主人公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经历苦难和挣扎的作品,小说表现出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意识和巨大的悲剧力量。这种审美效应的产生,主要在于文本中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城市与农村、离乡与恋土的诸种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8.
"我是谁"是人类文化的千古之谜,自古以来一直吸引人们去思考.史铁生以敏感而睿智的心灵参与了这一思考,并获得了颇具深度的独特见解.主要内容包括:"我"是一种结构,不但在生命的整体里,而且在世界所有的消息里;"我"可以分为"内我"与"外我","主我"与"客我","小我"与"大我";"大我"表现为精神或灵魂,与无限之在相连,与绝对价值相通,表现为博大的爱愿,简而言之即神性的我.  相似文献   

9.
"我与文学"的"爱"与"不爱"的瓜葛,本质上是个人视角的文学功利性问题.本文对"爱"与"不爱"内涵作剖析,围绕二者内在关系进行阐发,对它的"本质"作"当下解读".  相似文献   

10.
金银句     
★恋容易冷却,爱非常顽强。——日本著名漫画家柴门文认为“恋爱”分为“恋”和“爱”两个阶段,刚开始的情投意合都是“恋”,恋是容易的,爱则要经过千锤百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美国政府为保护国内生产商,对来自中国的产品频频采取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指控一旦成立,被加征反倾销税的期限将长达五年,该产品即丧失美国市场。因此,深入挖掘美对华反倾销的动因和提出应对之策对我国外贸和企业出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南宋利州路分合频繁,经考证认为达九次之多,即绍兴十四年分,乾道三年四月合;乾道三年六月分,乾道四年合;淳熙二年分,淳熙三年合;淳熙五年分,绍熙五年合;庆元二年又分,嘉定二年复合;嘉定十一年短暂分、合又于次年五月再分,同年八月又合;嘉定十六年再合;战乱中实又分矣。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谐社会的构建已经从认识和理论层面推进到实践层面,因此,在实然和应然的层面解决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伦理关照问题,是一个紧迫而又重大的现实课题。基于此,文章从公平正义、权益共享、共生共在的三个层面详细探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伦理关照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庸》的“参赞化育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哲学有丰富的生态意识,《中庸》的“参赞化育”说就是其中之一。“参赞化育说”与“人类中心论”的最大区别是,它不是以征服、战胜自然为人类进步的标志,而以尊重自然,促成自然界的进化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唯一选择。这一学说为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指导。  相似文献   

15.
陈云同志实事求是的核心是“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 ,思想基础是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科学地创造出“全面、比较、反复”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详细地阐述了办任何事情都要调查研究 ,切忌不要从片面的实际出发 ,而要从全面的实际出发 ,强调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既要积极 ,又要稳妥。同时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立场 ,真正做到“论事不论脸”。  相似文献   

16.
真:大学精神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精神的逻辑起点是真,真沿着自由、真知、引领展开,真知之境、自由之境与至善之境升华为至真至圣之境,变幻出大学万千世界来,大学万千世界又复归于真,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相似文献   

17.
清朝自人关统治之始,便禁止蒙古族和汉族互通婚姻。但随着清朝对边疆的渐进统一,蒙汉交往逐渐频繁,蒙汉通婚成为大势所趋。乾隆五十二年(1787),乾隆帝断然取消禁令,允许蒙汉通婚。嘉庆帝亲政后,于嘉庆六年(1801),再次禁止蒙汉通婚。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期,士的性质逐渐由武士或文武不分向文士转变,至战国中晚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阶层并成为"四民"之首,"士志于道"是他们独立人格的象征。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梁启超以国家主义的视角重新解读了这些游侠的武士品质,日本的武士道与斯巴达民族精神中重复仇、惜名誉等相异性的人格特质,也就成了梁启超改造中国国民性的重要启蒙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9.
学生寝室被盗案件多发,直接影响学校秩序。对寝室被盗案件现场进行认真勘查与分析,可以有效遏制这一不法侵害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这个古老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处在又一次社会转型时期,维吾尔文化同整个中华文化一样,也面临文化整合这一重大课题,重温历史会给我们以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