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 999年第 5期载吴志荣文《是“爱珲”还是“瑷珲” ?》 ,以为当年签订《浕尙珲条约》的地名应是“瑷珲” ,人教版历史课本中的“爱珲”既不是当时的名称 ,也不是现在的名称。“爱”为“瑷”之误。我认为课本上的没有错 ,写成“瑷珲”也是正确的 ,理由有五 :一 ,从《辞海》(1 989修订版 )第 1 686页可见爱珲有两城 :其一在今黑龙江黑河市南 70里爱辉乡 ;其二在黑龙江东岸 ,西南隔江去黑龙江城 1 2里 ,清代通称旧爱珲。 1 85 8年 (咸丰八年 )沙俄强迫清政府订立不平等《瑷珲条约》后 ,因此城在江东六十四屯界内 ,仍归中…  相似文献   

2.
课本第 13页“《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中的“额尔古纳河” ,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得知 ,当时称“额尔古讷河”。应标为“额尔古讷河”并注今名。同样“爱珲”可标为“瑷珲”。与上类似 ,课本第 5 2页《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中的“台南”应为“台湾”。“纳”由“讷”而来,“台南”应为“台湾”$江苏省灌南县五队中学@苏金荣  相似文献   

3.
罗红伟 《历史学习》2003,(11):14-14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必修),在第13页“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表格中,在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栏中有一项《中俄北京条约》,而在上一栏中也列举了中俄《北京条约》,为什么要重复列举这一条约呢?中俄《北京条约》除迫使清政府确认《瑷珲条约》外,还规定:(一)乌苏里江以东地区4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俄国,惟“遇有中国人住之处及中国人所占渔猎之地,俄国均不得占,仍准中国人照常渔猎”。(二)中俄西部未定边界,“此后应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哨所)等处,及1728年(即雍正六年)所立沙宾达巴哈之界牌末处起…  相似文献   

4.
1858年,清朝与沙皇俄国签订了一个不平等条约,沙俄通过此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个条约为中俄《ài珲条约》。关于“ài”的写法,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三册上写作“爱”,如第55页...  相似文献   

5.
课本第 15页《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表中提到的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公方里”领土是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第 16页《俄国侵吞我国北方领土示意图》中说“沙俄通过 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的中国领土四十四万多平公方里”。中国这么大的一块领土被割占究竟是通过一个还是两个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第二条规定 :“中俄两国未经划定的西部疆界 ,今后应顺山岭的走向、大河的流向及中国常驻卡伦路线而行 ,即从沙宾达巴哈界牌起 ,往西直到斋桑湖 ,再由此往西南到特穆尔图淖尔 ,南至浩…  相似文献   

6.
由龚书铎、方攸翰两先生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中国近代史纲》,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受到广大电大学生的欢迎。但是,该书关于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曾规定俄国可在张家口免税贸易、设立领事并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叙述却是不准确的。书中说:“中俄《北京条约》除清政府承认《瑗珲条约》的条款外,又将《瑗珲条约》中规定的由中俄双方‘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的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俄国;俄国在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张家口、喀什噶尔等地免税贸易、设立领事并享有领事裁判权;规定了俄方提出的中俄西部边界的走向,为日后进一步侵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条约根据。”据查:中俄《北京条约》根本没有俄国可在张家口免税贸易、设立领事的规定。中俄《北京条约》关于俄国在张家口贸易的条文是:“第五条,俄国商人,除在恰克图贸易外,其由恰克图照旧到京,经过之库伦、张家口地方,如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98页:《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一节中,将俄国同英法相提并论,共同称为资本主义列强,欠妥。因为,俄国在欧洲的扩张主要在18世纪;在中亚扩张开始于19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才吞并该地区。对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占领则是通过1858年《中俄爱珲条约》和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课本第100页“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争夺”一目中的克里米亚战争时间则是1853年至1856年初。由此可见,俄国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主要在1861年前。而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前,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课本第83页“俄国1861年改革”第一、第…  相似文献   

8.
中俄《瑷珲条约》签约地黑河市爱辉区教委王慧莹从中国通往俄罗斯及东欧各国的桥头堡——黑河市沿黑龙江下行30公里,在史称“十里长江”的江右岸,矗立着一座饱经沧桑的古城——爱辉(现黑河市爱辉区爱辉镇,古称瑷珲)。爱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瑷...  相似文献   

9.
课本第 14页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 )“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 2 0 0万两白银 ,赔偿英商损失 2 0 0万两白银。”第 15页 :(《北京条约》中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 80 0万两白银。”如此表述有两处不妥 :其一是《天津条约》中的赔款与《北京条约》中的赔款之间关系不明确 ;其二是《北京条约》中赔付给英国的 80 0万两白银并非全部是所谓“军费”。《中英北京条约》第三款明确规定 :“一、戊午年 (咸丰八年 ,185 8年———笔者注 )原约 (指《中英天津条约》———笔者注 )后附专条 (有关赔款部分…  相似文献   

10.
课本第 117页 :“元朝的……建康、杭州、成都的丝织业很发达。”此处的“建康”应为“应天即江苏南京”。课本第 15 1页《元末红巾军起义和朱元璋势力的发展》图右侧 :“应天 :今江苏南京。”课本第 15 2页 :“13 68年初 ,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课本这两处都对 ,并没有出现“建康”字样。人教社 1990年版《中国历史》第二册第 3 6页 :“13 5 6年 ,朱元璋攻占集庆(注 :集庆 :今江苏南京 ) ,改名为应天府。”《辞海》1979年缩印本第 499页 :建康 :①晋建兴元年 (公元 3 13年 )因避愍帝司马邺讳 ,改建邺为建康。即今南京市。……隋灭陈 ,…  相似文献   

11.
ratherthan表示主观愿望上的抉择或客观程度上的差异。译作:“宁愿……而不愿……”,“是……而不是……”,“与其说是……不如说是……”。ratherthan究竟是什么词类,不同的词典(甚至同类词典)和语法书说法不一。如《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下简称《双解》)第四版第1233页指出:ratherthan为介词,而第六版第1426页其介词词性消失。LDCE、《现代英语用法词典》、薄冰等著《英语词汇疑难用法解答》第三辑都认为ratherthan是一习惯用语。有趣的是我国出版的所有英汉词典如《英汉大辞典》《、新英汉词典》、《最新高级英汉词典》等都没有注释…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六册《陈涉世家》一课出现“酂”这个地名,课本注释“酂”读zàn,在今河南省。我认为应该注cuó音。 查1989年9月《新华词典》1213页注:“酂,①zàn,古县名,秦置。在今湖北光化西;②cuó古县名,秦置。在今河南永城西酂县乡。”1990年重排本《新华字典》第71页注:“酂 cuó,在今河南永城。”课本标明“酂”在河南省,所以读cuó。  相似文献   

13.
一、东北地区(一)东北的屈辱与抗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割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1858年,中俄《瑗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2)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相似文献   

14.
课本第 15页以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 ,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应是 185 6年 10月至 1860年 10月 ;而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则是在1860年 11月。这样 ,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则不是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因此《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第 3 1页练习题第一题的答案就不应把中俄《北京条约》列入。中俄《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吗?$湖北省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尹国涛  相似文献   

15.
首都“北京”有时竟被标为“京师”(课本第6页《清朝疆域》图、第 5 4页《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第 13 7页《1917至 1918年军阀割据示意图》) ,我们不知如此标法是出于什么考虑 ,难道这是出诸一种严肃认真的考虑而后作出的一种选择吗 ?《中国历史》第三册 首都“北京”可标为“京师”吗?$江苏省灌南县五队中学@苏金荣  相似文献   

16.
一、单项选择题列强的侵略扩张,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回答1~5题。1.使我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把黑龙江由我国内河变为界河的不平等条约是A《.瑷珲条约》B.中俄《北京条约》C《.尼布楚条约》D《.改订条约》3.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主要是由于A.中日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B.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C.美国提出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D.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沙皇俄国对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活动。1858年,它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霸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0年,沙俄乘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以威胁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把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  相似文献   

18.
1858年,沙皇俄国乘清廷因鸦片战争而内外交困之机,胁迫腐败无能的清廷签订了《中俄爱珲条约》,强行割占了黑龙江以北的大片地区。1860年,沙皇俄国又乘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以调停有功,要挟清廷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独吞了从黑龙江口到图们江口大约40万平方公里的日本海沿岸地区,从而使我国完全失去了日本海的出海口。  相似文献   

19.
课本第21页:“《凡尔赛和约》连同这些条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第25页:“华盛顿会议……签订的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从这两段表述中不难看出,编者将“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体系”表述成一系列条约构成的整体,而不是国际关系体系或格局。这种表述与课本第66页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系”)明显不一致。这给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带来困难。《世界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版,…  相似文献   

20.
一、字形和词形《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在《凡例》中称:本词典单字条目所用汉字形体以现在通行的为标准。异体字(包括繁体)加括号附列在正体之后。这样的规定和安排无疑是正确的。正文第1645页异体字“註”加括号附列在正体“注”之后,第846页繁体字“買”加括号附列在正体“买”之后。对汉字形体正体的认定,前者以《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后者以《简化字总表(1986年新版)》为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