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减负是中小学学生减负的前提与条件。假如中小学教师的负担不能得到有效地减轻,中小学学生减负就很难达成。中小学教师减负涉及减什么负、减谁的负、减哪些负与怎么减负的问题。中小学教师减负主要指减轻部分专任教师的分外负担与过度负担。这些部分专任教师包括:统考科目教师、主科教师、跨科教师、跨头教师与大班额教师等。归纳起来,需要减的负有: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与应付事情多等。中小学教师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重要举措包括:明晰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修订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改革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定制度、逐渐减少中小学统一考试等。  相似文献   

2.
正减负增效,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在各级"减负令"不断下达的今天,教育管理行为已经被普遍重视,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在减负增效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减负增效,成在教师,败也教师。减负绝不仅仅是让学生的书包变轻,作业变少,其实质应该是让学生享受学习、快乐学习。为此,一线教师尽管受到各种约束和限制,依然还可以在减负的天地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师减负是中小学学生减负的前提与条件.假如中小学教师的负担不能得到有效地减轻,中小学学生减负就很难达成.中小学教师减负涉及减什么负、减谁的负、减哪些负与怎么减负的问题.中小学教师减负主要指减轻部分专任教师的分外负担与过度负担.这些部分专任教师包括:统考科目教师、主科教师、跨科教师、跨头教师与大班额教师等.归纳起来,需要减的负有: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与应付事情多等.中小学教师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重要举措包括:明晰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修订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改革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定制度、逐渐减少中小学统一考试等.  相似文献   

4.
面对"减负",教师及家长片面理解,其实减负是让学生的主体更加得到体现,而减负的关健是让数学课堂变成学生减负的源泉,而要在数学课堂中减负,教师必须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方法,从而产生高效的教学是每个教师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倪闻 《考试周刊》2013,(16):156
<正>当前,"减负,不减质"这一严峻的课题摆在了每一位教师的面前。既要减负又要增效,这是每位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如今,减负势在必行,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即实现减负增效,是每一位教师不得不面对、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化学教师,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在减负背景下  相似文献   

6.
目前,理论界和教育界对减负后教师的研究远远低于对减负后学生的研究,这是极不利于素质教育推进与实施的。研究减负后教师的变化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减负对教师与学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减负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长期以来,以学生过重的负担为核心的应试教育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也阻碍了教师的成长,使教师难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智慧与教育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主体性缺失。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战略的减负一方面使教师具  相似文献   

7.
孙传波 《山东教育》2021,(10):15-16
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翘首企盼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出炉,明确列出20条教师减负事项,文件一出便即刻刷爆老师们的朋友圈。细细研读,项项聚焦减负,条条都接地气,《清单》为教师减负画出了硬杠杠,是教师减负解压的好凭借,让教师吃上了“定心丸”,广大教师无不拍手称快。  相似文献   

8.
正减负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得到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教师作为实施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减负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减负的成败在教师。那么,该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呢?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通  相似文献   

9.
教师对减负政策执行效果有着怎样的认知,既关系减负政策的认受性,也关乎教师工作幸福感和学校办学效能。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门槛回归分析等方法,对S市2210位中小学教师进行实证调查,从人口学特征来考察哪些教师对减负政策实效更为敏感。研究发现,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更加认可减负措施的成效性;20-30岁的青年教师对评比考核简化、社会事务减少、报表填写精简的感知最为明显,41-50岁的教师对这类减负变化不敏感;户籍属地为省内其他市的教师更容易感受教师减负政策实施前后的工作变化;教师的学历并不会影响教师对于减负政策实效的感知,是否担任班主任、职称、任教年级会对此产生显著影响。总体而言,非班主任教师、三级及以下职称教师、小学低学段教师更加认可减负政策效果。研究发现,要实现教师减负政策的过程公平,需进一步维护教师专业人员的职业属性,对沉疴难治的非教学负担开展专项整治,学校要对不同类型教师给予个性化帮扶,从而优化减负政策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从外部环境的角度,对中小学教师减负提出共20条举措,希望社会能为教师创造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的良好环境。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减负"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科学性很强的教育实践活动,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研究和探索,才能让教师的减负工作从"量"的层面走到"质"的层面。"结构性减负",是北京十一学校在教师减负方面的创新性做法,即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陈建国 《成才之路》2013,(28):82-82
减负增效是初中教育教学的迫切要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则是减负增效一个重要阵地。全国各地的数学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新途径,笔者也积极参与其中,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一、教师对减负增效作业优化设计的思想认识要想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作业的优化设计,没有教师对“减负增效”概念的深刻认识是不能真正做到给学生布置高成效低数量作业的。因此,教师要有明确的意识和自身相应的教学准备。  相似文献   

12.
杨慧珍 《云南教育》2009,(16):48-48
“减负提质”,“减负”是手段,提质是目的。提质的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而教师是关键,因为教师承担着学生学习的引导重任。那么教师如何“减负提质”,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享受校园生活的快乐,使教育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师“减负”政策的目标是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效率。在乡村教师“减负”政策落实过程中必然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问题:工作时间的延长与缩短、教学工作与非教学工作的平衡、学校工作与社区事务的冲突。它们使得乡村教师“减负”工作难以落实,影响乡村教师队伍稳定。乡村教师减负工作可以从强化乡村教师专业培训、营造良好的校内外组织氛围、赋予乡村教师专业自主权、重视信息技术“赋能”入手,进而提高乡村教师的“抗压”能力,以变“减”为“增”的方式达到“减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薛国春 《教书育人》2000,(21):33-35
一、教师“减负”心态 l、充电型──练功没商量。“减负”是教育列车驶入新世纪长途的第一站。“减负”是手段,不是目的。“减负”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减负”要求的最终落实,呼唤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何做到“减负不降质”,这实际上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绝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对“减负”心领神会。他们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减负”的严竣性、紧迫性和必要性,提高素质成为他们迫切的.内在需求。“减负”使广大中小学教师从繁重的上课、批改中解脱出来,给他们提供了时空…  相似文献   

15.
目前,“减负”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那么“减负”究竟减什么?目的何在?“减负”后我们师生干什么? 首先要正确认识“减负”的内含,学生“减负”不允许减教学质量;学生“减负”不允许教师“减负”。学生“减负”意味着对学校加大压力,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要进一步加强。其次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即“减负”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减负”与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价值观的关系;“减负”与勤奋学习,培养坚强意志的关系;“减负”与科学管理的关系。 我校“减负”后的整体工作思路是:(一)更新教育观念,端…  相似文献   

16.
一、教师的困扰 1.学生“减负”,教师“增压”。近几年国家采取各种手段要求给学生“减负”,但同时,社会、家庭和教育行政部门又更强调要“减负不减质”。以前不少教师习惯于用加班加点来保证学生的统考名次,如今这条路被堵死了。如何保证不减质?教师内心承受的紧张和焦虑是不可名:状的。这就是目前的学生“减负”,教师“增压”。  相似文献   

17.
吴大清 《快乐阅读》2011,(12):139-140
"增效、减负"是当前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既做到减负又同时增效是我们教师乐于见到的结果,也是我们所期望的理想境界。那么,如何实现当前"减负增效"的要求呢,笔者认为,对我们当前使用的教材进行再开发是促进"增效减负"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有人指出:教师负担重,学生负担重,是恶性循环的教学;教师负担轻,学生负担重,是误人子弟的教学:教师勤钻研,学生负担轻,才是“减负增效”的教学。这段话深刻地诠释了“减负增效”的内涵,即教学减“负”不减“质”,在“减负”的同时又要“保质增效”,这才是真正的“减负增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来落实“减负增效”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忠刚 《山东教育》2021,(10):17-18
在2019年1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承诺,将下大力气为教师减负,把为教师减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2020年12月,《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聚焦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主责主业,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抽调中小学教师等事宜,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让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接着各省市陆续出台了教师减负清单,有十几到二十几条不等,山东省也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20条。但回顾过去几年的教育减负之路,笔者认为教师减负工作需要政策“保驾”,但更重在行动落实,我相信这也是广大基层教师的心声。  相似文献   

20.
减负不是减去应有的、合理的课业负担,也不是降低教学质量,而是减去"不合理的、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留下更多了解社会、思考问题和动手的时间,去学习探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想要为减负献出一份力量,就应该理解"课业负担"的真正内涵,并且深入思考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等应该为减负做些什么。尤其是教师,因为教师是减负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