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燕萍 《常州师专学报》2001,19(4):49-50,71
德育课程教学不仅要发挥德育功能,而且也要发挥智育功能。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现代思维方式是德育课程的一项重要智育功能。唯物辩证法的教学与学生现代思维方式的培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作为教师应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现代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德育思维方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当前,要提高德育效果,德育思维方式就必须由简单思维向复杂思维转换,由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转换,由机械思维向生态思维转换,由对立思维向和谐思维转换。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德育实效性不高是一个始终困扰着广大德育工作者的难题。在新时期,增强我国德育的实效性必须改变旧有的德育思维方式,由机械性思维转向辩证思维,由习惯性思维转向批判性思维,由局部性思维转向整体性思维。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德育思维强调有机论和整体论,倡导“隐喻”和“对话”等多元方式,主张平等互动和开放性,对新时期高校德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课程的设置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启示,为创建高校德育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德育模式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波 《江苏高教》2001,(1):81-83
处于教育活动中核心与灵魂地位的德育,应积极面对新时期浪潮,变工具性德育模式为主体性德育模式。主体性德育模式表现出与工具性德育模式截然不同的面貌、观念和思维方式。主体性德育模式将德育的现实性功能与超越性功能、个体享用性功能与一系列社会性功能有机地整合于“受教育者主体性”这一目标的培养上,既通过道德教育传授现时代的规范,又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它深刻地触及了德育的根本性问题,给出了德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思想方法决定工作方法 ,思维方式决定工作方式 ,思维更新是高校德育适应新形势的前提和关键。开放思维 ,弹性思维 ,动态思维 ,立体思维 ,创造性思维 ,是高校德育适应中国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所客观需要的几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以分析生活德育兴起的原因为基础,笔者展开对学界主流生活德育技术路线的剖析,指出以内容为切入点的生活德育实质上是以日常生活世界所蕴含的感性思维取代科技所蕴含的工具理性思维,这种生活德育并未超出知性德育的窠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德育要以生活世界所蕴含的生成性思维取代科学世界所蕴含的主-客两分思维,以人的生存方式为切入点建构生活德育。  相似文献   

8.
思想方法决定工作方法,思维方式决定工作方式,思维更新是 育适应新形势的前提和关键。开放思维,弹性思维,动态思维,立体思维,创造性思维,是高校德育适应中国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所客观需要的和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功利化大学德育观的批判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忽视或遮蔽大学德育的根本目的,替换或抽空大学德育的实质内容,依赖或注重于说教、灌输式的德育方式和手段,从而使德育陷入困境,是功利化的大学德育观之主要危害。从历史根源看,中国传统伦理的政治化倾向仍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大学德育。从社会根源看,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功利化以及教育自身推行的产业化,造就了功利化的大学德育观。从认识根源看,规范性伦理、功利主义思维方式和客体化德育模式使人们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导致了功利化的大学德育观。大学德育的理论和实践,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德育观为指导,其基本特征是:具有超越性、主体性和可行性等。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发展变革,网络社会的形成,使当代大学生思想特征、思维方式、情感特点、行为特色发生了巨大变化,构成了当代大学德育的新的背景和特点。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实现自身的嬗变和革新,强化校园文化德育渗透,重塑教师的人文精神,综合治理德育环境,增强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界下的德育新探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透视德育,是指整体地理解和把握德育,使人真正呈现在德育中,使真实的人、大写的人突显于德育之中。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界考量德育,需要从德育对象、人与社会以及道德的关系、德育思维方式三个方面反思当前德育理论和实践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孙玉林 《中国德育》2005,(10):63-64
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领域里的种种非科学的思维方式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成为我国德育改革和发展的“瓶颈”。为什么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搞了那么多活动,德育的实效性还难以令人满意?用系统的观点审视我们的思维方式,就不难发现德育的困境及其实效性差的症结所在。因此,我们必须摈弃种种非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系统思维方式,走出德育困境,推动德育乃至整个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故事型德育模式为提升学校德育实效开辟了新的理论分析视域及实践操作原则。以故事的本体论价值为依托,与故事的文化属性相契合,故事型德育模式特别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内在统合性,既保证了德育实效,又拓宽了对德育实效的理解,更提升了德育实效的人性境界。故事型德育模式不仅仅是一种德育操作方式,更是一种以叙事文化信念为内核的德育范式。其基本的理论品味自起始之处便超越了纯粹的德育方式层面,着眼于德育方式及实践操作原则对学生的精神结构、心灵秩序及未来可能意义世界的深层价值。其具体建构策略包含三个层面:学校德育方式的故事型建构、师生关系优化的故事型建构、课堂德育情境的故事型建构。  相似文献   

14.
李西顺在《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24期撰文指出,我国道德教育范式框架内正悄悄展开一场范式革命。追求完整鲜活的人性,追求德育范式的崇高人文精神境界以及开放的人生意义成为我国当代德育范式转型的大趋势。(1)德育思维方式:由人伦规训型思维方式向主体创造型思维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教育思维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教育思维强调自组织、隐喻、平等互动、开放性和多元化,对新时期高校德育主体、德育环境、德育关系、德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启示,为创建高校德育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德育现状已凸显出很大弊端:德育思维对全球化反应迟钝,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德育方法重灌输说教而轻视对德育对象主体性的培养。传统的德目主义德育模式和整体德育模式由于不适应新时期德育实践的新变化,也凸显其滞后性和局限性。针对这些现状,重塑现时代德育模式的新思维,建构适应全球化时代要求的平台德育模式便成为时代必然。所谓平台德育模式,就是在继承和发展整体德育模式优点的基础上,建构起一种具有全球化新思维,有利于促进德育主体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互动交流的德育模式。这一德育模式具有平等性、开放性、动态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建构这一德育模式必须注重解决德育思维方式的转变问题,解决伦理道德观念的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还要注重培育有利于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过程”视野下高校德育的困境与超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长期以来,高校德育深受实体哲学的影响,具有知性德育的特点。在过程哲学观照下,德育思维方式要实现从实体思维向过程思维的转变,高校德育要走向一种凸显人性、接近道德本意的状态,要在过程运思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德育要超越"符号人"走向"具体人",要超越"对象性"走向"关系性"。  相似文献   

18.
德育处于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但是由于种种非科学的思维方式而使得部分德育工作陷入误区,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德育实效性的提高,因而也使得德育的核心地位难以彰显。如何解决这一制约我国德育改革和发展的“瓶颈”,已成为时代需要完成的重大课题。而德育改革和发展的出路源自理论创新和德育思维方式的科学化。近来这一课题为一些理论工作者和实际教育者所关注,并有一些论著问世,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多数学者把“知性德育”视为德育低效的重要原因并成为批评的焦点,但是这种思维方式也并未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转换透视问题的视角,或许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有效后果。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高校德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对社会生产、人们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德育工作需要确立人性化的德育理念,以顺应21世纪的德育走向,并在此理念的基础上尝试新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主体性缺失是传统德育模式指导下德育实效低下的症结所在。培养人的主体性是时代的呼唤,是学分制改革对高校德育的基本要求,是学分制下高校德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坚持主体性原则,构建现代德育模式,首先要实现指导思维的生成性思维转向;其次要做到德育目标设定的开放性,要兼顾社会需求和个人需要,既有现实性又有超越性;再次,是内容选择上的生活性以及方法上的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构建的双向互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