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如果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摩擦力,便能在应用中正确处理摩擦力的相关问题,提高综合分析能力.1明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摩擦力产生条件:1 2个物体相互接触;2相互间存在挤压(即有弹力);3 2个物体的接触面不光滑;4 2个物体的接触面存在相对运动(此时为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趋势(此时为静摩擦力)。  相似文献   

2.
摩擦力是接触面粗糙的相互挤压的物体间由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它分为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这是高一物理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摩擦力认识上存在了许多概念性的偏差。应用时模棱两可。心中无底.其实只要把握好摩擦力方向的判定、大小的计算.就能透彻地理解摩擦力.  相似文献   

3.
龚劲涛 《物理教师》2008,29(9):41-41
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在现今中学物理教学和众多教学辅导书中都流行着这样一种提法,那就是产生摩擦力必须同时具备4个条件:(1)两物体相接触;(2)接触面粗糙;(3)物体间存在相互挤压,即有正压力(或称弹力)存在,N≠0;(4)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并特别强调“相互挤压”是其他三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形下,还必须再具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也就是两个相接触的物体即使接触面粗糙和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摩擦力是接触面粗糙的相互挤压的物体间由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它分为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这是高中物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摩擦力认识上存在了许多概念性的偏差,应用时模棱两可,心中无底。其实只要把握好摩擦力方向的判定,大小的计算,就能透彻地理解摩擦力。  相似文献   

5.
1.正确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要粗糙——μ≠0; (2)接触面间存在压力——N≠O;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这三条要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例1 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个接触的物体间没有相对运动,也可能有摩擦力. (B)只要两个接触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就一定有摩擦力.  相似文献   

6.
李中原  朱敏 《物理教师》2010,31(8):51-53
大家知道要产生摩擦力应具备3个条件:(1)要有接触、有弹力;(2)接触面要粗糙;(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根据第3个条件摩擦力又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由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要有摩擦力的存在,必须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物体.  相似文献   

7.
包文维 《甘肃教育》2009,(18):62-62
一、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 一般来说。只要满足物体间接触面不光滑。有压力,并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就会产生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相对运动现象一般比较明显,而相对运动趋势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确定静摩擦力的存在和方向便成了难点。  相似文献   

8.
读了贵刊 2 0 0 1年第 4期“初中教学园地”栏目发表的“浅谈摩擦力的教学”一文后 ,笔者认为该文中有部分说法缺乏准确性与科学性 ,现略作分析如下 ,不当之处 ,敬请同行斧正 .一、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诚然 ,摩擦力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要学好它 ,首先要知道它的产生条件 .原文中指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物体间要相互接触 ,二是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这是不准确的 ,请看下面两个反例 .图 1例 1 如图 1所示 ,物体 A向右运动 ,接触面光滑 ,物体 A与地面间存在摩擦力吗 ?解析 显然由题设知两物体已满足原文中要求的两个条件 ,但由于接触面光滑 ,所以这里并不存在摩擦力 .图 2例 2 如图 2所示 ,物体 A与墙壁刚好接触 ,在其自由下落过程中 ,物体 A与墙壁间有无摩擦力存在 ?(接触面粗糙 )解析 此题仍满足原文中的条件 ,且又满足接触面粗糙这个条件 ,但仍无摩擦力存在 ,原因是物体 A与墙壁间无挤压作用 ,即二者之间无弹力作用 .由上述分析可知 ,原文中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的说法是不全面的 .笔者在教学中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归纳为八个字 ,便于学生记忆、掌握 ,收到...  相似文献   

9.
<正>在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摩擦力占据着重要位置,还是我们较难理解与掌握的知识点,分析摩擦力产生条件与如何对摩擦力加以确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并理解摩擦力,将这个学习难点加以突破。一、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众所周知,摩擦力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接触面间有压力,(2)接触面粗糙,(3)两物体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  相似文献   

10.
摩擦力是指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已作相对运动时,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产生一个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对于这个概念,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摩擦力在初中物理中是重点、难点知识。初中生既没有丰富的日常生活的经验,又没有高中生深层的知识体系,因而对摩擦力的概念比较模糊,为此,笔者通过几道例题来谈谈对摩擦力的理解。 一、摩擦力的产生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当它们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由此可看出物体间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  相似文献   

12.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中的一种常见的重要的力。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趋势的力。但学生在对摩擦力的认识和理解上却常常存在一些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十种情形。 误区一: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静止的物体间没有摩擦力  相似文献   

13.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学中一种常见的重要的力.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但学生在对摩擦力的认识和理解上却常常存在着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十种情形.  相似文献   

14.
正摩擦力是中学物理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如果不能深刻把握摩擦力的本质,将影响到对题目的正确理解,可能导致错误结果的出现.本文从摩擦力概念的内涵以及对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做功的外延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进一步揭示摩擦力的本质属性,以求对摩擦力有全面深刻地理解.一、由概念的内涵解读摩擦力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这种阻碍相对运动的作用力称为摩擦力.摩擦力的产生需同时具备以  相似文献   

15.
正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是中学物理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如果不能深刻把握摩擦力的本质,将影响到对题目的正确理解,可能导致错误结果的出现.本文从摩擦力概念的内涵角度以及对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做功的外延角度来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进一步揭示摩擦力的本质属性,以求对摩擦力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一、由概念的内涵解读摩擦力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这种阻  相似文献   

16.
摩擦力是高中力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之一 .正确认识摩擦力 ,对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摩擦力的学习历来也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讲清、讲透它 ,从而使学生顺利逾越“摩擦力”这个横在学生面前的“鸿沟”.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做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产生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它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高中阶段主要讨论和研究前两种 .一、静摩擦力1 .静摩擦力的定义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但又没有发生相对运动的时候 ,接触面间便出…  相似文献   

17.
重力、弹力、摩擦力三种力中,摩擦力是较难理解的。学生能否透彻理解和正确判断摩擦力,直接影响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人在教学中体会到,要让学生学好摩擦力,必须从下述几方面进行教学和训练。 1 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产生摩擦力的首要条件是两物体要接触,且具有正压力;必要条件是相互接触的两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这两个条件缺少任一条都不能产生摩擦力。如图1,甲图中虽然A物体与地面相接触,且有正压力,但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因而无摩擦力;乙图中A物与墙壁相接触,且向下运动,但无正压力,也无摩擦力;丙图  相似文献   

18.
一、认为摩擦力为零,则两物体的接触面一定是光滑的吗?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相互接触;(2)接触面上有压力存在;(3)接触面不光滑;(4)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产生摩擦力的这四个条件,一个也不能少,少了一个条件,则接触面上就没有摩擦力存在了.即摩擦力就为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 ,摩擦力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因为确定某个教学内容是不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 ,不能离开学习阶段是初中还是高中这个前提 ,而确定某个内容是不是难点 ,也不能离开学习对象是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这个因素 .要搞清摩擦力的概念 ,首先要知道它的产生条件 ,其次还必须弄清它的方向、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物体间要相互接触 ;二是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至于摩擦力的大小问题 ,因情况较为复杂 ,对初…  相似文献   

20.
<正>一、对摩擦力是否存在的错误认识1.错误认识:只要接触就存在摩擦力,只要有挤压就产生摩擦力,只要有相对运动就会有摩擦力。2.错误原因:对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不清。两个物体只有满足了以下三个条件才能产生摩擦力:1接触且接触面粗糙,即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为0(μ≠0);2相互挤压,即两个物体间的压力不为0(N≠0);3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注意上述三个条件是产生摩擦力的充要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